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夏天懶得動?做對2件事幫身體除濕,還能增強免疫力!

六月天真的讓人又愛又恨! 愛的是終於可以換上輕便的短袖短褲,恨的是那種又濕又悶的感覺,整個人就像泡在水氣裡,身體也變得懶洋洋、沉甸甸。你知道嗎?這種時候如果放縱自己不動,濕氣可是會默默累積在身體裡,等到秋冬就來找你麻煩!

🥵 濕氣偷偷入侵!六月悶熱是元兇

六月的台灣,常常是大雨下不停,太陽一出來又熱到爆,整個空氣都像可以擰出水來。這種環境,中醫最怕的「濕邪」就特別容易找上門。它就像個隱形的小偷,會鑽進你的筋骨、躲在經絡裡面。一開始你可能沒什麼大感覺,頂多覺得身體特別累、特別重,好像穿了一件濕衣服在走路。但可怕的是,它會埋伏!等到冬天寒流一來,濕氣加上寒氣,關節痠痛、手腳僵硬這些毛病就通通跑出來跟你報到了,那種痛真的是讓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超折磨人!

💦 身體除濕第一招:越懶越要動!流汗就是排濕

我知道!這種黏TT的天氣,窩在沙發吹冷氣、追劇真的超級誘人。但是!流汗真的是身體最天然、最有效的除濕機!當汗水從毛細孔冒出來時,其實也順便把身體裡那些濕答答的廢物一起帶出來了。

🛠️ 重點不是狂運動,而是「動對地方」!

夏天運動不用把自己搞到像跑馬拉松一樣累趴,重點是啟動身體、促進代謝循環。特別要照顧好幾個關鍵的關節部位,這些地方容易卡住,氣血不順濕氣就堆積:

  • 肩關節: 現代人低頭滑手機、打電腦,肩膀總是硬梆梆像石頭。試試看:
    • 簡單繞圈: 站直或坐正,雙手自然下垂,肩膀慢慢往前畫圈10次,再往後畫圈10次。感覺肩膀有鬆開的感覺。
    • 毛巾/伸展帶開肩: 雙手抓住毛巾或伸展帶兩端,距離比肩膀寬一點點。吸氣,雙手舉高過頭;吐氣,慢慢把手往後腦勺方向放(不用勉強貼到背,感覺前胸和肩膀有伸展就好),停住5-10秒,再慢慢舉回來。重複5-8次。這個動作對改善電腦肩、圓肩超有感!
  • 肘關節: 手臂彎曲伸直看似簡單,但活動不足也會影響氣血。
    • 手肘屈伸: 手握兩個小寶特瓶(裝點水當啞鈴),或徒手也行。吸氣時手肘彎曲,把「啞鈴」舉向肩膀;吐氣時慢慢打直手臂。重複15-20次。這個小動作能強化手臂肌肉,穩定關節。
  • 髖關節(骨盆兩側): 這是人體最大的關節,也是淋巴結密集區(鼠蹊部),久坐不動這裡最容易「當機」。
    • 骨盆時鐘: 想像你的骨盆是一個時鐘。站直,微彎膝蓋。吸氣,輕輕把尾椎骨(想像指著6點)往後翹一點點(骨盆前傾,指向12點);吐氣,把尾椎骨輕輕往內收,感覺下背貼平(骨盆後傾,指向6點)。接著試著讓骨盆左右輕輕搖擺(指向3點和9點)。最後試著順時鐘、逆時鐘慢慢繞圈。動作要非常緩和、幅度小,重點在感受骨盆的活動。每天做幾分鐘,對久坐的僵硬感幫助很大。
    • 站姿抬膝: 站穩,雙手叉腰。吐氣時,慢慢將一邊膝蓋抬向胸口(不用抬很高),感覺鼠蹊部有伸展;吸氣時慢慢放下。左右交替,各做10-15次。這個動作能直接活動髖關節,刺激鼠蹊淋巴

🔥 運動帶來雙倍好處:排濕+強免疫!

