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體育鍛鍊

十年肩背痛竟被它治癒!睡前2招流動瑜珈,鬆開緊繃換整夜好眠

還記得我第一次接觸瑜珈是在大學選修體育課,那時單純覺得「哇賽!這堂課可以躺著睡覺超讚!」根本沒想過瑜珈會變成我人生救命稻草。當時只覺得大休息術根本學生福音,下課前十分鐘偷補眠超爽der~像我這種體育課永遠吊車尾的人,終於找到能混分的運動(笑)。

後來被老母拖去她的假日瑜珈班,全班就我最年輕,結果硬得像冷凍庫拿出來的吐司!老師要我前彎摸腳趾,我連膝蓋都碰不到(哭)。這樣斷斷續續練兩年多,進步龜速到不行,每次看同學把腳扳到頭上,我都直接放棄:「你們慢慢玩,我先旁邊喝珍奶~」

▍生完小孩後的身體警報:痛到抱小孩都手抖

真正人生轉捩點是生完兩胎後。那陣子腰痠背痛到懷疑人生,抱小孩時手腕痛到發抖,肩胛骨像被刀捅,最慘是半夜餵奶後完全無法入睡!醫生說我這是「媽媽手+肩頸筋膜炎」,給了一堆止痛藥跟痠痛貼布,但根本治標不治本。

直到有天在媽媽社團看到「流動瑜珈」分享文,抱著死馬當活馬醫心態試試。沒想到才練三個月,我十年痠痛竟然消失八成! 現在回頭看,終於懂為什麼大家都說流動瑜珈是「會呼吸的運動」:

1. 身體自己找平衡的神奇體驗

不像重訓要算次數組數,流動瑜珈重點在「呼吸跟動作合拍」。有次做下犬式時,老師突然說:「你右邊肩膀在生氣耶!」我才發現自己長期用右手抱小孩,整個右肩硬到不行。透過呼吸慢慢鬆開緊繃處的感覺,就像生鏽螺絲被滴潤滑油!

2. 痛點自己修復的驚喜

最誇張是我的「滑鼠手」不藥而癒! 以前用電腦兩小時就手腕刺痛,現在居然能連續工作半天。後來發現是「貓牛式」流動時,脊椎像被重新排列,連帶解放壓迫的神經。還有我從小到大的鼻塞問題,居然因練「腹式呼吸」改善超多!

3. 睡眠品質三級跳

以前躺兩小時還睡不著,現在做完整套睡前瑜珈,常常做到一半就昏迷在瑜珈墊上(笑)。有次老公偷拍我嬰兒式睡到打呼的糗樣,但隔天起床神清氣爽的感覺實在太爽!

▍睡前黃金10分鐘:兩招終結失眠的流動瑜珈

如果你跟我一樣: ☑️ 工作整天肩頸硬得像石頭
☑️ 躺床上腦子還在跑公事
☑️ 半夜醒來就再也睡不著

這套「睡前流動瑜珈」絕對要收藏!我跟Katie老師學了十年,精簡出最有效的兩招:

🌙 第一招:嬰兒式(Balasana)|全身斷電開關

  1. 準備動作
    跪在瑜珈墊,腳拇指碰腳拇指(像日本正坐那樣),膝蓋打開比肩膀寬一點點。

  2. 啟動放鬆模式
    → 吸氣時把脊椎拉長(想像頭頂有線往上拉)
    → 吐氣時屁股往後坐向腳跟,上半身往前趴
    → 額頭貼地,手自然往前伸或放身體兩側

  3. 重點細節
    ✓ 如果額頭碰不到地,拿枕頭墊在額頭下(我用老公的胖胖枕超讚)
    ✓ 屁股坐不到腳跟?膝蓋再打開些別硬壓!
    ✓ 每次吐氣時默念:「肩膀鬆~腰鬆~大腿鬆~」

  4. 停留時間
    保持深長呼吸至少2分鐘,你會感覺後背像被溫熱毛巾包覆,緊繃感從脊椎兩側流走

Katie老師小叮嚀
「很多學生以為這招很簡單,其實呼吸深度決定放鬆效果!吸氣時想像空氣灌進肩胛骨中間,吐氣把壓力從指尖吐出去。」

🌙 第二招:蛙式(Mandukasana)|打開千年老胯

  1. 動作分解
    → 從嬰兒式起身,手肘撐地
    → 吐氣時膝蓋慢慢往兩邊滑開(像青蛙划水)
    → 保持膝蓋90度彎曲,小腿與地面垂直

  2. 偷吃步技巧
    ✓ 如果胯下超緊:手肘下墊瑜珈磚或厚書本
    ✓ 膝蓋痛到哭:膝蓋下方塞折好的毛巾
    ✓ 想加強伸展:手肘慢慢往前爬,胸口貼向地面

  3. 身體訊號解讀
    🔺大腿內側有微酸感 → 正常好現象!
    🔺膝蓋韌帶刺痛 → 立刻停止!調整姿勢
    🔺腰背痠麻 → 屁股往下坐多一點

  4. 神奇功效
    這招特別適合整天坐辦公室的酸民!我練三個月後,久坐造成的屁股痛居然消失,連生理期腰痠都減輕

真人實測心得
第一次做蛙式時,我大腿內側痛到飆淚,老師笑說:「妳的骨盆像生鏽的鐵門!」但堅持每晚練,現在能輕鬆趴到地面。最意外是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老公說我打呼聲變小超多!

▍流動瑜珈改變人生的三個秘密

練了十年,我從硬梆梆肉腳變成瑜珈老師,終於悟出這些道理:

1. 「痠痛是身體的求救訊號」

以前手腕痛就貼藥布硬撐,現在學會「用呼吸掃描身體」。有次做平板式時發現右手腕微抖,調整姿勢後才避免舊傷復發。身體比你更懂怎麼修復自己,重點是要給它機會說話!

2. 「進步藏在放棄的邊緣」

當動作痠到想逃跑時,我會默數五次深呼吸。神奇的是通常到第三口氣,肌肉突然鬆開!Katie老師說這是「神經肌肉重新教育」,每次突破極限,大腦就更新一次身體使用手冊。

3. 「睡不好?問題在脊椎!」

我學到最寶貴的一課:肩頸僵硬→影響脊椎排列→壓迫自律神經→導致失眠!現在睡前必做「脊柱流動」,就像幫中樞神經做SPA。有學生回饋:「做兩週嬰兒式,比吃安眠藥還有效!」

▍給瑜珈新手的真心話

如果你是:

  • 覺得自己「筋骨超硬」的瑜珈絕緣體
  • 被慢性疼痛折磨多年的苦主
  • 想運動又怕累的懶人族

流動瑜珈絕對是最佳選擇! 我創辦的媽媽瑜珈社團裡,有70歲阿嬤改善五十肩,有工程師治好椎間盤突出。重點不是動作多完美,而是每天給自己10分鐘,用呼吸跟身體和解

最後分享我的晨間儀式:起床先做「貓牛式」流動脊柱,搭配五分鐘冥想。練瑜珈十年最大的收穫不是身材變好,而是終於能一夜好眠到天亮(感動哭)。今晚就鋪開瑜珈墊試試吧!你會發現:原來放鬆,可以這麼簡單~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