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鼻塞到崩潰?名醫親授「溫水擺頭呼吸法」3分鐘暢通!加碼擺脫口呼吸訓練

鼻塞塞住、只能用嘴巴呼吸,那種吸不到空氣的窒息感,真的讓人煩躁到不行!尤其台灣氣候潮濕,鼻子過敏的人超多,鼻塞根本是家常便飯。你是不是也常常晚上塞到睡不著,白天上班上課腦袋昏沉沉?別擔心啦!今天就來分享一位台灣牙醫名醫親授的 「溫水擺頭呼吸法」,只要短短3到5分鐘,利用身體的自然機制,就能幫你快速打通堵塞的鼻子!再加碼教你 「嘴唇張力訓練」,從根本改善「口呼吸」的壞習慣,讓鼻子功能越來越好,呼吸自然順暢沒煩惱!

🚫 為什麼會鼻塞?關鍵在「二氧化碳」跟「血液循環」!

在教你怎麼做之前,先搞懂鼻塞是怎麼來的,這樣操作起來更有感!鼻塞最主要的原因,通常是鼻腔裡面的微血管因為發炎、過敏腫起來了,把通道堵住。名醫點出兩個改善的關鍵點:

  1. 提升二氧化碳濃度: 沒錯,你沒看錯!適當提高身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反而能讓你的微血管放鬆擴張(這就是所謂的 波爾效應),鼻腔通道自然就打開了!而且二氧化碳濃度夠,氧氣也更容易從血液釋放出來給組織利用。
  2. 促進頭頸部血液循環: 有時候鼻塞,特別是躺著更嚴重,可能是頭頸部的血液往下流回心臟的能力變差了(靜脈回流不佳),血液卡在頭部,壓力一大,最容易從鼻腔這種血管通透性高的黏膜「找出口」,結果就是腫起來塞住啦!

知道原理後,下面這個快速緩解鼻塞的方法,就是針對這兩點設計的!

💧 3~5分鐘速效暢通!名醫「含溫水擺頭呼吸法」詳細步驟

這個方法聽起來有點特別,但做起來很簡單,重點在於提高二氧化碳濃度溫熱鼻腔。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試試看吧!記得準備一杯溫水(不要太燙,溫溫的就好)

🌀 步驟一:含溫水,舌頭上頂

  • 怎麼做: 含一小口溫水在嘴巴裡(不用多,漱口的那種量就夠),然後用你的舌頭輕輕頂住上顎(就是天花板啦)。
  • 為什麼有效: 溫水會讓你的口腔暖起來,間接溫暖到相連的鼻腔。舌頭上頂可以幫助你強迫自己用鼻子呼吸(雖然現在塞住可能吸不到),避免嘴巴不自覺張開。溫熱有助於放鬆鼻腔組織。

👃 步驟二:吐完氣,用手輕輕捏住鼻子

  • 怎麼做: 先用鼻子或嘴巴輕輕地、慢慢地吐氣,把氣吐乾淨。吐完後,立刻用你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鼻子兩側,完全封住鼻孔。這時候停止呼吸,先不要急著吸氣!
  • 為什麼有效: 停止呼吸後,身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會開始慢慢累積升高。這個上升的訊號,就是告訴身體:「微血管該放鬆啦!」準備啟動波爾效應。

↔️ 步驟三:持續抬頭、低頭或左右擺頭

  • 怎麼做: 捏住鼻子停止呼吸的同時,開始緩慢地做頭部運動。你可以選擇:
    • 抬頭低頭: 像慢慢點頭說「是」的感覺。
    • 左右擺頭: 像慢慢搖頭說「不要」的感覺。
    • 左右轉頭: 像慢慢看左邊、再看右邊。
    • 輪流做更好! 抬頭低頭幾下,換左右擺頭幾下,再換左右轉頭幾下。
  • 為什麼有效: 這個動作超級重要!動一動會增加身體的氧氣消耗速度,讓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得更快、更明顯,效果加倍!而且輕微的活動也能稍微促進血液流動。

