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醫師點名這食材
大家喝提神飲料都知道裡頭有「牛磺酸」吧?但你知道這種成分根本是隱藏版健康高手嗎?韓國糖尿病專家張孝斗醫師(장효두)最近就公開說,牛磺酸不只提神,更是控血糖、護血管的天然好幫手!而且啊,與其花錢買營養品,不如直接從海鮮裡吃進滿滿營養,其中有一種海味,牛磺酸含量足足是魷魚的5倍,到底是什麼這麼厲害?今天就來好好跟大家聊一聊!
牛磺酸是什麼?不只提神這麼簡單!
先來認識一下這個「牛磺酸」。張醫師解釋,牛磺酸其實是一種胺基酸,最早是在牛的膽汁裡被發現的。大家對它的印象可能都停留在「喝了精神好」,但它的本事可多著呢!
牛磺酸的5大健康功效:
- 血糖控制好幫手:能改善「胰島素抗性」,讓身體更能有效利用胰島素,血糖自然乖乖聽話。
- 膽固醇雙向調節:壓制壞的「低密度膽固醇」,提升好的「高密度膽固醇」,血管乾淨不卡油。
- 血壓穩穩不飆高:幫助血管放鬆,血壓自然維持在安全範圍。
- 心血管疾病掰掰:上面幾點加起來,就能有效預防心肌梗塞、心絞痛、動脈硬化這些可怕問題。
- 神經系統好夥伴:能放鬆緊繃情緒、提升睡眠品質,連預防失智症都有研究說它可能有用!
張醫師特別提到一個超有趣的老鼠實驗:美國研究發現,有吃牛磺酸的老鼠活得比沒吃的久,體內脂肪堆積少、骨頭更強壯,連胰島素工作效率都變好!「這代表啊,身體分泌同樣份量的胰島素,效果卻更好了,血糖當然降得更順!」
牛磺酸哪裡吃?海鮮控快筆記!
張醫師超強調,與其喝提神飲料或吞營養品,直接從食物補充牛磺酸最天然有效!那哪些食物是「牛磺酸富翁」呢?
- 軟體動物類:小章魚、章魚、魷魚… 這些Q彈海味都是寶!
- 甲殼類海鮮:螃蟹、蝦子、蛤蜊、牡蠣… 吃海鮮大餐就是在補營養!
張醫師特別提醒糖尿病患者:「這些富含牛磺酸的海鮮,通常也含有優質蛋白質,對控制血糖很有幫助,應該要規律地吃!」不過重點來了,哪一種海鮮的牛磺酸最「狂」?
韓國專家首推「小章魚」!營養密度超高
答案揭曉!韓國湖西大學的食品營養學教授鄭惠晶(정혜경)大力推薦「小章魚」(在韓國也叫短蛸、飯蛸)。為什麼是它?數據會說話!
根據韓國國立水產養殖學會的「韓國水產物成分表」:
海鮮種類 | 每100克牛磺酸含量 | 比較基準 |
---|---|---|
小章魚 | 約1600毫克 | 冠軍! |
章魚 | 約400-800毫克 | 小章魚的2-4倍 |
魷魚 | 約320毫克 | 小章魚的5倍! |
小章魚不只贏在牛磺酸!還有這些優點:
- 低脂低熱量:怕胖的朋友也能安心吃,負擔超小。
- 滿滿必需胺基酸:鄭教授說,小章魚還藏了超多身體自己無法製造、一定要從食物攝取的「必需胺基酸」,像是:
- 異白胺酸 (Isoleucine)
- 白胺酸 (Leucine)
- 離胺酸 (Lysine)
- 甲硫胺酸 (Methionine)
- 苯丙胺酸 (Phenylalanine)
- 蘇胺酸 (Threonine)
- 色胺酸 (Tryptophan) …等等。
- 完整營養吃法大公開:鄭教授特別叮嚀一個關鍵:「吃小章魚時,記得連同它的墨汁一起吃下去,這樣才能獲得更完整的營養價值!」(當然,前提是墨汁來源新鮮衛生啦!)
台灣人怎麼吃小章魚最對味?營養師小叮嚀
看到這裡,台灣的饕客們是不是口水直流?小章魚在台灣也很常見,像是熱炒店的「醬爆小卷」、夜市小吃「燙小卷」、或是清爽的「小章魚沙拉」都很受歡迎。
健康吃法建議:
- 清淡烹調優先:燙熟後沾點蒜蓉醬油、和風醋或五味醬,避免油炸或過多醬料增加負擔。
- 搭配大量蔬菜:和小黃瓜、洋蔥、甜椒、美生菜一起做成涼拌沙拉,增加纖維攝取。
- 當成優質蛋白來源:取代部分紅肉,放在便當裡,營養又下飯。
- 注意新鮮度:海鮮首重新鮮,購買時注意氣味、色澤,確保來源可靠,避免食物中毒。
誰要特別注意?
- 痛風或高尿酸患者:海鮮普林含量較高,攝取要適量,並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 對海鮮過敏者:當然要避免囉!
- 腎臟病患者:需注意蛋白質攝取量,應與醫療團隊討論。
牛磺酸補充,日常還能這樣做!
雖然小章魚是超級明星,但其他富含牛磺酸的海鮮也別錯過!重點是多樣化攝取:
- 週一吃點清蒸蝦。
- 週二來碗蛤蜊湯。
- 週三燙個小章魚。
- 週四炒盤花枝…
- 偶爾享受一下清蒸螃蟹。
重點是把握「新鮮、適量、均衡」的原則。別忘了,海鮮再好也只是健康拼圖的一塊,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才是維持健康的根本之道!
下次去漁港或市場,別忘了把這「控糖護心小尖兵」——小章魚,放進你的菜籃裡!吃得美味又健康,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