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阿伯見證:一顆網球搞定開刀等級的脊椎痛!
「王台存,62歲,廣告業務」
痠痛部位:頸椎、腰椎
關鍵轉折:一顆網球救回差點開刀的脊椎!
「年輕時打球常摔到背脊撞地,20幾歲就坐骨神經出問題、肌腱發炎,醫生直接叫我開刀…我那時哪敢啊!」王大哥搖搖頭說。這脊椎問題纏了他整整40幾年,照X光更發現4節脊椎退化,脆弱到連車禍甩脖子都可能出大事。
為了這痛,他試遍各種方法:
🔹 西醫復健按摩
🔹 三溫暖、拔罐、打釘鎚
🔹 民俗療法、游泳
「能試的都試了,每週跑兩趟復健診所是基本款!」
轉機出現在一顆「黃色小球」上
三個月前,治療師龔威亦遞給他一顆網球:「靠牆壓背試試看?」
王大哥半信半疑把球抵在肩胛骨邊的膏肓位置,身體往牆一靠——
「哇!這按壓感直透肌肉底層,爽快到我起雞皮疙瘩!」
網球彈性配上體重下壓,效果竟比別人徒手按摩更到位!
「現在痠痛根本不用忍!」他興奮分享:「以前等到痛到受不了才去按摩,花錢又只能舒服兩天。現在網球放包包,客戶等提案的空檔,我靠著會議室牆壁滾一滾,30秒就鬆開緊繃筋肉!」
物理治療師解密:為什麼網球比萬元按摩椅有用?
關鍵在「精準壓迫」與「肌筋膜釋放」!
人體肌肉像一綑綑濕毛巾,久坐不動會讓纖維黏成硬塊。網球的優勢是:
- 大小剛好:直徑6-7公分完美貼合痠痛點
- 彈性適中:比高爾夫球溫和,比海綿球有力
- 自重施壓:用體重控制力道比手按更省力
「現代人痠痛9成是姿勢害的!」龔治療師點破關鍵:「駝背打電腦、低頭滑手機,讓肩頸背肌24小時被拉扯。網球按摩能即時中斷惡性循環!」
💡 2大黃金技法圖解|站跪坐臥都能做
技法1:滾動術——揪出藏很深的魔鬼痛點
目的
✓ 掃描定位痛點
✓ 撥開黏連肌纖維
✓ 幫肌肉熱身促進血液循環
實戰心法 | 身體部位 | 滾動範圍 | 操作技巧 |
---|---|---|---|
手臂 | 縱向10cm 橫向2cm | 分上臂/下臂3段滾,掌心平貼球面 | |
大腿臀部 | 縱橫各5cm | 坐椅壓球前後移,或躺地屈膝左右滾 | |
背部 | 縱橫各5-10cm | 靠牆絕招!膝微蹲→球抵痛區→身體左右+上下慢移(每秒不超1公分才有效) |
✍️ 重點提醒
▶ 痛感模糊代表傷得深!要像掃地雷慢慢縮小範圍
▶ 找到痛點立刻轉「按壓術」攻堅
技法2:按壓術——直搗激痛點核心
目的
✓ 瓦解肌纖維團塊
✓ 重建肌肉彈性
痛感科學
「按下去越痛=傷越重!」龔治療師解釋:「激痛點(Trigger point)就像打結的橡皮筋,按壓時痛到飆淚?恭喜你找對地方了!」
操作SOP
1️⃣ 鎖定痛點深壓30秒-1分鐘
2️⃣ 休息30秒(讓新鮮血流進來)
3️⃣ 重複3-5輪(老毛病可加到8輪)
兩招壓法自由選
- 手壓法:雙手交疊「壓爆」網球(適合手臂/大腿)
👉 掌心上下交疊,手肘打直用上身重量下壓 - 體重壓:用全身重量鎮痛(專剋背部膏肓)
👉 躺地/靠牆→球抵痛點→放鬆身體「沉下去」
🚨 上背痠痛自救實戰|膏肓痛OUT!
你是高危險群嗎?
✓ 低頭族 ✓ 上班族 ✓ 家庭主婦 ✓ 勞力工作者
小心這些地雷姿勢:
➔ 駝背打鍵盤
➔ 烏龜脖滑手機
➔ 肩頸夾電話講公事
自救3步驟躺著做
Step1:深層轟炸膏肓點
- 網球塞左肩胛骨內側(別壓到骨頭!)
- 躺地屈膝→雙手抱胸→左右挪移找「痠爆點」
- 找到後「定格」深壓1分鐘(呼吸保持平穩)
Step2:筋膜拉伸關鍵30秒
➤ 雙手高舉垂直天花板→慢慢放至肩高(重複10下)
➤ 雙手平展180度→慢慢收攏舉高(像大鵬展翅)
Step3:提肩胛肌終結計畫
- 球移到頸肩交界凹陷處
- 身體微挪讓球「滾」出痠痛點
- 左手側抬→高舉過頭→回落肩高(10次換邊)
靠牆加強版(辦公室隨時做)
➔ 雙膝微蹲靠牆,球壓左肩提肩胛肌
➔ 身體後壓30秒,同時左肘「舉落」10次
➔ 換邊操作時,右手繼續回Email都沒問題!
🔥 安全警語:這些地雷千萬別踩!
- 絕對避開脊椎骨:只壓肌肉,球碰到脊椎凸起立刻停!
- 按壓別超過90秒:過度刺激反致發炎
- 劇痛馬上停:微微痠痛才正常,痛到冒冷汗是警訊
- 急性發炎禁用:紅腫熱痛時先冰敷,等緩解再按摩
王大哥笑著分享秘訣:「我現在連看電視都躺在地板用球滾背!老婆都笑我比狗仔隊還忙~」40年痠痛靠一顆30塊的網球翻身,證明身體自癒力遠比我們想的強大!
本文技法摘自《網球鬆筋按摩手冊》/龔威亦(物理治療師)/蘋果屋出版
💬 物理治療師小叮嚀: 網球按摩治標也治本,但長期抗痛仍需「矯正姿勢+強化肌群」,雙管齊下才能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