🌬️ 步驟四:憋不住了?慢慢放開鼻子吸氣

  • 怎麼做: 當你覺得真的憋不住氣、很需要呼吸的時候(大概20-40秒,看個人),慢慢放開捏住鼻子的手。然後,超級重要!用鼻子「非常非常慢」地吸氣,感覺空氣輕輕流過鼻腔。千萬別貪快大口猛吸!
  • 為什麼有效: 放開瞬間,高濃度的二氧化碳開始發揮作用,幫助血管擴張。「慢慢吸」是關鍵!太急太猛的氣流反而會刺激腫脹的鼻腔黏膜,讓它更生氣、腫更兇,塞得更嚴重。輕輕的、慢慢的吸氣,讓擴張的鼻腔有機會適應。

🔁 步驟五:重複循環,效果更顯著

  • 怎麼做: 重複步驟1到4。通常做個2到4個循環,就會感覺鼻子慢慢通了。如果效果還不夠,可以在捏鼻停止呼吸的那個階段(步驟二和步驟三),站起來在房間裡「快步來回走」,這樣身體消耗氧氣更快,二氧化碳累積更多,效果更強!
  • 小提醒: 過程中如果有點暈是正常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但如果不舒服就停下來休息一下。孕婦、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做之前最好先問過醫生哦!

▲ 這個方法其實是改良自「Buteyko 呼吸法」的核心概念,利用調整呼吸來改善身體狀態。

😮 擺脫「口呼吸」惡性循環!超簡單「嘴唇張力訓練」在家就能練

解決了急性鼻塞,更根本的問題是:很多人習慣用「嘴巴呼吸」! 名醫強調,無論是牙齒矯正想要成功,還是想要鼻子功能長期變好,「戒掉口呼吸」絕對是關鍵第一步! 鼻子過敏改善了(可能需要找耳鼻喉科醫生幫忙),下一步就是要把下意識的「口呼吸」習慣改過來。這真的不容易!所以需要靠訓練,讓你的「口輪匝肌」(嘴唇周圍那圈肌肉)恢復力量和彈性,嘴唇才能自然地輕輕閉合。以下訓練都很簡單,看電視、滑手機時就能做:

📌 訓練一:嘴唇含厚紙板/湯匙練習(訓練閉合力)

  • 怎麼做:
    1. 找一張乾淨的厚紙板(名片也行) 或一支輕的湯匙柄
    2. 用上下嘴唇輕輕抿住它,注意!牙齒不能咬到哦! 純粹靠嘴唇的力量夾住。
    3. 盡量維持久一點,感覺到嘴唇周圍肌肉在用力就對了!從10秒開始,慢慢拉長時間。
  • 為什麼有效: 直接鍛鍊嘴唇抿緊的力量,讓習慣張開的嘴巴學習「關起來」。

👅 訓練二:舌頭頂嘴唇用力繞圈(強化嘴唇肌肉與舌頭)

  • 怎麼做:
    1. 上下嘴唇緊緊閉起來。
    2. 舌頭伸出來,用力頂著閉起來的嘴唇外緣,開始慢慢地、用力地繞圈圈。可以順時針繞個幾圈,再換逆時針繞。
    3. 每次練習建議做個50-100下,一天裡面想到就做個5到10次(不用一次做完)。
  • 為什麼有效: 舌頭用力推,嘴唇用力抵抗,同時訓練到嘴唇力量和舌頭力量(舌頭力量對呼吸和吞嚥也很重要!)。

💋 訓練三:抿嘴唇彈開(訓練嘴唇爆發力與閉合速度)

  • 怎麼做:
    1. 輕輕地把上下嘴唇抿在一起(像要親親那樣,但不用太用力)。
    2. 抿緊時,嘴唇內會有一點點吸住的感覺(微微真空),這時突然把上下嘴唇「彈開」,會發出「啵」的一聲。
    3. 彈開後,再輕輕抿上,再彈開。連續做,建議一次做50-100下,一天做個2到4次。
  • 為什麼有效: 訓練嘴唇快速閉合的能力和肌肉的彈性,讓你能更靈活地控制嘴唇開合。

🛠️ 訓練四:嘴唇張力訓練器(輔助加強)

