以為只是牙痛?12歲童臉腫真相讓媽心碎💔
去年暑假,12歲的小凱右邊臉頰突然腫得像含了顆雞蛋,牙齦悶痛到吃不下飯。媽媽第一反應:”該不會是長智齒了吧?” 診所醫師看了也說可能是牙齦發炎引起的蜂窩性組織炎,開了抗生素。但吃了整整一週,小凱的臉不但沒消腫,反而越腫越誇張,連右眼都被擠得變小了!
“那時候真的嚇死了,每天晚上看著兒子腫到變形的臉,我躲在廁所偷哭…” 小凱媽媽回憶時仍眼眶泛紅。轉到地區醫院再檢查,醫師覺得不對勁,電腦斷層一照,真相讓全家崩潰——右臉頰深處藏著一顆乒乓球大的腫瘤,根本不是什麼智齒作怪!
專殺小孩的隱形殺手!橫紋肌肉瘤3大恐怖特性
🚨特性1:專挑15歲以下孩童下手
台中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醫師透露,這種叫做”橫紋肌肉瘤”的惡性腫瘤,最愛攻擊肌肉組織。全台2020年只有19個新病例,聽起來很少對吧?但可怕的是它超挑人——將近7成患者都是15歲以下的孩子!像小凱這種長在頭頸部的類型,更是佔了所有病例的4成!
🚨特性2:偽裝高手騙倒家長
“它超會裝!” 醫師強調很多家長都跟小凱媽一樣,以為是普通牙痛或發炎。因為腫瘤初期不痛不癢,等到臉腫、眼球突出、甚至鼻塞流鼻血時,腫瘤早就偷偷長大了。小凱的腫瘤就是藏在顱底深處,從外面根本摸不到!
🚨特性3:生長速度像吹氣球
更恐怖的是它的長速!有小孩只是兩週沒見,腫塊就從花生米變成雞蛋大。小凱從臉頰微腫到右臉變形,前後也不過一個多月,速度快到連醫師都吃驚。
對抗腫瘤血淚實錄:化療+放療的300天搏鬥
確診後小凱住進台中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黃芳亮主任(小凱都叫他阿亮醫師)立刻組建”打怪戰隊”:
治療階段 | 身體變化實錄 | 媽媽心碎筆記📝 |
---|---|---|
化療第一期 | 頭髮掉光狂吐 | “看他吐到蜷成蝦米,我指甲掐進手心都是血痕” |
放射線治療 | 右臉灼傷脫皮 | “塗藥時兒子痛到發抖卻不哭,說怕我難過” |
化療中期 | 臉腫漸消現輪廓 | “第一次看到腫塊縮小,我在電梯裡大哭” |
治療尾聲 | 重現帥氣小臉 | “他摸著自己臉傻笑:媽,我變回原本的樣子了耶!” |
✨醫療神隊友創造奇蹟
關鍵在榮總的多科別聯手攻擊!耳鼻喉科梁凱莉主任負責精準切片;放射科游惟強主任用最新定位技術避開腦部;加上腫瘤科隨時調整藥物。更導入基因檢測找出最有效的化療組合,讓小凱免掉不必要的藥物折磨。
台灣存活率超車全球!醫師曝保命3警訊
📊存活率數據驚人對比
地區 | 5年存活率 | 關鍵差異 |
---|---|---|
全球平均 | 約60-65% | 傳統放化療副作用影響療效 |
台灣平均 | 68% | 健保給付新式療法 |
台中榮總 | 80.0% | 十年內12位病童全採用精準醫療 |
“我們用質子治療取代傳統放療,減少對孩童腦部的傷害。” 游惟強醫師指著治療圖解說。榮總團隊更發現亞洲孩童對某種標靶藥物反應特別好,這成為存活率破八成的秘密武器。
救兒命關鍵:臉腫≠牙痛的6個死亡差異
醫師疾呼家長發現孩子臉腫時,務必檢查這些索命警訊:
- ❗ 腫塊位置詭異:智齒痛腫在下顎角,腫瘤常出現在顴骨、眼周或耳後
- ❗ 成長速度異常:兩週內腫塊明顯變大絕對要警覺
- ❗ 合併神經症狀:出現臉麻、複視、聲音沙啞等怪現象
- ❗ 按壓無痛感:發炎會劇痛,腫瘤初期常無痛
- ❗ 皮膚變化:腫塊表面泛紫或血管浮現
- ❗ 吃藥無效:抗生素治療一週未改善立刻轉大醫院
“有家長拖到孩子眼球被擠到移位才來,那時腫瘤已經拳頭大了…” 梁凱莉主任展示的病例照片觸目驚心,強調黃金治療期就在發現後1個月內!
小凱重生後日常:每聲笑語都是奇蹟🎉
現在的小凱最愛揪同學打籃球,右臉完全看不出曾腫到變形。但媽媽隨身帶著一本”抗癌手札”,裡面夾著化療時掉的第一撮頭髮。”醫師說復發高峰期在3年內,我每天還是會摸他臉頰檢查…” 說著她突然笑出來:”這小子現在可精了,發現我在偷摸就會喊:媽~妳又在確認腫瘤喔!”
看著球場上狂奔的兒子,小凱媽輕聲說:”能聽到他這樣吐槽我,真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這份得來不易的幸福,正是台灣醫療團隊送給每個抗癌家庭最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