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靜脈曲張5大恐怖型態!拖久恐爛腿,醫曝「這型」最易被當糖尿病

「醫師,我腳上這些紫色蜘蛛網會變粗嗎?」「小腿浮青筋好多年,最近居然變黑潰瘍…」琳安聯合診所院長王志軒醫師嘆氣說,台灣每3位女性就有1人有靜脈曲張困擾,但多數人都拖到皮膚爛了才來!

為什麼你的血管會「蚯蚓爬滿腿」?

把血管想像成高速公路系統,血液就像車流要開回心臟。靜脈裡有「瓣膜閘門」防止血液倒流,當這些閘門壞了,血就塞在腳部下不去。王志軒醫師比喻:「就像下班時間所有車卡在交流道,血管被擠到變形凸起!」

靜脈曲張高危險群

  • 櫃姐/老師/廚師:每天站6小時↑
  • 辦公族:翹腳久坐超過8小時
  • 孕婦:胎兒壓迫+荷爾蒙變化
  • 家族遺傳:父母有者風險高5倍
  • 肥胖者:腹部壓力壓迫血管

血管病變5階段圖解!第5型最危險

王志軒醫師臨床將病變分5型,用河道系統幫你秒懂:

第1型:毛細血管叛變

■ 病變位置:皮膚表層最細血管(像田間小水溝)
■ 外觀特徵:紅色蜘蛛網紋,範圍約硬幣大小
■ 警訊程度:⭐

「很多女生穿短裙被朋友提醒才發現」王醫師說這時幾乎無感,但紅網會像藤蔓蔓延,從腳踝爬到大腿!

第2型:小支流暴漲

■ 病變位置:稍粗的末梢靜脈(像鄉鎮溪流)
■ 外觀特徵:藍紫色網狀紋,血管粗如原子筆芯
■ 警訊程度:⭐⭐

「開始有螞蟻爬的刺癢感」王醫師強調,很多人誤以為是皮膚乾燥狂擦乳液,錯過黃金治療期。

第3型:集流區失守

■ 病變位置:匯入主幹的靜脈(像區域河川)
■ 外觀特徵:綠色樹枝狀血管,浮出皮膚0.5mm
■ 警訊程度:⭐⭐⭐

「站半小時就痠脹到想砍腿!」王醫師指出這階段血管已缺氧,會產生發炎物質刺激神經。

第4型:流域大崩壞

■ 病變位置:同上但更嚴重
■ 外觀特徵:蚯蚓狀凸起,可摸到條索狀硬塊
■ 警訊程度:⭐⭐⭐⭐

「血管像糾結的電線浮在皮膚上」王醫師警告,此時血管壁嚴重發炎,可能引發血栓性靜脈炎

第5型:主幹道癱瘓

■ 病變位置:大隱靜脈(像高速公路)
■ 外觀特徵:小腿內側扭曲如麻繩,皮膚變黑潰瘍
■ 警訊程度:⭐⭐⭐⭐⭐

「最恐怖是潰瘍傷口飄臭味,患者常躲著哭…」王醫師激動說,很多長輩誤以為是糖尿病傷口,拖到感染才知是靜脈曲張!

皮膚潰爛前有徵兆!6大警訊快自查

王志軒醫師分享患者最後悔忽略的症狀

  1. 傍晚鞋子突然變緊(腳踝腫脹)
  2. 小腿皮膚莫名乾癢脫屑
  3. 針刺感尤其在晚上發作
  4. 腳板像踩在熱鐵板上
  5. 皮膚出現鐵鏽色斑塊
  6. 傷口超過兩週不癒合

「有位賣場阿姨以為是香港腳,拿藥膏塗潰瘍傷口,結果細菌吃到深層筋膜差點截肢!」王醫師搖頭說。

2024最新治療法!免開刀住院實錄

「別再相信拔罐放血能治靜脈曲張!」王醫師解析現代醫術:

▎第1-2型:雷射/彩衝光

  • 過程:塗凝膠後光射擊破血管
  • 時間:20分鐘像做臉
  • 恢復:微紅斑三天消失

▎第3-4型:微創靜脈膠

  • 過程:針孔注入醫療膠水封閉病變血管
  • 優勢當天就能逛街,不用穿壓力襪
  • 案例:早餐店老闆娘治療完直接去開店

▎第5型:聯合手術

  1. 超音波定位潰瘍源頭
  2. 用導管電燒閉合主幹
  3. 內視鏡清創壞死組織
  4. 生長因子敷料重建皮膚

「即使到最嚴重階段,95%患者仍能保住雙腿」王醫師分享阿兵哥案例,潰爛傷口三個月長回粉嫩新皮!

日常保腿秘訣!櫃姐親測有效的3招

在百貨站櫃10年的Lina分享:

❶ 偷懶抬腿法
每小時靠牆抬腿90度,只要2分鐘!搭配腳板「踩油門」動作(勾腳尖→下壓)效果加倍

❷ 選對壓力襪
早上起床就穿上,醫用級20-30mmHg最有效,買錯丹數反而阻礙血流

❸ 神奇腳跟運動
排隊結帳時踮腳跟10下,啟動小腿幫浦推動血液

王志軒醫師補充:「騎腳踏車是最好運動!但慢跑反而加重靜脈壓力。」

「血管是生命的河流,別等到淤塞成災才整治」王志軒醫師最後呼籲,尤其生產過的女性,40歲後每年做血管超音波,才能遠離爛腿危機!

※ 本文由血管外科醫師專業審閱,療程效果因人而異,請諮詢合格醫療機構
※ 圖文創作:健康筆記
※ 專家諮詢:琳安聯合診所院長 王志軒醫師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