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一波接一波,路上冷風颼颼吹,這時候誰不想來個熱呼呼的羊肉爐或麻油雞?但你有沒有發現,每次吃完補品後,胸口像火在燒,胃痛到睡不著?別以為只是吃太飽,這可能是你的身體在抗議啦!
為什麼越補越糟糕?中醫揭密現代人體質真相
台中慈濟醫院就遇到過一個超經典案例:45歲上班族林小姐每天加班到深夜,習慣吃宵夜才睡覺。前陣子跟朋友揪團吃麻辣鍋+羊肉爐雙拼進補,結果半夜胃痛到冒冷汗,胸口灼熱感像喝到硫酸,還狂打酸嗝!中醫師鄭宇真一檢查就搖頭:「這典型脾虛胃熱啦!」
進補變傷身的3大關鍵原因
-
現代人根本是「虛不受補」體質
中醫博士武建設在《遠離身體裡的虛寒濕熱瘀》書裡講得超直白:現在人熬夜追劇、炸雞奶茶不離手,身體早就「濕熱瘀堵」。耕莘醫院衛教文章更補充,古早人進補是因為整年種田消耗大,現代人坐辦公室又營養過剩,亂補就像在傷口撒辣椒粉! -
補過頭的身體警訊比你想得更可怕
- 胃食道逆流(火燒心+酸水衝喉嚨)
- 補到爆痘或蕁麻疹大爆發
- 痔瘡流血、牙齦腫痛(根本人間煉獄)
黃胤誠中醫師在臉書提醒:如果進補後出現「噁心想吐、頭暈脹氣、狂拉肚子」,快放下那碗補湯!這都是身體在尖叫:「夠了別再補啦!」
-
這5種人根本是進補地雷戶 族群類型 絕對要避開的補品 後果嚴重性 三高/糖尿病 麻油雞、藥膳湯、動物內臟 血糖飆升痛風發作 感冒發燒中 薑母鴨、人參雞 發炎指數爆表 生理期報到 十全大補湯、當歸鴨 經血狂瀉或突然停止 胃弱族 麻辣鍋、羊肉爐 胃痛三天三夜 補後上火 所有溫補品! 流鼻血+失眠到天亮
免吃補湯也能暖!6種神級溫性蔬菜清單
誰說冬天一定要狂嗑補品?中醫師蔡盈盈在《聯合報》專訪中透露:「我家冰箱永遠有這幾樣溫性蔬菜,炒菜隨手撒一把,比吃補湯更有效!」重點是這些菜市場天天見,煮法超簡單:
🧡 生薑:阿嬤級暖身神器
「早上含片薑,勝過喝參湯!」——中醫師黃胤誠臉書分享
別只拿來煮湯!營養師高敏敏說,生薑裡的薑辣素能讓血管擴張,手腳馬上暖。更神的是它能阻斷胃酸逆流,胃弱族切薄片泡熱水,飯前喝一杯超舒服。
🧅 洋蔥:血管清道夫
中醫師吳明珠認證「洋蔥是穿白袍的蔬菜醫生」!它獨有的槲皮素連營養補充劑都難取代。切開後放10分鐘再煮,抗發炎效果翻倍。怕味道嗆?用橄欖油小火炒到透明,甜味會完全釋放~
🌱 韭菜:上班族救星
石晶明中醫師說它根本「綠色威而鋼」!特別推薦久坐辦公室的泡芙族:韭菜+蛋炒成金包銀,補肝腎又強筋骨。但記住葉尖變黃就別買,營養已流失大半。
🧄 大蒜:免疫力坦克車
韓國中醫金素興研究發現,每天生吃2瓣蒜相當於吃天然抗生素。怕口氣?搭蘋果切片一起吃,蘋果多酚能中和蒜味。切碎後靜置10分鐘再吃,抗癌效果激增30%!
🌿 茴香:胃弱族的天菜
蔡盈盈中醫師拍胸脯保證:「茴香是胃食道逆流剋星!」獨有的茴香醚能放鬆賁門肌肉,阻止胃酸上衝。討厭特殊氣味?下鍋前用滾水汆燙5秒,怪味秒消失。
🎃 南瓜:腸胃修復師
農委會資料顯示,南瓜果膠是天然的胃黏膜保護層。挑選訣竅看蒂頭:蒂越乾癟甜度越高!脾胃虛寒的人,把南瓜蒸到筷子能穿透,加鮮奶打成濃湯,喝完從胃暖到腳趾。
溫性蔬菜神搭配!2道免技巧食譜
✨ 茴香蛋捲:5分鐘搞定
(怕茴香味的看過來!蔡盈盈中醫師獨門去味法)
材料
茴香葉1小把、雞蛋3顆、白胡椒粉少許
超簡單步驟
- 茴香葉切碎,放滾水燙10秒撈起(去怪味關鍵!)
- 雞蛋打散+胡椒粉,分兩碗裝
- 熱鍋下油,先倒半碗蛋液,撒一半茴香
- 蛋半熟時用鍋鏟捲成條狀推至鍋邊
- 倒剩餘蛋液鋪平,放剩下茴香,蛋皮成形後捲起
*手殘黨救星:全部材料混勻炒成「茴香炒蛋」也OK!
✨ 生薑糯米粥:寒流必備
(中醫師黃胤誠改良古方,胃弱族也能吃)
材料
長糯米半杯、老薑拇指大1塊、蔥白3根、白醋1茶匙
暖心作法
- 糯米泡水2小時(易煮爛不脹氣)
- 老薑連皮切薄片(薑皮去寒效果更好)
- 糯米+薑片+5碗水大火煮滾
- 轉小火加蔥白&白醋,蓋鍋煮15分鐘
*腸胃敏感者換白米,加半塊南瓜更綿密!
溫補不斷命的3個黃金守則
-
蔬菜占每餐½就夠暖
郭大維中醫師透露:「我家炒高麗菜都撒枸杞!」溫性蔬菜不用狂吃,每餐選1-2種搭配平常菜色。例如洋蔥炒蛋+蒜蓉菠菜,暖度就抵半碗薑母鴨。 -
烹調用對油效果加倍
- 生薑/大蒜:用冷壓芝麻油爆香,暖胃效果↑30%
- 洋蔥/韭菜:苦茶油或酪梨油中火炒,營養不流失
避免用沙拉油或奶油,會抵消溫補效果!
-
這些地雷千萬別踩
- ✘ 辣椒/胡椒:過量會刺激胃酸(溫性≠燥熱)
- ✘ 韭菜+菠菜同煮:容易腹脹絞痛
- ✘ 南瓜連籽蒸:纖維太粗傷胃壁
下次寒流來別急著衝進補店!打開冰箱拿顆洋蔥切圈,用麻油煎到焦糖色,撒點鹽巴配飯吃,保證你後背微微發汗,全身暖呼呼還不傷胃。記住啦~養生不是吃最貴的,而是吃最對的!(貼心提醒:若症狀持續,還是要去看醫生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