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牙齒用到老秘訣曝光!先刷牙還是先用牙線?4個習慣90%人都搞錯,專家教你這樣做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到了80歲還能啃蘋果,有些人40歲就開始掉牙?其實啊,關鍵藏在每天刷牙的小習慣裡!我阿嬤就是活例子,她今年85歲了,牙齒還很勇健,全靠她年輕時學到的正確方法。最近跟牙醫朋友聊天才發現,原來我們平常刷牙的順序、力道,甚至漱口方式,通通都可能搞錯。今天,我就來分享日本和台灣專家破解的4大錯誤習慣,這些都是多數人天天在犯的毛病。別小看這些細節,它們能讓你一輩子沒蛀牙、遠離牙周病,還能預防失智症呢!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項一項來解密。

刷牙新常識1:先用牙線清牙縫,再刷牙!讓氟化物乖乖留駐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習慣刷完牙才用牙線?哎呀,這樣做真的浪費了牙膏的好處啦!日本那位超有名的牙醫照山裕子博士就講過,每天刷牙只能清掉大約60%的髒污,剩下40%全卡在牙縫裡。這些縫隙的細菌放著不管,就像在嘴巴裡養蛀蟲,遲早會搞出蛀牙或牙周病。

為什麼順序不能顛倒?

  • 先牙線的好處:當你先用牙線把牙縫的菜渣和牙菌斑刮乾淨,後面刷牙時,牙膏裡的氟化物才能順利卡進縫隙裡。氟化物超重要,它像牙齒的防護罩,能讓牙齒變硬、抵抗細菌攻擊。如果先刷牙再用牙線,那些好東西早就被沖光光啦!
  • 實測經驗:我自己試了兩週,早上先牙線再刷牙,牙縫真的感覺清爽多了。以前用牙線時常拉出血絲,現在幾乎沒有,牙醫說這代表牙齦在變健康。
  • 正確牙線用法:照山博士提醒,每清完一個牙縫,就要換一段新牙線,千萬別省!重複用同一段,會把細菌傳來傳去,比沒用還糟。台灣的葉昭孝牙醫也說,很多人老是忘記用牙線,把它放在刷牙第一步,就能養成習慣。試試看,像我現在牙線盒就放牙刷旁邊,順手拿起來用超方便。

常見錯誤大破解

  • 錯誤1:牙線隨便拉兩下:很多人以為牙線是「塞進去拉出來」就完事。錯!要像「C字形」包住牙齒側面,上下刮幾次,才能清乾淨。
  • 錯誤2:牙線用太大力:手勁太猛會傷牙齦,輕輕滑進去就好,感覺有阻力就停。
  • 專家小叮嚀:葉醫師說,如果牙縫較大,可以改用牙間刷。重點是天天做,別偷懶!

刷牙新常識2:午餐後沒空刷牙?靠「高速膨脹漱口法」救急

上班族最懂這種困擾:午餐吃便當,菜渣卡滿牙,但哪有時間刷牙?照山博士教了一招「高速膨脹漱口法」,超實用!她解釋,細菌在飯後4-12小時就會變成齒垢,2天內硬化成牙結石,那時自己刷就刷不掉了。所以啊,中午沒法刷牙沒關係,只要用這招把食物殘渣漱掉,就能擋住細菌大軍。

高速膨脹漱口法完整步驟

  1. 準備動作:先喝口水潤潤嘴,然後含住約30ml清水(大概一小口的量),別急著吐掉。
  2. 清潔前側牙齒:把水移到門牙前面,感覺人中(鼻子下面)和下顎膨起來,像吹氣球那樣。快速來回漱10下,力道要讓臉頰微脹,再吐掉。這步專清門牙縫的菜葉。
  3. 清潔上排牙齒:含新口水,把水壓向上顎內側,漱口時鼻子下方會鼓起來。一樣快速10次,清掉上排牙黏的飯粒。
  4. 清潔下排牙齒:換含口水壓向下顎內側,以下唇膨脹為準,漱10次。對付下排牙的殘渣超有效。
  5. 清潔左右兩側:最後分左右邊,各含口水壓向臉頰,漱10次。記得臉頰要脹起來才算到位!

