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夏日頭暈嗜睡是腎上腺罷工還是中暑?中醫師親授6穴位按摩秘技,輕鬆KO身體疲勞!

🌞 夏天總是昏沉沉?先搞懂是中暑還是腎上腺罷工

最近門診超多人抱怨:「醫師啊,我整天頭暈暈想睡覺,吃不下又沒力氣,是不是中暑啦?」其實啊,夏天這種疲倦感可能不只是中暑,搞不好是腎上腺在跟你抗議喔!今天就來幫大家拆解這兩種狀況的差別,再教實用自救法~

🥵 中醫看「暑熱型疲倦」三大特徵

老祖宗早發現夏天特別容易累,古書寫得超貼切:

  1. 暑氣像火爐:整個人發熱、狂冒汗、心浮氣躁
  2. 元氣被蒸發:汗流太多會虛脫,動不動就喘+全身軟趴趴
  3. 濕氣來攪局:喝冰飲更慘!容易沒胃口、噁心想吐、大便黏馬桶

簡單說就像手機過熱當機啦!身體忙著散熱,大腦和內臟的血流量變少,加上水分電解質流失,當然整個人昏沉沉~

😰 腎上腺疲勞=身體的過勞警報

這名詞是美國自然療法專家威爾森博士提出的(雖然西醫教科書還沒正式收錄)。想像腎上腺是24小時待命的員工,長期壓力就像慣老闆瘋狂壓榨:

  • 短期壓力:遇到緊急狀況(像地震)會分泌腎上腺素讓你爆發潛能
  • 長期壓力:靠「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硬撐,集中精神應付工作考試

但皮質醇不是無限供應啊!長期加班熬夜+壓力山大,腎上腺最後會罷工,出現: ☑️ 睡再飽還是累 ☑️ 專注力歸零 ☑️ 情緒暴躁 ☑️ 下午3點就斷電

更麻煩的是,皮質醇還管免疫、血糖、睡眠,它一失衡全身都遭殃,根本惡性循環!

🆚 中暑VS腎上腺疲勞比一比

症狀 中暑/暑熱疲勞 腎上腺疲勞
好發時間 高溫曝曬當下 長期壓力累積
疲倦感 休息補水會改善 睡醒還是累
關鍵特徵 頭痛/噁心/少尿 下午精神崩潰
食慾 不想吃+脹氣 嗜鹹或嗜甜

💡 小提醒:這兩種常同時發生!夏天高溫是壓力源,可能誘發腎上腺失衡

治本關鍵:給腎上腺的喘息計畫

1. 睡眠債用「分段還」最有效

  • 晚上11點前躺平(皮質醇修復黃金時段)
  • 午休20分鐘=充電小神器(超過反而更累)
  • 睡前1小時關3C,用40°C溫水泡腳助眠

2. 運動是天然抗壓藥

瑞典精神科專家韓森博士超妙比喻:「運動騙大腦把心跳加速=好事!」
▶️ 每週3次快走/游泳(每次30分鐘)
▶️ 運動時默念:「我在訓練抗壓體質!」效果加成

3. 減壓必殺技

  • 每天「5分鐘深呼吸術」:吸氣4秒→憋氣4秒→吐氣6秒
  • 設定「煩惱垃圾桶」:寫下壓力紙條撕碎丟掉
  • 找到專屬療癒事:種植物/拼圖/寵物互動

🌿 中醫調理:虛勞體質的救星

中醫稱腎上腺疲勞叫「虛勞」,分兩種類型:
🔵 陰陽兩虛型:又累又怕冷+手腳冰+睡不好(像手機沒電又當機)
🔴 陰虛陽亢型:疲憊但晚上精神+口乾煩躁(像電池漏液還過熱)

常用調理組合:

  • 中藥茶飲:黃耆3g+枸杞5g+麥門冬3g,500cc熱水泡開(適合陰陽兩虛)
  • 經絡拍打:沿脊椎兩旁膀胱經,用手掌從上往下輕拍20次
  • 藥浴足療:紫蘇葉+艾葉各一把煮水泡腳,15分鐘冒汗就停

6大穴位按摩圖解

每天按這些點3-5分鐘,就像幫身體充電🔋:

穴位 位置 功效 按摩技巧
神門 手腕橫紋靠小指側凹陷處 安定心神助眠 拇指按壓+手腕順時針轉動
百會 頭頂正中央(兩耳尖連線交點) 提神醒腦 掌心溫敷30秒+指腹畫小圈
腎俞 後腰與肚臍同高,脊椎旁兩指寬 補腎抗疲勞 握拳用指關節上下搓熱
太谿 腳踝內側後方凹陷處 滋陰降火 拇指深按+腳踝上下擺動
氣海 肚臍下兩指寬 補元氣治疲倦 掌心溫熱後順時針揉按
足三里 膝蓋外側凹陷下四指寬 增強免疫力+顧腸胃 拇指按壓同時腳趾做抓地動作

👉 按摩口訣:按到微痠脹即可,別痛到皺眉!洗澡後效果加倍~

⚠️ 疲倦可能是健康警報器

雖然80%的累是暑熱或壓力造成,但這些狀況要看醫生:
❗ 疲倦感超過3個月
❗ 伴隨體重暴跌或爆增
❗ 莫名瘀青或臉色蒼白
❗ 夜間盜汗或持續發燒

(可能是貧血、甲狀腺問題、自體免疫疾病等,別自己當醫師啊!)

💬 結語:給身體溫柔的修復期

中醫師真心話:「對抗疲倦不是拚命吃補,而是學會『減法生活』」夏天試著:

  • 中午避開烈日曝曬
  • 喝溫水取代冰飲(加點薄荷更消暑)
  • 每坐1小時起來按壓百會+神門穴

讓身體跟上自然的節奏,才是根治疲倦的王道!如果試了這些方法還是累到懷疑人生,建議找專業中醫師幫你量身調理喔~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