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汗流不停是警訊!中醫教你養心氣擺脫整年疲勞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夏天隨便動一下就滿身大汗,爬個樓梯喘到不行,明明都入秋了還是動不動就汗如雨下。中醫師提醒,這可能是「心氣虛弱」的警訊!當汗水流得越多,心臟能量就被消耗得越厲害,最後導致怎麼休息都甩不掉的疲倦感。

💦 為什麼流汗會傷心氣?中醫怎麼說

中醫養生專家佟彤在《這樣生活少疲勞慢衰老》書中講到一個關鍵觀念:「汗為心液」。這四個字可重要了,意思是說汗水其實是心臟精華轉化來的。當你夏天狂流汗時,等於把心臟的能量一點一滴漏掉啦!

身體的冷氣機失靈了

夏天高溫時,我們的氣血都會跑到皮膚表面想散熱,就像身體自動開冷氣。但這個散熱機制如果失控,變成動不動就爆汗,心氣就會跟著汗水流失。佟彤老師比喻:「就像冷氣機一直漏水,最後壓縮機肯定提早報銷!」

更麻煩的是,很多人誤以為容易喘是肺不好,其實可能是「心肺之氣」一起虛弱了。心臟就像身體的發電廠,肺臟只是送風系統。當心氣不足時,肺的能量也會跟著掉,自然走沒幾步就上氣不接下氣。

🍵 夏天必備養心法寶:生脈飲

中醫對付這種「汗漏症頭」有個流傳千年的秘方——生脈飲。特別推薦給這些族群:

  • 隨便動就滿頭大汗的人
  • 講話講一半就氣虛的人
  • 夏天常手腳無力的人
  • 爬樓梯需要中途休息的人

生脈飲為什麼有效?

這個方子只有三味藥,但搭配超巧妙:

藥材 功效 味道特性
人參 大補元氣,充電心臟馬達 甘味
麥冬 滋陰潤燥,平衡體內熱氣 微苦帶酸
五味子 鎖住元氣,減少汗水流失 酸味

中醫師特別強調「酸味藥」的妙用:就像幫身體裝上止汗閥門,酸酸的麥冬和五味子能把耗散的心氣收攏回來。建議初夏就開始喝,預防血鉀流失導致的手腳痠軟。

自製簡易版:人參片3克+麥冬10克+五味子5克,用600ml熱水燜泡20分鐘,每周喝3天。容易上火的人可把紅參換成西洋參。

☀️ 夏天進補比冬天更重要?

多數人都以為進補是秋冬的事,但佟彤老師點出關鍵:「夏天才是最該補的季節!」原因很實在:

  1. 氣血全跑體表:就像把全身能量調到外圍防禦,內臟反而缺電
  2. 腸胃功能變弱:這時候吃油膩補品,馬上腹瀉給你看
  3. 汗液帶走營養:流汗不只流失水分,還帶走鈉、鉀、鎂等礦物質

夏天進補3要3不要

適合 避免
食材 白木耳、蓮子、薏仁 麻油雞、羊肉爐
藥材 黃耆、茯苓、黨參 熟地、當歸、阿膠
烹調 清燉、涼補、煮粥 油炸、麻辣、燻烤

門診常遇到病人抱怨:「醫師,我夏天吃補就拉肚子啊!」這就是典型用錯方法。夏天要選「清補」的食材,像是冬瓜薏仁湯、四神粥,既能補氣又不增加腸胃負擔。

🔍 你是氣虛or陰虛?流汗類型大不同

中醫把異常流汗分成兩大類,調理方法完全不同:

類型1:氣虛流汗(能量不足型)

▶ 特徵: ✓ 沒發熱也狂冒冷汗 ✓ 吹到風就起雞皮疙瘩 ✓ 說話氣短要彎腰才喘得過氣 ✓ 比別人更容易感冒

▶ 身體警訊: 這種汗是「防護罩破洞」的訊號!氣虛的人免疫力低下,病毒細菌容易入侵。

▶ 調理攻略: • 早餐喝黃耆粥:黃耆10克+白米半杯煮粥 • 下午吃掌心量堅果:核桃、南瓜子最佳 • 睡前按壓「氣海穴」:肚臍下兩指寬,溫熱掌心按5分鐘

類型2:陰虛流汗(內熱蒸騰型)

▶ 特徵: ✓ 睡覺時偷偷流汗(盜汗) ✓ 手心腳心悶熱 ✓ 明明瘦卻怕熱 ✓ 常口乾喝冰水

▶ 身體警訊: 這是「體內冷卻液不足」的狀態!陰虛讓陽氣亂竄,誤導身體用流汗散熱。

▶ 調理攻略: • 當歸六黃湯:適合夜汗濕透睡衣者(需醫師處方) • 銀耳蓮子湯:白木耳+蓮子+枸杞燉甜湯 • 按壓「內關穴」:手腕橫紋三指寬,兩筋之間按壓去虛熱

❤️ 養心氣日常實踐守則

飲食重點

  1. 種子類食物:每天吃一湯匙芝麻或亞麻籽,種子蘊藏生命能量
  2. 紅潤食材:紅棗、枸杞、紅豆,中醫「以形補形」養心血
  3. 慢食七分飽:吃太快耗心氣,飯前先喝半碗湯

生活習慣

  • 避開爆汗時段:上午10點~下午3點盡量在室內活動
  • 運動後補鹽:喝運動飲料要稀釋1:1,避免高糖耗氣
  • 睡午覺養心:11~13點是心經時間,閉眼靜坐15分鐘也好

關鍵穴位保養

穴位名 位置 按法
神門穴 手腕橫紋小指側凹陷處 用拇指按揉3分鐘,助眠安神
勞宮穴 握拳時中指指尖點到處 用另一手拇指按壓,消除煩躁

🌿 四季養心這樣做

夏季防耗氣

• 喝生脈飲茶飲
• 室溫維持26-28℃
• 喝溫水代替冰水

秋冬防疲勞

• 早睡晚起半小時
• 用紅棗桂圓茶取代咖啡
• 後背曬太陽15分鐘(補足陽氣)

佟彤老師特別提醒:「夏天沒養好心氣,秋冬就像電池老化的手機,充再久都撐不久!」現在就開始實踐這些方法,幫心臟存夠能量,才能擺脫整年疲勞的惡性循環喔!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