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瘦子別輕忽!6個身體警訊告訴你「血脂可能爆表了」

瘦子也會中招!高血脂比你以為的更可怕

很多人以為高血脂是胖子的專利,錯啦!門診常遇到體型標準甚至偏瘦的病人,一抽血才驚覺膽固醇破表。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4個成年人就有1個血脂異常,更恐怖的是,超過一半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中標!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更指出,全球每年有超過17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佔總死亡人數31%,預估到2030年會飆到2300萬人。這些數字不是在嚇你,是真的要提醒大家:血管健康不能只看體重秤

為什麼高血脂被叫做「隱形殺手」?

(比起血壓血糖,它真的最陰險)

  • 無感侵襲:血壓高你會頭暈,血糖高你會口渴,但血脂高呢?初期幾乎沒症狀!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默默讓脂肪堆積在血管壁。
  • 無法居家監測:血壓計家家有,血糖機也不稀奇,但血脂一定要抽血才驗得出來。很多人都是健檢或出事了(心肌梗塞、中風)才後知後覺。
  • 瘦子迷思害死人:「我這麼瘦,吃炸物也沒在怕啦!」這種想法超危險!萬芳醫院心臟內科葉仲軒醫師強調:「血脂高低跟胖瘦沒有絕對關係!」體脂是皮下脂肪,血脂是血液裡的脂肪(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兩者是不同戰場!

破除迷思!血脂 vs. 體脂 一次搞懂

項目 血脂 體脂
是什麼 血液中的脂肪(膽固醇、三酸甘油酯) 身體皮下或內臟的脂肪組織
怎麼測 必須抽血 用體脂計、皮脂夾測量
跟胖瘦關係 瘦子也可能超高 通常胖的人較高
危險性 直接影響血管健康,導致硬化、阻塞 過高增加代謝疾病風險

📍高血脂的醫學定義(抽血報告這樣看)

  • 總膽固醇 > 200 mg/dL → 超標!
  • 三酸甘油酯 > 150 mg/dL → 注意!
  • 好的膽固醇(HDL-C):男 < 40 mg/dL、女 < 50 mg/dL → 太低不好!
  • 壞的膽固醇(LDL-C) > 130 mg/dL → 危險!

身體早就提醒你!6個「血脂可能過高」的警訊

就算還沒抽血,你的身體可能正在求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劉家嘉醫師指出,這些徵兆別當成小事:

  1. 眼睛出現「神秘圈圈」或「黃色肉芽」

    • 角膜環:黑眼球邊緣出現一圈灰白色或混濁的環(年輕人就出現更要小心)。
    • 眼瞼黃斑瘤:上眼皮靠近鼻側的地方,長出黃色、凸起、不痛不癢的斑塊,像一坨小脂肪堆積。
    • 為什麼?:膽固醇堆積在眼睛周圍組織的表現。
  2. 關節、腳跟長「黃色疹子」

    • 手肘、膝蓋、腳後跟、手指關節處,冒出黃色或橘黃色的小腫塊(醫學上叫「肌腱黃瘤」或「發疹性黃瘤」)。
    • 摸起來可能有點硬,不痛,但會持續存在
    • 為什麼?:這是三酸甘油酯或膽固醇過高,沉積在皮膚或肌腱的證據!
  3. 怎麼睡都累,腦袋像漿糊

    • 明明睡滿8小時,白天還是精神不濟、超級嗜睡,補眠也沒用。
    • 常常頭暈、忘東忘西,工作效率變差,專注力下滑。
    • 為什麼?:高血脂影響血液循環,大腦供氧不足,就像引擎沒油一樣卡卡。
  4. 胸口悶痛、手腳莫名痠痛

    • 胸口:有壓迫感、緊緊的,像被石頭壓住,尤其爬樓梯、搬重物時更明顯(別以為只是胃痛!)。
    • 手腳:小腿容易痠、麻、痛,走路會跛,休息就好一點(間歇性跛行)。
    • 為什麼?:血管被脂肪斑塊堵塞,血流不暢,肌肉缺氧就痛給你看了!
  5. 呼吸不順 + 臉部怪怪的

    • 沒做什麼事也覺得喘不過氣、胸悶氣短
    • 合併出現臉麻、嘴歪、講話有點大舌頭(即使很輕微也要警覺!)。
    • 為什麼?:可能是血管阻塞影響到腦部或心臟功能的早期警報!
  6. 視力突然霧霧或看東西缺一角

    • 沒近視卻突然視力模糊、看東西有黑影或視野缺損。
    • 為什麼?:高血脂可能導致視網膜血管栓塞或出血,影響視力!

瘦子為什麼也會血脂高?關鍵在這3點

  1. 遺傳基因搞鬼:家族有高血脂、早發性心臟病史?那你的肝臟代謝膽固醇的能力可能天生就比較差,吃再清淡也難控制。
  2. 飲食地雷踩不停:愛吃精緻澱粉(麵包、蛋糕、白飯狂扒)、手搖飲全糖、油炸物當點心…這些會讓三酸甘油酯飆高,瘦子常誤以為「吃不胖」就放肆吃。
  3. 隱形肥胖(泡芙人):看起來瘦,但內臟脂肪超標!不運動、肌肉量低,體脂率可能很高,代謝差同樣會讓血脂失控。

發現警訊該怎麼辦?醫師教你三步驟

  1. 別自己嚇自己,先記錄觀察:把看到的皮膚變化拍下來,記錄疲倦、胸悶等症狀發生的頻率和時間點。
  2. 掛對科別做檢查
    • 先掛家醫科或心臟內科
    • 一定要空腹8-12小時抽血驗血脂全套(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HDL、LDL)。
    • 告訴醫師你的症狀和家族史。
  3. 就算數值超標也別慌:輕度異常可先從飲食運動調整3個月再複查。醫師會依你的風險(有無糖尿病、高血壓、抽菸等)決定是否用藥。

預防勝於治療!瘦子也要懂的血脂保養術

  • 吃對油比少吃油重要:把豬油、奶油換成橄欖油、苦茶油、魚油。少吃反式脂肪(酥油、人造奶油、糕餅零食)。
  • 戒掉「糖飲癮」:手搖杯、汽水、果汁是三酸甘油酯的幫凶!改喝無糖茶、白開水。
  • 運動增肌是關鍵:每週至少150分鐘中強度運動(快走、騎腳踏車、游泳)+ 每週2次肌力訓練(深蹲、舉水瓶)。肌肉量增加才能提升代謝力。
  • 定期抽血不偷懶:就算你覺得自己很健康,30歲以上建議每1-2年驗一次血脂,有家族史更要提早。

💡重點提醒:別再被「瘦=健康」的迷思騙了!高血脂是沉默的血管殺手,瘦子照樣要小心眼睛、皮膚的變化,還有那些說不清的疲倦和胸悶。早發現、早控制,才能避免哪天突然心肌梗塞或中風找上門!你的血管健康,真的不能賭運氣。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