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水腫掉髮先別慌!搞懂怕熱vs怕濕體質,對症調理讓你秋日煥然一新

吼!今年台灣的夏天真的有夠”夭壽”熱!熱到人整天懶洋洋、吃不下、睡不好,甚至有人開始水腫、狂掉頭髮,搞到心情超阿雜。好不容易熬到天氣轉涼,進入秋天,結果身體還是這裡不對、那裡怪怪?日本中醫專家點出關鍵啦:夏天搞壞的身體分兩種——「怕熱型」跟「怕濕型」,體質不同,調理方式差很大!搞不清楚亂補一通,小心越補越糟糕,甚至把問題拖到冬天變更嚴重!

🔥💧 你到底是「怕熱」還是「怕濕」?2分鐘快速檢測表

別再猜啦!國際中醫師岡尾知子和中垣亞希子設計了超實用的檢測表。符合哪邊的項目多,你就是哪種體質為主!快來勾勾看:

📋 檢查表A:怕熱型(陰虛、濕潤不足)特徵

  • ✅ 手腳摸起來熱熱暖暖,甚至冬天也不想穿襪子
  • ✅ 壓力山大,動不動就上火、煩躁,一點小事就爆炸
  • ✅ 皮膚乾巴巴、嘴唇脫皮,擦再多乳液好像都沒用
  • ✅ 大便很硬、像羊便便,上廁所像在打仗
  • ✅ 眼睛常常乾澀,隱形眼鏡戴不住
  • ✅ 喉嚨老是乾乾卡卡,一直想灌水或含喉糖
  • ✅ 無辣不歡!特愛麻辣鍋、川菜那種噴火感
  • ✅ 睡覺睡到一半會盜汗,醒來背後濕一片
  • ✅ 下午或傍晚時分,身體突然一陣熱潮衝上來
  • ✅ 睡眠品質有夠差!一點聲音就醒,整晚翻來覆去”煎魚”

📋 檢查表B:怕濕型(脾虛、濕氣過重)特徵

  • ✅ 手腳冰冰、肚子涼涼、腰臀部也冷吱吱(尤其女生)
  • ✅ 整天累累的,像電池沒電,做什麼都提不起勁
  • ✅ 大便常常稀稀軟軟,或黏馬桶沖不乾淨
  • ✅ 下半身特別難瘦!大腿屁股像吸水的海綿
  • ✅ 臉色看起來黃黃暗暗,沒什麼光彩(朋友說你氣色差?)
  • ✅ 吃完飯立刻愛睏,超級想攤在沙發上昏迷
  • ✅ 容易想東想西、擔心一堆,感覺很”鬱卒”
  • ✅ 坐車坐船超容易暈,吐到懷疑人生
  • ✅ 對甜食毫無抵抗力,飯後一定要來點甜的
  • ✅ 風一吹就中標,感冒像家常便飯

勾完發現兩邊都有?別緊張!這代表你可能兩種體質混合,但通常會有一邊比較明顯。先針對勾選多的那型重點調理就對啦!

🥵 怕熱型體質:小心乾燥失眠、皺紋掉髮找上門!

如果你檢查表A勾得多,你就是標準的「怕熱型」!岡尾知子醫師說,這類型的人體內負責滋潤、降溫的「陰液」不足啦(中醫叫「陰虛」)。夏天火氣一燒,陰液燒更乾,結果就是:

  • 失眠到天亮:心煩氣躁,躺在床上腦子轉不停。
  • 精神超渙散:明明睡很久,起床還是累得像條蟲。
  • 全身乾巴巴:皮膚緊繃脫屑、頭髮乾燥易斷、指甲脆裂。
  • 黏膜也遭殃:眼睛乾澀、鼻子乾癢、喉嚨卡卡想咳嗽。

⚠️ 怕熱族注意!帶這身體進秋天,慘狀加倍:

中垣亞希子醫師警告,秋天本來就乾燥,加上夏天元氣大傷,皮膚乾癢脫屑、皺紋變明顯、掉髮變多、白髮狂冒這些問題會變得更明顯!紫外線還沒完全退散,不注意保濕防曬,整個人看起來老十歲!

🌿 怕熱族的自救對策!吃對、做對才能「滋陰潤燥」

🚫 絕對要避開的「火上加油」行為:

  • 狂流汗的活動:岩盤浴、三溫暖、熱瑜珈?先不要!流汗過多會把你僅存的水分也帶走。
  • 吃香喝辣:麻辣鍋、薑母鴨、羊肉爐、炸物?這些都是「燥熱」大魔王,碰了等著失眠爆痘!
  • 熬夜爆肝:晚上是身體修復滋陰的黃金時間!滑手機追劇到半夜?陰液只會耗更凶!
  • 用眼過度:盯電腦、滑手機一整天?中醫說「久視傷血」,血也屬陰,傷眼就是傷陰!

✅ 怕熱族這樣做,養回水潤好體質:

  1. 早點睏卡實在晚上11點前躺平是鐵律!讓身體好好修復生陰。
  2. 吃對「涼潤系」食物
    • 清熱降火:苦瓜、小黃瓜、絲瓜、冬瓜、綠豆湯(微甜溫熱喝)、蘆筍、番茄西瓜(適量)
    • 滋陰潤燥山藥(山藥粥超棒)秋葵白木耳(煮甜湯)、蓮子百合水梨豆腐豆漿(無糖)黑豆(煮茶或湯)豬肉(瘦肉,燉湯較佳)鴨肉桑椹
    • 喝對水:小口慢喝溫水或常溫水,避免狂灌冰水傷脾胃。
  3. 護眼小動作:每用眼30分鐘,閉眼休息5分鐘,或看看遠處綠色植物。

💡 怕熱族生活小叮嚀: 感覺燥熱時,與其喝冰飲,不如吃點涼潤的水果(如水梨、火龍果)喝杯溫的菊花枸杞茶,更能從體內幫你降溫補水,又不會傷到腸胃!