  • 如果自己練覺得效果不夠: 市面上有賣一種「嘴唇張力訓練器」(有點像小型的拉力器,專門給嘴唇用的)。
  • 怎麼做: 通常是含在嘴唇間,然後對抗彈簧或矽膠的阻力去做「拉開」的動作。練習方向很多:
    • 前拉: 直接向前拉開。
    • 上下拉: 向上拉、向下拉。
    • 左右拉: 向左拉、向右拉。
    • 斜角拉: 向左下拉、向右下拉。
  • 為什麼有效: 提供更強的阻力,針對性地強化嘴唇各個方向的肌力。

💡 練嘴唇不只為好看! 認真做這些嘴唇張力訓練,好處多多:

  • 增加頭頸部血流量: 肌肉活動本來就會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頭頸部(包含鼻子)的血流和氧氣供應。
  • 改善口呼吸壞習慣: 嘴唇有力了,閉合變輕鬆自然,就不會一直張嘴呼吸。
  • 間接提升舌頭力量: 很多訓練會連帶用到舌頭。
  • 有助改善齒列和相關問題: 嘴巴周圍肌肉平衡,對牙齒排列、甚至減輕某些頭頸部不適可能有幫助。

🩺 觀念釐清:鼻塞改善後,日常保養與就醫時機

  • 鼻子通了,就要「用力」用鼻子呼吸: 功能是「用進廢退」的!多使用鼻子呼吸,就是最好的保養和訓練。隨時提醒自己:「閉上嘴,用鼻子呼吸!」
  • 味道刺激法(不得已才用): 如果真的很難改掉睡覺時嘴巴張開,有人在醫生建議下,會在下嘴唇下方(下巴處)塗一點點「綠油精」或「薄荷膏」(注意不要塗到嘴唇或太靠近鼻孔,會太刺激)。那股涼意會提醒你閉上嘴巴,但這算是不得已的方法,也可能刺激皮膚或喉嚨。
  • 什麼時候該看醫生?
    • 如果你很認真做呼吸法和嘴唇訓練,鼻子功能大部分時間都OK了,但「感冒時」還是塞到不行 → 這很正常,乖乖去看 耳鼻喉科、家醫科或小兒科 拿藥治療吧!
    • 沒有感冒,卻經常反覆鼻塞,尤其伴隨其他頭痛、頭脹、頸部緊繃等感覺 → 這可能是「頭頸部血液循環不良」的問題。前面講過,靜脈回流不好,血液卡在頭部,壓力一大鼻腔黏膜就容易腫脹。這時除了持續做促進循環的訓練(如嘴唇運動、適度全身運動),也建議尋求醫生(如家醫科、復健科或相關專科)找出循環不良的原因(姿勢?筋膜緊繃?其他問題?)。

📌 總結重點:對抗鼻塞,暢快呼吸這樣做!

  1. 急性鼻塞神救援: 馬上試試 「含溫水擺頭呼吸法」(含溫水、吐氣捏鼻、擺頭、慢吸氣、重複),利用提升二氧化碳濃度的「波爾效應」,3-5分鐘快速打通鼻腔!
  2. 根治口呼吸壞習慣: 每天勤練 「嘴唇張力訓練」(含紙板、舌頭繞圈、彈嘴唇、或使用訓練器),強化口輪匝肌,讓嘴唇自然閉合,養成鼻子呼吸好習慣。
  3. 隨時隨地提醒自己: 「閉上嘴,用鼻子呼吸!」多用鼻子,功能才會越來越好。
  4. 促進循環是根本: 無論是快速呼吸法中的擺頭走路,或是嘴唇訓練帶來的頭頸部血流增加,改善整體血液循環(尤其是靜脈回流)對於預防非感冒型的反覆鼻塞至關重要。
  5. 就醫時機要掌握: 感冒鼻塞找耳鼻喉/家醫/小兒科;長期反覆鼻塞伴頭頸不適,需評估血液循環問題。

鼻塞真的不是絕症!把這套「快速暢通組合技」和「長期抗戰訓練法」學起來,耐心練習,相信你很快就能跟惱人的鼻塞說掰掰,享受自由暢快的呼吸!記得,如果問題持續或嚴重,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哦!

(本文概念參考自 趙哲暘 醫師《矯正可以不拔牙》之衛教內容,並加以詳細實作解說及生活應用補充)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