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台灣人平均每天只吃到600毫克鈣質,連衛福部建議量(1000毫克)的六成都不到!這可不是小事,骨頭就像你的存款帳戶,35歲前不存好骨本,老了可是會領不到「健康」的!
💡 為什麼35歲是存骨本黃金分水嶺?
骨骼的「賺錢」與「花錢」人生
-
25-35歲|骨骼的黃金賺錢期
這段時間你的造骨細胞活跳跳,就像年輕時拚命賺錢,骨密度達到人生最高峰。好好補鈣,骨本利息滾超快! -
35歲後|骨本開始緩慢提領
造骨細胞開始「懶惰化」,特別是女性停經後骨質流失速度飆車,每年可能掉1-3%!這時候補鈣就像在漏水的船上舀水,不努力舀就沉船啦!
⚠️ 缺鈣不只害骨頭!身體會這樣抗議
警訊部位 | 可能症狀 |
---|---|
神經系統 | 失眠、焦慮、容易緊張到冒汗 |
肌肉 | 半夜腳抽筋痛醒、手臂莫名痠麻 |
心血管 | 血壓悄悄往上爬 |
泌尿系統 | 結石找上門、頻尿卻尿不乾淨 |
女生專屬 | 經痛加重、更年期潮紅更猛烈 |
最可怕的是:骨質疏鬆是沉默的賊! 多數人等到跌倒骨折,才驚覺骨本早就被偷光光…
🥗 營養師私藏4道台灣味補鈣食譜
選材關鍵:高鈣+好吸收+在地好買
別再只會喝牛奶!這些食材鈣質吸收率更高: ✅ 小魚乾、吻仔魚(連骨吃最補)
✅ 板豆腐(凝固劑加乘鈣含量)
✅ 黑芝麻(素食者的鈣庫)
✅ 深綠蔬菜(芥蘭、地瓜葉)
🥙 食譜1:台味紅藜毛豆沙拉(161mg鈣/人份)
為什麼厲害?
台灣紅藜的鈣含量打趴白米10倍!加上毛豆的植物性蛋白,吃一碗抵兩碗白飯營養。
材料這樣買(傳統市場都找得到):
- 台灣紅藜 40g(手掌抓一把的量)
- 熟毛豆仁 50g(自助餐店舀2湯匙)
- 白蝦仁 6-8尾
- 牛番茄半顆
- 蘿蔓心 3片(用美生菜也行)
- 檸檬汁 1茶匙(新鮮擠更香)
- 蜂蜜 半茶匙(中和酸味)
- 苦茶油 1湯匙(比橄欖油耐高溫)
阿嬤級美味訣竅:
- 紅藜泡水10分鐘再煮,去掉苦味
- 蝦仁用米酒+薑片川燙,去腥又提鮮
- 醬汁先拌勻,吃之前才淋避免生菜出水
營養師小筆記:
外食族可以這樣變通!超商買即食毛豆+沙拉盒,回家撒上紅藜粉,5分鐘搞定補鈣餐。
🥣 食譜2:古早味吻仔魚酸辣湯(276mg鈣/人份)
為什麼厲害?
吻仔魚鈣含量是豬肉的15倍!板豆腐用「鹽滷」製作的鈣更高,整碗喝到見底都不膩。
媽媽味材料清單:
- 鹽滷板豆腐 半塊(手掌大)
- 吻仔魚 35g(免洗的撈一湯匙)
- 新鮮木耳 2朵(乾木耳泡發也行)
- 紅蘿蔔 1/4根(切絲配色用)
- 竹筍 1/4支(夏天用綠竹筍最甜)
- 土雞蛋 1顆
- 白醋 1.5湯匙(酸度才夠勁)
- 白胡椒粉 適量(敢吃辣就多撒!)
煮出餐廳級秘訣:
- 用麻油爆香薑末再炒料,湯頭更濃郁
- 豆腐最後放,煮太久會變橡皮
- 熄火後打蛋!用餘溫燜熟蛋花才嫩
在地食材加分:
換成當季的絲瓜或大黃瓜,清甜又退火,適合台灣悶熱天氣。
🥛 食譜3:黑金芝麻牛奶(358mg鈣/人份)
為什麼厲害?
兩匙芝麻粉鈣質=半杯牛奶!乳糖不耐的人改喝這個,胃不脹氣又能補好鈣。
超商就能湊齊的材料:
- 無糖黑芝麻粉 2平匙(約8g)
- 鮮奶 240ml(紙盒裝一瓶)
- 熱水 1瓶蓋量(溶解芝麻用)
3秒沖泡心法:
- 芝麻粉+熱水→攪成芝麻醬狀態
- 冰牛奶慢慢倒邊攪拌,才不會結塊
- 加幾顆烤過的花生,香氣爆炸升級
創意變身吃法:
凍成冰棒!把芝麻牛奶倒進製冰盒,插根筷子冷凍3小時,就是天然補鈣冰。
🍧 食譜4:水果優格派對(282mg鈣/人份)
為什麼厲害?
優格把乳糖變乳酸,腸胃敏感者福音!搭配奇異果的維他命C,促進鈣質吸收率。
夜市水果攤採買指南:
- 無糖優格 1小杯(約240g)
- 綠奇異果 1顆(金黃的也行)
- 鳳梨 1/8顆(當季的更甜)
- 烤杏仁 10顆(捏碎灑表面)
擺盤小心機:
- 優格鋪底→水果交錯堆疊→撒堅果碎
- 淋半茶匙龍眼蜜,取代精製糖
- 放薄荷葉點綴,IG打卡必備!
營養師真心話:
別買「水果口味」優格!糖分高到嚇人,自己加新鮮水果,甜度夠又沒負擔。
🔍 台灣人為什麼總是缺鈣?3大陷阱你中了幾個
陷阱1:早餐店奶茶喝到飽
磷酸鹽(奶茶常見添加) → 把鈣質綁架排出體外!
解方:改喝無糖豆漿或燕麥奶,咖啡加鮮奶不奶油球
陷阱2:便當永遠缺一道深綠菜
外食蔬菜量不足 → 鎂&維他命K不夠 → 鈣質吸收打折扣!
解方:自助餐必夾地瓜葉、莧菜、芥蘭,深綠色才是補鈣王者
陷阱3:吃太鹹卻不自覺
每吃6g鹽 → 多流失40mg鈣!(滷味、泡麵、罐頭兇手)
解方:用昆布、香菇、柴魚熬湯底,鮮味足夠就不需狂加鹽
📆 不同年齡層的存骨本策略
25-35歲|衝骨本關鍵期
[行動清單] ✓ 每天曬太陽15分鐘(製造維他命D) ✓ 跳繩、爬樓梯(給骨骼適當壓力) ✓ 戒掉每天一杯手搖飲(省錢又護骨)
更年期後|緊急止流失
[重點提醒] ➤ 豆製品+芝麻+深綠菜「天天見面」 ➤ 健走時「背個輕背包」增加負重 ➤ 每年做「骨密度檢查」(DXA掃描)
💬 營養師的嘮叨時間:
「別以為吃鈣片就無敵!曾遇過阿姨每天吞鈣片,卻配著濃茶喝,結果鈣質全被茶鹼綁架。補鈣要食材搭配+避開地雷,就像我們紅藜沙拉要加油脂,才能幫助脂溶性營養吸收啊!」
骨本要趁年輕存,但就算超過35歲也別放棄!從今天開始,把吻仔魚當零食、芝麻撒飯上、優格當點心,你的骨骼會用一輩子的靈活回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