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生活智識

小資族醒醒!訂閱服務正在吃掉你的存款

最近跟年輕朋友聊天,發現超多人都在訂閱各種服務!從股票分析、理財課程到影音平台,每個月幾百塊好像沒什麼,但外商銀行主管尼莫(化名)直接點破:這根本是偷走你存款的隱形殺手!為什麼這樣說?來看看血淋淋的三大原因:

💸 原因一:錢沒花在刀口上,成本高到嚇死人

你可能覺得「一個月才299,就當少喝五杯手搖飲嘛!」但魔鬼藏在自動扣款裡

  • 假如你月薪3萬,一年砸3600元訂閱,等於白白送人月薪的1%
  • 若投資本金30萬,這筆錢更佔掉本金1.2%,比銀行帳管費還貴!
    → 重點是:這些錢本該滾進你的投資帳戶或緊急金
    尼莫搖頭說:「小資族本金少,省下1%就是多賺1%,你卻雙手奉上給別人?」

📍 殘酷現實:當你還在糾結基金手續費打幾折,訂閱費早默默吃掉你半年存款增幅!

📚 原因二:內容真的值嗎?買書更划算啦!

為什麼不把錢花在「真正經得起考驗」的知識來源?

  • 訂閱服務=只聽1個人或小團隊的觀點,內容可能偏頗或灌水
  • 一本好書=作者花數年淬鍊的精華,價格還更便宜!

尼莫舉例:「像《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一年訂閱價約3000元,國際財經趨勢、產業分析扎實到爆!反觀某些訂閱專案,每週丟幾張圖表就收你299月費…你確定沒當盤子?

🧠 原因三:別讓你的大腦變懶惰!最慘代價是…

尼莫最擔心的其實是這個:花錢訂閱=把思考能力外包

  • 成熟投資人用訂閱省時間,是因他們已有判斷力篩選資訊
  • 但年輕人直接吃「別人消化過的懶人包」,就像永遠吃粥的嬰兒→胃(大腦)永遠弱

他分享親身經歷:
「學生時期大家都在背參考書重點,我偏要自己啃課本。很多人笑我慢,但課本裡沒被收錄的細節,才是連貫邏輯的關鍵!現在很多訂閱內容就像參考書——幫你畫重點卻剪掉精髓,你覺得省時,其實賠掉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也解釋為何尼莫反對聽「濃縮說書」

  • 看似30分鐘聽完一本書很有效率
  • 長期卻讓你喪失抓重點、串聯知識的能力

💡 行動建議:立刻檢視你的訂閱清單!

尼莫建議小資族:

  1. 打開銀行帳單:列出自動扣款的所有訂閱
  2. 問自己三題
    • 這服務過去三個月用超過兩次嗎?
    • 內容有書或雜誌找不到的獨家資訊嗎?
    • 沒了它,我會試著自己找答案嗎?
  3. 優先砍掉「三個都答No」的項目

省下的錢,尼莫笑說:「拿去買書或存股都贏過送人啦!你的存款和腦力都是肌肉,越練才會越強。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