💦 怕濕型體質:水腫虛冷、拉軟便,當心換季更崩潰!

檢查表B勾得多?那你就是「怕濕型」體質!岡尾知子醫師解釋,這類型的人脾胃功能比較弱(中醫的脾主運化水濕),像抽水馬達沒力,體內廢水排不掉,濕氣整個卡住!結果就是:

  • 水腫大魔王:早上臉腫、下午小腿脹、按下去一個凹洞久久不回彈!尤其肚子、大腿、屁股最容易積水,下半身看起來特別「厚實」。
  • 虛冷到骨子裡:手腳冰冷就算了,連肚子、後腰都覺得涼涼的,夏天吹冷氣或吃冰就不舒服。
  • 疲勞感如影隨形:整天像被濕毛巾裹住,身體重重的,腦袋鈍鈍的,超級倦怠!
  • 腸胃軟趴趴:動不動就拉肚子或大便軟爛不成形,尤其吃點生冷或油膩的馬上跑廁所。

⚠️ 怕濕族注意!濕氣不除,秋冬更難過:

櫻井大典醫師提醒,別以為夏天過了濕氣問題就沒了!帶著一身濕氣進入乾冷的秋天,虛冷會加倍嚴重! 女生特別容易出現手腳冰冷到睡不著、經痛加劇、月經不順的問題。濕氣就是百病之源,拖著不處理,冬天身體只會更卡!

🌿 怕濕族的自救對策!關鍵在「健脾排濕」

🚫 絕對要避開的「濕上添濕」行為:

  • 狂灌冰飲、吃生冷:冰水、冰淇淋、生菜沙拉?這些都會澆熄脾胃的運化之火,濕氣更排不掉!
  • 甜食不離手:蛋糕、手搖飲全糖、精緻澱粉?中醫說「甜味生濕」,越吃身體越濕重!
  • 久坐不動: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身體不動,水分循環更差,水腫更嚴重!
  • 穿太少、露肚臍:脾胃怕冷!尤其肚子、後腰著涼,直接打擊你的排濕引擎。

✅ 怕濕族這樣做,甩開濕氣一身輕:

  1. 動起來!排水超重要
    • 簡單深蹲:每天花5分鐘,做幾組深蹲(不用多,10-15下/組),啟動下半身肌肉幫浦,促進血液和淋巴回流消水腫。
    • 坐著也能動:上班時,坐椅子上輪流抬腳跟、腳尖(像踩油門),或伸直小腿勾腳背,簡單有效。
    • 快走或游泳:溫和出汗對排水很有幫助!避免劇烈運動流大汗傷氣。
  2. 喝對「排水系」茶飲:選擇常溫或溫熱的茶!
    • 國民麥茶:便宜又好買,溫和利尿。
    • 薏仁茶:利濕排水的明星!但體質偏寒的人可以炒過再煮,或加點紅棗、生薑中和。
    • 紅豆水:消水腫聖品!記得喝煮滾後上層的清湯就好,不要吃渣(澱粉也是濕氣來源)。
    • 生薑紅茶:幾片生薑加紅茶包,溫熱喝,暖脾胃又助排濕。
  3. 吃對「健脾祛濕」食物
    • 四神湯:山藥、茯苓、蓮子、芡實(可加薏仁),台灣最強祛濕平民食補! 燉豬肚或排骨都行。
    • 薑薑薑:煮菜多放點老薑、嫩薑,喝湯撒點薑絲,暖胃驅寒濕。
    • 溫和好消化的澱粉糙米飯小米粥(比白米飯好)。
    • 利濕蔬菜:冬瓜(煮湯)、玉米鬚(煮水)、芹菜洋蔥牛蒡
    • 適量辛香料白胡椒(撒點在湯裡)、香菜(幫助排濕氣)。
    • 溫性水果蘋果(煮熟更好)、木瓜(適量)。
  4. 保暖是根本:尤其腹部(肚臍周圍)和後腰,夏天睡覺也建議薄毯蓋肚子,避免直吹冷氣風口。

💡 怕濕族生活小叮嚀: 飯後那種強烈的睏倦感,就是脾胃在抗議負擔太重!飯後散步10-15分鐘(不是立刻躺下!),幫助消化,減輕脾胃負擔,濕氣就不容易堆積啦!

🌟 換季調理黃金期,體質對了,養生才有效!

櫻井大典醫師講得超實在:「你怎麼過夏天,決定了你秋天的身體狀態!」 夏天累積的疲勞、濕氣、燥熱,如果不在這個夏秋轉換的時機點趕快調整,等天氣真的變冷,問題只會更難處理!

不管你是怕熱的乾妹妹,還是怕濕的水妹妹:

  1. 先搞清楚體質:拿出檢測表認真勾選,別再憑感覺亂調理。
  2. 避開地雷行為:怕熱族別再熬夜吃辣,怕濕族戒掉冰品甜食是關鍵第一步!
  3. 選對調理方法:吃對食物、喝對茶飲、做對運動,精準打擊你的不適根源。
  4. 耐心是王道:體質調整不是吃一餐兩餐就見效,至少給自己1-2個月的時間,身體會慢慢回饋你。

搞懂自己怕熱還怕濕,用對方法調體質,這個秋天,你絕對能擺脫水腫、掉髮、失眠、虛冷的惡性循環,找回輕盈好精神!身體顧好,才有本錢享受接下來的秋高氣爽啦! 💪🏻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