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你有沒有發現: 🔥 有人太陽底下跑跳都沒事,有人走兩步就滿頭大汗找陰涼? 🍧 有人吃冰喝冷飲爽快沒在怕,有人卻血糖飆高不敢碰? 💊 有人吃藥效果超好,有人怎麼吃都不見效?
這不是運氣問題,根本原因在於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中醫講的體質就像你的身體密碼,直接決定你容易生什麼病、該怎麼保養。今天就來把這五型體質一次講清楚,讓你對症調理超簡單!
為什麼體質這麼重要?中醫這樣說
《黃帝內經》那句經典:「平人者,不病也」講白了就是:身體平衡=不生病
中醫師最常掛在嘴邊的觀念:體質就是身體的現狀報告書!它雖然有天生基礎,但更多是後天養出來的。像我就是個活生生例子——以前熬夜吃炸雞,整張臉冒痘又便秘,中醫把脈直接說:「你啊,燥熱體質啦!」
體質失衡=生病預備軍
- 太燥熱的人:動不動嘴破、睡不好
- 怕冷體質:夏天穿外套、手腳像冰塊
- 壓力山大族:胸悶頭痛找上門
好康的是:體質會變! 像我把熬夜改掉,少吃炸物多喝綠豆湯,三個月後痘痘軍團就撤退了~
台灣常見5大體質評量+調理攻略
想知道自己是哪型?快來對號入座!(每型我都附上超實用調理法)
1️⃣ 痰濕體質:三高最愛找上門
特徵: ✓ 體型福態|✓ 舌苔白厚|✓ 大便黏馬桶|✓ 下午特別累
健康警訊:
⚠️ 高血糖 ⚠️ 高血脂 ⚠️ 脂肪肝
吳建東醫師提醒:「這類型在台灣超常見!尤其愛喝手搖杯的上班族。」
調理這樣做:
除濕雞湯食譜(一週喝2次)
材料:雞腿1隻、茯苓15g、薏仁30g、生薑3片 煮法:1500cc水煮滾後轉小火燉1小時
穴位按摩:
- 豐隆穴(小腿外側中點):每天按3分鐘消水腫
- 足三里(膝蓋下四指):飯後按助消化
2️⃣ 血瘀體質:腫瘤風險要注意
特徵: ✓ 嘴唇暗紫|✓ 身上容易瘀青|✓ 經血有血塊|✓ 皮膚乾燥
健康警訊:
⚠️ 心血管阻塞 ⚠️ 子宮肌瘤 ⚠️ 腫瘤風險
莊雅惠醫師強調:「血瘀久了易生腫塊,女生要特別留意月經狀態!」
調理這樣做:
洛神化瘀茶(每天可喝)
材料:洛神花5朵、丹參10g、玫瑰花5g 煮法:800cc熱水沖泡10分鐘
穴位按摩:
- 血海穴(膝蓋內側上方):順時鐘按揉促進循環
- 三陰交(腳踝內側上方):睡前按改善手腳冰冷
3️⃣ 氣鬱體質:情緒病專業戶
特徵: ✓ 常嘆氣|✓ 失眠多夢|✓ 喉嚨卡卡|✓ 壓力大就胃痛
健康警訊:
⚠️ 自律神經失調 ⚠️ 胃食道逆流 ⚠️ 乳癌風險
(中醫古籍記載:抑鬱寡歡→肝氣橫逆→乳癌隱核)
調理這樣做:
逍遙解鬱茶(心情差時喝)
材料:柴胡10g、薄荷葉5g、陳皮1片 煮法:500cc熱水悶泡5分鐘
穴位按摩:
- 太衝穴(腳背大拇趾縫):生氣時用力按壓
- 膻中穴(兩乳頭連線中點):雙手搓熱後上下摩擦
4️⃣ 燥熱體質:上火族代表
特徵: ✓ 臉泛油光|✓ 口乾舌燥|✓ 怕熱喜冷飲|✓ 便秘痔瘡
健康警訊: ⚠️ 高血壓 ⚠️ 發炎反應 ⚠️ 皮膚問題
調理這樣做:
美顏黑髮飲(替代手搖杯)
材料:黑豆30g、桑椹20g、菊花10朵 煮法:1000cc水煮20分鐘
穴位按摩:
- 湧泉穴(腳底前掌凹陷處):睡前按降火氣
- 三陰交:調節內分泌
5️⃣ 虛寒體質:冰山美人型
特徵: ✓ 手腳冰冷|✓ 容易感冒|✓ 疲勞嗜睡|✓ 喝冰就腹瀉
健康警訊: ⚠️ 免疫力低下 ⚠️ 婦科問題 ⚠️ 代謝症候群
調理這樣做:
蓮子紅棗銀耳湯(早上吃最好)
材料:白木耳半朵、蓮子20顆、紅棗5顆 煮法:1500cc水燉煮至濃稠
穴位按摩:
- 關元穴(肚臍下四指):溫灸補元氣
- 足三里:增強抵抗力
體質調理3大黃金守則
羅大倫醫師說得好:「舌頭是體質的鏡子!」早上刷牙前記得看舌頭:
- 舌淡白=虛寒|舌紅=燥熱|舌瘀斑=血瘀
✅ 飲食中和密技(吃錯也能補救)
狀況 | 補救法 |
---|---|
吃冰後腹痛 | 喝薑茶+按足三里 |
吃炸物長痘 | 吃苦瓜+按湧泉穴 |
壓力大胃痛 | 喝麥茶+按內關穴 |
✅ 情緒管理比吃藥重要
「當你氣到發抖、悶到睡不著,再好的藥都無效!」門診常看到阿姨叔叔們,病怎麼治都不好,結果去旅遊散心回來就改善大半~快樂真的是最強的藥!
✅ 體質是會變的!
王琦醫師研究發現:「七成的人體質不完美,但可以調整!」重點就這三招:
- 吃對屬性:燥熱體質少吃麻油雞,虛寒體質少吃西瓜
- 按對穴位:每天花5分鐘按摩(上文都幫你配好了)
- 睡對時間:晚上10點前睡效果最好,失眠的人試試「478呼吸法」
真實案例分享
我二嬸就是痰濕+氣鬱體質,長期有三高和失眠問題。後來配合中醫做三件事:
- 戒掉珍珠奶茶改喝袪濕雞湯
- 每晚按豐隆穴+太衝穴各5分鐘
- 參加社區舞蹈班轉移壓力 半年後血糖降了、藥少吃兩種,整個人年輕五歲!
莊雅惠醫師叮嚀:「沒有萬能養生法,適合別人的可能害了你!」
體質養生QA快問快答
Q:怎麼判斷自己體質?
A:最簡單看「三怕」——怕冷?怕熱?怕壓力?搭配舌苔顏色(用手機拍下來比對上文)
Q:可以同時有兩種體質嗎?
A:超常見!台灣最多「痰濕+氣鬱」組合,建議優先處理最困擾的症狀
Q:調體質要多久?
A:一般3個月有感覺,重點是持續!像林青霞半年瘦11公斤也是靠持續調整
體質就像身體的土壤,土壤好種什麼都健康!現在就動手:
- 對照上文找出自己體質類型
- 選1-2個調理法開始執行(推薦從食療入手)
- 觀察身體變化(建議紀錄睡眠、精神狀態)
記住《黃帝內經》核心精神:「平衡的人不生病」。找到你的平衡點,就是最好的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