當你認真動起來,特別是活動到肩關節和髖關節周圍時,其實也正在按摩刺激藏在腋下(肩關節旁)和鼠蹊部(髖關節旁)的淋巴結!淋巴系統就像身體的「清道夫網路」,它負責:

  • 運送廢棄物: 把細胞代謝的垃圾、多餘水分(濕氣)回收運走。
  • 對抗病菌: 淋巴結是免疫細胞的大本營,專門過濾消滅入侵的病毒細菌。 運動就像幫淋巴管「按啟動鈕」,讓淋巴液流動加速,廢物排得更順暢,淋巴結裡的免疫大軍也更有活力。所以說,夏天動一動,排濕氣和增強抵抗力是同時達成的!

❄️ 身體除濕第二招:冷氣房聰明通風,別讓自己變「冰窖濕人」

現代人真的很難離開冷氣,尤其台灣的夏天,沒冷氣簡直要命!但是,舒服的冷氣房,卻是讓身體累積濕氣的「隱形陷阱」

  • 身體機能罷工: 整天待在恆溫冷氣房,身體自動調節溫度(產熱、散熱)的功能就變懶惰了。該流汗的時候流不出來,那些原本要跟著汗水一起排掉的濕氣和廢物,就通通悶在身體裡排不出去,越積越多。
  • 門窗全關超NG: 密閉空間空氣不流通,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不只讓人頭昏腦脹、精神差,整個環境也會變得悶悶濁濁的,間接影響身體循環。

🪟 冷氣這樣吹,涼爽不積濕!

完全不用冷氣太不實際,重點是聰明使用

  1. 溫度別太低: 設定在26-28度左右最舒服也最省電,跟室外溫差不會太大,身體比較好適應。
  2. 一定要開縫!: 這點超重要!我自己在上課或工作時,絕對不會把門窗全部關死。我會把門留一個拳頭寬的縫隙,或是把某一扇窗戶打開大約10-15公分。這樣做的好處是:
    • 自然空氣對流: 外面的新鮮空氣可以進來,裡面的濁氣可以出去,室內空氣品質變好,人不容易昏沉。
    • 維持一點「活氣」: 微開的縫隙能讓室內外空氣有一點點交流,不會像完全密閉的「死水」狀態,間接也讓身體感覺沒那麼「悶住」。
  3. 定時關機透氣: 如果情況允許(比如不是最熱的中午時段),我會設定冷氣開1-2小時後暫停半小時到一小時,趁機打開窗戶讓室內徹底換氣。這個時候起來動一動、喝杯水,也很好。

🌞 把握夏天黃金排濕期!身體清爽過冬

中醫有個很重要的觀念叫「冬病夏治」。夏天,特別是三伏天這段期間,是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我們身體的氣血循環也跟著變快,毛孔開泄。這時候如果積極運動、適當流汗、避免冷氣過度抑制排汗功能,就能事半功倍地把累積的濕氣、寒氣排出去

✨ 總結:夏天除濕增免疫的關鍵行動

  1. 動起來! 克服懶惰,每天安排一點時間活動身體,重點活動肩、肘、髖關節。不用激烈,流點小汗就有效。
  2. 冷氣聰明吹! 溫度適中(26-28度),務必留門窗縫隙保持空氣流通,避免長時間密閉。定時關機通風更好。
  3. 補充溫水! 運動流汗後,記得補充溫開水(不是冰水!),幫助身體代謝循環。

別小看這兩個生活小改變! 現在開始認真幫身體除濕,等於是在幫冬天的自己存健康的本錢。關節卡卡、這裡痠那裡痛的機會變少,身體的防護力(免疫力)也會默默升級。趁著夏天陽光正盛,勇敢走出冷氣房吧!讓身體自然流汗,感受那種濕氣排出、全身輕盈通透的舒暢感,這才是夏天該有的健康節奏!💪🏻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