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腳酸到爆!走50公尺像爬10層樓 醫警告:輕忽恐截肢

醫警告:輕忽恐截肢

腳底板冷吱吱、半夜腳麻醒、走路痠痛到想罵髒話? 這些可不是普通的老化現象!74歲的陳阿伯就親身經歷了驚險過程——原本以為是腰椎出問題要開刀,結果竟是血管塞住了,差一滴滴就要面臨截肢命運!

🔍 阿伯的親身血淚案例

陳阿伯本身有高血糖、高血壓在吃藥控制,最近左腳越來越不對勁:

  • 走不到50公尺(差不多巷口超商的距離)就痠到不行
  • 那種痠麻感「比爬10層樓還痛苦」
  • 晚上睡覺腳冷到要穿厚襪
  • 腳趾頭髮白沒血色

他先去看神經外科,照完片子說是「腰椎退化壓到神經」,醫生建議開刀處理。阿伯想說心臟科追蹤十幾年,開刀前還是找熟悉的林醫師評估風險比較安心。

⚠️ 心臟科醫師的「神之直覺」

林醫師一聽就覺得怪怪的:

「腰椎問題通常是兩腳都會麻,很少只麻單腳!」 她馬上蹲下去摸阿伯的腳背,右腳脈搏蹦蹦跳,左腳完全摸不到跳動! 立刻安排「下肢動脈超音波」,結果嚇死人:

  • ✅ 右腳血流正常
  • ❌ 左腳「股動脈100%完全阻塞」根本沒血流!

💡 先通血管還是先開脊椎?

林醫師解釋關鍵差別:

問題根源 治療方式 侵入性 恢復期
血管阻塞 心導管打通血管 2-3天
腰椎壓迫神經 脊椎手術 1個月↑

腳都缺血了還去開脊椎,就像水庫沒水卻拼命修水管!」醫師建議先處理更緊急的血管阻塞。阿伯接受心導管手術:

  • 用氣球撐開塞住的血管
  • 放特殊「塗藥支架」防再次堵塞
  • 局部麻醉清醒著做,傷口只有針孔大

神奇的是,手術完腳立刻變暖! 原本走50公尺就痠爆,術後逛菜市場都沒問題。腰椎問題改用復健和藥物控制,暫時免挨大刀。

❗ 下肢血管阻塞的奪命警訊

這種「下肢周邊動脈阻塞」(PAD)超級容易被誤認成老毛病:

  1. 初期隱形殺手:

    • 腳容易冰冷(夏天也要穿襪)
    • 腳毛莫名脫落
    • 傷口好很慢
  2. 中期求救訊號:

    • 間歇性跛行(走一走痠痛必須休息)
    • 夜間抽筋麻醒
    • 腳指甲變厚變形
  3. 晚期截肢危機:

    • 不走路也劇痛
    • 腳趾發黑潰爛
    • 出現不會好的開放性傷口

🩺 高危險群注意!你是下個目標嗎?

全台60歲以上每5人就有1人血管出問題! 這些人要特別小心:

  • ▫️ 糖尿病超過10年
  • ▫️ 老菸槍
  • ▫️ 腎功能不好
  • ▫️ 三高控制差
  • ▫️ 有中風或心肌梗塞病史

最恐怖的是,超過1/3患者根本沒症狀! 很多人是腳指發黑了才就醫,直接面臨截肢…

🛡️ 保腳自救3大招

醫師苦口婆心提醒:

  1. 每天「腳腳視察」5重點
    ☑️ 顏色是否蒼白發紫
    ☑️ 摸腳背有無脈搏
    ☑️ 檢查腳底傷口
    ☑️ 比對兩腳溫度
    ☑️ 按壓腳趾回血速度(按下去變白,放開應2秒內轉紅)

  2. 絕對禁止的危險行為
    ⛔ 用熱水袋暖腳(沒知覺會燙傷)
    ⛔ 盤腿坐超過10分鐘
    ⛔ 穿緊襪或勒腳的鞋子

  3. 搶救血管這樣做

    • 戒菸!戒菸!戒菸!(很重要說三次)
    • 飯後快走30分鐘(走到微喘才有效)
    • 控制血糖血壓(糖化血色素<7%)
    • 吃抗血小板藥物(阿斯匹靈等)

📢 醫師沉痛呼籲:「很多阿公阿嬤以為腳痛是正常老化,等到發黑才來,我們想救都來不及… 腳是人的第二顆心臟,壞死截肢的死亡率比癌症還高!」

如果發現自己走路的距離越來越短,別再牽拖年紀大!趕快去掛「心臟血管科」做個簡單的腳部超音波,可能救回你一雙腿!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