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啊,我到底是冷底還熱底?」這句幾乎成了莊雅惠醫師診間的開場白。每次聽到這問題,她就會抽出一張畫滿食物符號的衛教單,上頭密密麻麻標註著寒性、熱性、平性食物。「很多人以為吃藥就能解決問題,但三餐亂吃、情緒爆炸,藥效早就被抵消光光啦!」她搖著頭說。
🧊 30歲前嗑光一生份量!女中醫的刨冰懺悔錄
「我高中時可以不吃飯,但不能不吃冰!」莊醫師笑著自爆黑歷史。大學時更誇張,下課就衝冰店,芒果冰、八寶冰輪著吃,自嘲「30歲前就把這輩子的冰品額度用完了」。當時哪想得到,這些透心涼的快感正在透支她的健康資本。
三個身體警報狠狠打醒她:
- 離婚鬱悶三年:壓抑情緒化成子宮肌瘤
- 兩個孩子都是過敏兒:孕期體質影響下一代
- 突發性氣喘:某天吸不到氣才驚覺「吃冰的報應來了」
「第一次喘不過氣時,腦中閃過所有我診治過的氣喘病人,原來這麼痛苦!」她摸著胸口回憶。最諷刺的是看遍中西醫都沒想過,自己會成為氣喘藥的長期用戶。
😤 女人病99%是氣出來的!肝經瘀堵全寫在身體上
「《外台秘要》早說過:『男屬陽,得氣易散;女屬陰,得氣多鬱』」莊醫師指著肝經穴位圖解釋。從太陽穴脹痛、肋骨下悶痛,到子宮卵巢問題,全是肝經堵塞的求救訊號:
⚠️ 肝氣鬱結的3大危險區:
- 頭部:偏頭痛、失眠多夢
- 胸脅:乳房脹痛、胃食道逆流
- 婦科:經痛、肌瘤、難受孕
「男人吵架完喝杯酒就沒事,女人卻容易鑽牛角尖。」她直言這就是為什麼診間八成都是女患者,「情緒毒素」排不出去就瘀成病灶。
🌸 奇蹟案例:40歲的求孕媽媽沒吃助孕藥,靠「開心處方」自然懷孕
最讓莊醫師震撼的,是位40歲的卵巢早衰患者。「她子宮內膜異位又卵子庫存不足,每天焦慮到失眠。」當時只開逍遙散加減方調理情緒,特別交代三件事:
- 每天找件小事讚美自己
- 泡玫瑰枸杞茶當水喝
- 睡前揉按太衝穴10分鐘
沒想到兩週後患者衝進診間大哭:「我驗到兩條線了!」 莊醫師不可置信翻病歷:「根本還沒開助孕藥啊!」這才體會到《黃帝內經》說的「疏其血氣,令其條達」,心情通了,身體自然水道渠成。
❄️🔥 破解「上熱下寒」迷思:你不是冷底也不是熱底!
「現代人九成是混和體質!」莊醫師推翻非冷即熱的二分法。她隨手舉幾個典型症狀:
| 上熱症狀 | 下寒症狀 | 
|---|---|
| 口乾舌燥 | 手腳冰冷 | 
| 臉冒痘 | 腰腹怕冷 | 
| 失眠煩躁 | 頻尿腹瀉 | 
「昨天才遇到個患者,上半身長熱痘卻腳冰到穿襪睡覺,還抱怨子宮肌瘤變大。」她搖搖頭:「這種體質最忌諱喝青草茶退火,越喝肌瘤越寒凝!」
🌿 女中醫的體質修復計畫:兩招比吃藥更重要
第一招:情緒排毒三步驟
- 晨起敲膽經:沿大腿外側敲50下,疏通肝膽氣機
- 午休揉膻中:用掌根順時針揉胸口「鬱悶點」3分鐘
- 睡前寫感恩日記:記錄三件小確幸,轉移焦慮腦波
第二招:寒熱平衡飲食法
🔥 熱性體質救星:
- 綠豆薏仁湯(去殼薏仁)
- 水梨燉白木耳
- 蘆薈蘋果汁
❄️ 寒性體質必吃:
- 薑汁地瓜豆漿
- 桂圓紅棗茶(加兩片薑)
- 麻油炒菇菇
⚠️ 混和體質這樣吃: 早午餐吃平性食物(南瓜、山藥、鮭魚) 下午三點後忌生冷,改喝肉桂蘋果茶
莊醫師特別提醒:「看到榴槤、麻油雞這些大熱食物別衝動!上熱下寒的人一吃就爆痘,經期來前三天吃半碗就好。」
💡 親身驗證的體質覺悟
「離婚後那顆子宮肌瘤是我的當頭棒喝。」莊醫師坦言,現在診治情緒鬱結的患者特別有感。她要求診間護理師都要學會經絡情緒檢測法:
按壓「肝俞穴」+「期門穴」出現刺痛感 → 情緒毒素超標
碰觸「心俞穴」有條索狀結塊 → 長期焦慮損心脈
「有次幫護理長檢測,壓下去她直接飆淚,原來是照顧失智母親的壓力沒處說。」莊醫師感嘆,很多病痛都是這樣一點一滴積出來的。
如今她隨身保溫瓶裡永遠裝著玫瑰陳皮飲,門診再忙也堅持午休靜坐10分鐘。「與其糾結冷底熱底,不如老實面對:你的身體正在為什麼事情生氣?」採訪尾聲她眨眨眼說:「這比吃什麼補藥都實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