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貼藥布還不夠!中醫師親授「3黃金穴位」KO媽媽手 拇指痛到握不住東西的有救了

拇指痛到握不住東西的有救了

齁~那個拇指根部一用力就痛到皺眉的感覺,相信很多媽媽、上班族都懂!抱小孩、切菜、打電腦甚至滑手機,不知不覺就讓「媽媽手」找上門。手腕靠近拇指那塊腫腫痛痛,嚴重時連轉門把、開瓶蓋都像被電到,只能狂貼藥布暫時壓一下?恩主公醫院陳穎寬中醫師告訴你:「按對穴位比狂貼藥布更重要!」 這篇就來破解媽媽手自救全攻略!

🤔 什麼是「媽媽手」?先搞懂敵人是誰!

媽媽手正式名稱叫「狹窄性肌腱滑膜炎」,簡單說就是拇指根部兩條肌腱(伸拇短肌、外展拇長肌)發炎腫脹。為什麼叫媽媽手不叫爸爸手?哎唷~不是性別歧視啦!女生天生肌腱結構較窄,加上常抱小孩、做家事重複用力,發炎機率當然高。不過現在很多打電動的男生、廚師、銀行行員也會中招,根本是現代文明病!

✅ 自我檢測!你中鏢了嗎?

  1. 拇指根連手腕處按下去有明顯壓痛點
  2. 握拳、拿鍋子、抱小孩時像被針刺到般劇痛
  3. 做「媽媽手測試」痛到飆淚(測試方法往下看)
  4. 早上起床時拇指卡卡硬邦邦要活動才鬆開
  5. 嚴重時連拇指側整片手腕都腫起來

📍 媽媽手測試(Finkelstein’s test)自己來!

  1. 手肘打直向前伸
  2. 四指包住大拇指用力握拳
  3. 整隻手慢慢往小指方向壓下去
    如果手腕拇指側爆痛,八成就是媽媽手!

🧐 這些人最容易「手痛痛」!快看你有沒有上榜

  • 新手媽媽:天天抱嬰兒+擠奶,拇指過勞第一名!
  • 3C重度使用者:拇指滑手機、打鍵盤一整天沒休息
  • 餐飲從業人員:廚師切菜、服務生端盤子反覆用拇指
  • 銀行櫃員/會計:數鈔票、蓋章蓋到手軟
  • 50歲左右壯年族群:肌腱開始退化又愛做不認老

💊 西醫治療 vs 中醫調理 雙管齊下才夠力

⚕️ 西醫常規治療

方式 適用時機 注意事項
護具固定 急性發炎期 要選有金屬片的專用護具
消炎藥膏 紅腫熱痛時 勿長期使用超過2週
類固醇注射 頑固型疼痛 頻繁施打恐傷肌腱
復健治療 慢性期 超音波/雷射效果佳

🌿 中醫調理優勢

中醫看媽媽手屬於「筋傷」範疇氣血瘀滯在經絡導致腫痛。除了外敷活血化瘀藥布,穴位按摩能從根本疏通氣血,搭配內服中藥效果更快!陳穎寬醫師強調:「急性期重點在消炎,慢性期則要修復肌腱,按穴位的時機和手法大不同!

✨ 中醫師私房3穴位!按對位置效果翻倍

每天花10分鐘按摩這些穴位,搭配熱敷效果更好!(貼心提醒:按壓以微痠脹為準,勿按到瘀青喔!)

1️⃣ 合谷穴|拇指萬能止痛點

  • 位置:手背虎口處,拇指食指併攏時肌肉最高點
  • 功效疏通大腸經氣血,減緩腫脹麻木感
  • 按摩法
    ✦ 用另一手拇指垂直往骨頭深按,維持5秒放開
    ✦ 重複按壓20次後,小範圍畫圈按摩1分鐘
    ✦ 早晚各做3回合,按完喝溫水效果加乘

💡 陳醫師小叮嚀:孕婦避免強刺激合谷穴!

2️⃣ 陽谿穴|手腕腫痛救星

  • 位置拇指用力翹起來時,手腕出現的「三角形凹窩
  • 功效消除手腕發炎,增加拇指靈活度
  • 按摩法
    ✦ 拇指按進凹窩後,往食指方向橫向撥筋
    ✦ 感覺筋絡有「咕溜」滑動感就對了
    ✦ 搭配吹風機溫熱穴位再按效果更顯著

3️⃣ 三陽絡穴|前臂能量中繼站

  • 位置手背朝上,從腕橫紋直上4指併攏寬度(約7公分)
  • 功效調節三焦經氣血,緩解連帶前臂痠痛
  • 按摩法
    ✦ 四指托住前臂,拇指深壓穴位往拇指側推
    ✦ 邊按邊輕輕轉動手腕,持續3分鐘
    ✦ 睡前按摩可搭配艾草貼布加強溫通效果

🛡️ 日常保養5招!別讓媽媽手復發

光按穴位不夠!這些生活細節沒注意,痛痛永遠好不了:

  1. 護具要會戴

    • 有鋁板支撐拇指的專用護腕
    • 白天活動時戴,晚上睡覺一定要拆掉
    • 每戴2小時就脫下活動手腕5分鐘
  2. 熱敷冷敷時機別搞錯

    • 急性紅腫期(前3天):用冰毛巾敷10分鐘減發炎
    • 慢性痠痛期溫熱敷15分鐘促進循環,可加薑精油
  3. 家事神助手替換術 地雷動作 替代方案
    單手抱小孩 改用背巾+手肘承重
    拇指按壓噴霧瓶 掌壓式清潔劑
    擰毛巾 捲在水龍頭上擠乾
  4. 拇指伸展操(每天做預防復發):

    • 手掌攤平放桌面,輕拉拇指往小指方向10秒
    • 手握寶特瓶,手腕慢慢上下擺動15下
    • 動作要慢到像電影慢動作才有效!
  5. 中藥食療輔助
    活血雞湯:雞腿+丹參2錢+紅花1錢+黑木耳,燉煮1小時
    通絡茶飲:桑枝3錢+伸筋草2錢+枸杞1把,保溫杯悶泡當水喝

❗ 什麼時候該衝醫院?

如果出現以下狀況,別再自己亂按了:
⚠️ 按壓穴位超過一週完全沒改善
⚠️ 半夜痛到醒過來手指發麻無力
⚠️ 手腕明顯變形或發出喀喀聲
⚠️ 皮膚出現紅疹或過敏反應

🌟 陳穎寬醫師最後提醒:
媽媽手是累出來的,休息才是王道! 很多人痛到舉不起手才後悔。記得每用拇指30分鐘就休息5分鐘,搭配穴位保養,才能跟痛手說拜拜~」

(本文作者:陳穎寬 中醫師/陽明大學遺傳所碩士,現任恩主公醫院主治醫師)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