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夏天頭痛暴增30%!中醫教你按這4穴位秒緩解,這些地雷食物千萬別碰

夏天頭痛比例飆高3成!原來是「溫差陷阱」惹禍

各位水水跟帥帥有沒有發現,最近進出冷氣房時頭痛到快炸開?中醫門診統計顯示,夏季頭痛患者暴增30%!這全是因為室外動輒35度高溫,室內冷氣開到22度,這種「冰火五重天」的溫差,讓身體根本來不及適應。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滿頭大汗衝進冷氣房直接灌冰水,或是把冷氣風口對著頭吹,這些動作都在引爆頭痛地雷!

🧠 你是哪種頭痛體質?中醫三類型解析

❄️ 類型1:冷熱失調中暑型(最常見!)

怎麼發生的?
當你在大太陽下走到妝都花了,汗腺全開拼命散熱,這時候衝進冷氣房「唰!」瞬間降溫。中醫說這叫「寒濕束表」——毛孔突然緊閉,熱氣悶在體內散不掉,就像蒸籠蓋上蓋子!

超明顯症狀:
✔️ 頭像被孫悟空金箍圈勒住般脹痛
✔️ 噁心想吐卻吐不出來
✔️ 全身沉重像綁沙包
✔️ 舌苔又白又厚像發霉
✔️ 腸胃罷工:脹氣、拉肚子、沒胃口

自救關鍵:
張醫師碎碎念超重要👉 進冷氣房前務必擦乾汗! 冰奶茶、挫冰這些透心涼的誘惑要忍住。西瓜雖消暑,但屬寒性,吃兩片就好別當飯吃!中醫常用「香薷飲」調理(含香薷、厚朴、扁豆),幫你把寒氣趕出去、濕氣排乾淨。

😤 類型2:壓力緊繃型(上班族必看)

引爆點:
案子做不完、客戶一直改、小孩在鬧… 壓力大到咬碎牙齒,加上整天盯電腦姿勢僵硬,氣血卡在肩頸上不去!

疼痛特徵:
⚠️ 太陽穴「ㄆㄧㄚ ㄆㄧㄚ」抽痛
⚠️ 後腦勺連肩膀硬得像鐵板
⚠️ 女生經期前痛到吐(中醫稱「肝氣上逆」)
⚠️ 按壓頭皮超緊繃

治本妙招:
除了用「柴胡疏肝湯」疏解鬱悶(含柴胡、薄荷、白芍),每小時做「收下巴」動作:想像頭頂有繩子往上拉,下巴往後收,自然挺胸不駝背。辦公室備把圓頭梳子,隨時敲打頭皮促進循環,超有用!

🌬️ 類型3:怕風虛寒型(冷氣過敏族)

典型表現:
☔ 冷風一吹就頭痛到縮脖子
☔ 後腦勺緊痛連到肩膀
☔ 夏天也要戴帽子才敢進賣場
☔ 手腳永遠冷吱吱

調理核心:
這類人需要「川芎茶調散」驅風寒(含川芎、白芷、防風)。重點保暖後頸!可用圍巾或高領衫護住「風池穴」,避免冷氣直吹。

✋ 中醫認證!4大黃金穴位比止痛藥更快見效

1️⃣ 風池穴(膽經)→ 後腦勺痛救星

精準定位: 手指從耳垂後方往後腦勺滑,碰到骨頭凸起處的下方凹陷(約在髮際線邊緣)
按壓技巧: 雙手大拇指頂住穴位,其餘四指包住頭部,往斜上方頂住10秒放開,重複5次
神效: 鬆開鐵板頸、緩解頭重腳輕

2️⃣ 肩井穴(膽經)→ 肩頸連頭痛必按

精準定位: 脖子最凸的骨頭(低頭摸到的第七頸椎)和肩膀外側最高點連線中點
超簡單找法: 左手搭右肩,中指尖戳到肌肉鼓起來的地方就是!
按壓技巧: 用指節按壓會超痠痛(好現象!),搭配深呼吸效果加倍

3️⃣ 太陽穴(經外奇穴)→ 兩側抽痛剋星

精準定位: 眼角與眉尾連線往後延伸1拇指寬的凹陷處
加強版按法: 雙手食指畫圈按摩,同時閉眼深呼吸,立刻舒緩緊繃神經

4️⃣ 攢竹穴(膀胱經)→ 前額脹痛專用

精準定位: 眉頭內側凹陷處,按下去有微痠感
隱藏版功能: 邊按邊轉動眼球,連帶消除眼睛酸澀!

💡 穴位按摩黃金守則:

  • 按壓力道以「舒服的微痠」為準
  • 每個穴位至少按30秒
  • 搭配溫熱毛巾敷頸部效果加乘

🚫 頭痛人千萬別碰!地雷食物清單

日本頭痛名醫岩間良充警告:這些美食是隱形殺手!

食物類型 引發頭痛成分 常見代表
發酵熟成類 酪胺酸 起司、義式臘腸、優格
酒精飲品 乙醛 紅酒、啤酒、清酒
咖啡因製品 苯福林 巧克力、濃咖啡
加工肉品 亞硝酸鹽 香腸、熱狗、培根

真實案例: 有位OL每天下午茶必吃起司蛋糕配拿鐵,偏頭痛發作到快憂鬱症,戒掉後發作頻率少7成!

🌞 夏季防頭痛終極攻略(中醫師私房版)

  1. 冷氣房生存術:

    • 室內外溫差控制在「5℃內」(例:室外33℃→冷氣設28℃)
    • 在玄關設「緩衝區」擦汗休息3分鐘再進房
    • 冷氣風口絕對不要對頭吹!改吹牆壁讓冷空氣自然沉降
  2. 喝對飲品代替吃冰:
    ✅ 紫蘇梅汁(促發汗不傷胃)
    ✅ 薄荷檸檬水(清涼解鬱)
    ✅ 生薑紅茶(驅體內寒氣)

  3. 隨身必備法寶:

    • 薄圍巾(圍住後頸防風寒)
    • 梳子(隨時梳頭放鬆頭皮)
    • 精油滾珠(薄荷+薰衣草塗太陽穴)

張醫師暖心提醒:「頭痛是身體的警報器」!如果每週痛超過2次,或出現手麻、視力模糊等異狀,別再狂吞止痛藥,快找專業醫師找出根本原因喔!

(貼心小互動:留言分享你的抗頭痛妙招,抽中醫頭頸按摩體驗券!)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