為什麼這招有效?

  • 膨脹是關鍵:照山博士強調,臉頰膨脹代表水壓在推擠牙縫,殘渣自然被沖出。我試過在公司廁所做,全程不到2分鐘,吐出來的水裡真的有小渣渣,超有成就感!
  • 適用情境:開會前、約會後,或吃零食時都能用。但博士提醒,這不能取代刷牙,早晚還是要認真刷。

刷牙新常識3:刷完牙只漱一次口!保留氟化物防護層

刷完牙狂漱口才舒服?拜託改掉這習慣!照山博士說,牙膏裡的氟化物是寶貝,它幫牙齒蓋上一層抗酸盔甲。如果你漱口太多次,等於親手把盔甲沖掉,蛀牙馬上找上門。

雙重刷牙法:給愛乾淨的你

  • 標準做法:刷完牙,只用一小口水漱一次就夠了。照山博士解釋,一次漱口能沖掉泡沫,但留下氟化物。如果覺得嘴裡還有牙膏味,試試「雙重刷牙法」:
    1. 第一次刷牙:用你愛的牙膏(比如薄荷味),徹底刷遍每顆牙,然後大口漱乾淨。
    2. 第二次刷牙:擠米粒大的含氟牙膏,輕輕刷全口,最後用「一口水」漱一次就好。這樣既清爽又留得住保護層。
  • 氟化物的重要性:它不只防蛀,還能強化琺瑯質。台灣牙醫常說,這就像幫牙齒打疫苗,少了它,細菌隨時攻破防線。

常見迷思破解

  • 迷思1:漱越多次越乾淨:錯!實驗顯示,漱超過兩次,氟化物濃度掉一半。照山博士笑說:「又不是洗車,別拚命沖啦!」
  • 迷思2:小孩才需要氟:大人牙齒也會酸蝕,尤其愛喝咖啡或可樂的人,更要靠氟化物修補。

刷牙新常識4:刷牙不該有聲音!測試力道小技巧

刷牙時發出「刷刷」聲,以為很乾淨?大錯特錯!照山博士警告,這聲音代表你刷太猛了,長期下來會磨損牙齒、弄傷牙齦。台灣的黃偉家牙醫更傳授一招超簡單測試法,保證不傷牙。

如何拿捏正確力道?

  • 無聲刷牙法:用小動作,一顆一顆輕輕刷。照山博士說,力道要輕到「只有自己聽到微小的摩擦聲」。想像在擦珍貴的瓷器,溫柔對待。
  • 指甲測試法:黃醫師教,刷牙前先用牙刷輕刷手指甲。如果指甲泛白,表示你太用力了!調整到指甲顏色不變,就是剛好力道。我試過,原本泛白,調輕後牙齦流血問題好多了。
  • 過力刷牙的風險:不只牙齦萎縮,還會讓牙頸部磨出凹槽,冷熱敏感。黃醫師分享案例,有人刷到牙齒缺角,得花錢補牙,超划不來。

工具選擇建議

  • 軟毛牙刷優先:硬毛刷容易傷牙齦,選軟毛或超軟毛,搭配小頭設計,才能刷到後排牙。
  • 電動牙刷輔助:如果手勁控制不好,用電動牙刷設定輕柔模式,它自動幫你省力。

結語:養成好習慣,牙齒健康用到老

看完這些,是不是發現自己中了好幾招?別擔心,從今天開始調整,一點都不難。記得口訣:「先牙線、輕刷牙、少漱口、午餐漱」。我阿嬤就是靠這些習慣,80幾歲還能吃花生糖。牙齒健康不只關乎吃東西,照山博士說,好好咀嚼能預防失智和動脈硬化,讓你活得久又活得好。分享給家人朋友吧,大家一起遠離牙醫鑽頭聲!如果有問題,歡迎留言聊聊你的刷牙經驗~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