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數字看得心驚驚,你有沒有發現重症名單裡超過7成都有慢性病?國外研究更嚇人:確診者每2人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重症死亡率比一般人高出3倍!這可不是危言聳聽,關鍵就在「血糖」兩個字。
為什麼疫情專找糖友麻煩?
醫學期刊早就警告:當血糖像坐雲霄飛車飆高時,你身體裡的免疫軍隊會直接癱瘓!白血球戰士變得懶洋洋,病毒殺進來根本沒人擋。這就是為什麼糖友感冒容易變肺炎,碰上新冠病毒更危險。
疫情期間控血糖不是例行公事,是保命任務! 除了按時吃藥、乖乖戳手指量血糖,這篇教你用「吃的力量」把防護罩升級:
一、主食聰明換:吃飽不飆糖的秘訣
白飯、麵條、吐司這些「精緻碳水」根本是血糖炸彈!改成這些好物:
主食類型 | 超推薦清單 | 關鍵優勢 |
---|---|---|
全穀雜糧類 | 糙米/燕麥/蕎麥/黑麥 | 膳食纖維多消化慢 |
根莖類 | 帶皮地瓜/芋頭/南瓜/山藥 | 保留營養素GI值低 |
豆類 | 皇帝豆/鷹嘴豆/紅藜麥 | 蛋白質+纖維雙重保護 |
實測小技巧:煮飯時混搭1/3糙米+1/3藜麥+1/3白米,口感軟Q好接受,血糖波動少一半!
二、礦物質神力:鉻&鎂是隱形控糖手
你不知道的真相:胰島素要正常工作,全靠這兩種礦物質!缺鉻就像鑰匙生鏽,血糖進不了細胞;缺鎂會讓胰島素敏感度下降。這些食物要常吃:
▍鉻元素冠軍榜
- 海味類:蜆湯(精華在湯汁!)/鰹魚/海帶芽
- 蔬菜類:苦瓜切片涼拌/綠花椰快炒
- 零食類:無糖可可粉泡燕奶/原味花生10顆
▍鎂元素補給站
- 綠色葉菜:菠菜滾水燙30秒/甘藍菜做沙拉
- 堅果種子:午茶吃杏仁5顆/芝麻撒飯上
- 全穀物:小米粥當早餐/燕麥片泡無糖豆漿
廚娘妙招:煮南瓜時連籽一起蒸,挖出來的南瓜籽烤過就是高鎂點心!
三、早餐地雷區!糖友最常踩的3大陷阱
以為吃清粥小菜很養生?大錯特錯!稀飯糊化後升糖速度堪比可樂,更要命的是很多人配醬瓜、豆腐乳,鈉含量爆表還隱藏糖分。避開這些危險組合:
⚠️ 致命組合1:白粥+加工醬菜(血糖飆升+腎臟負擔)
⚠️ 致命組合2:奶茶+奶酥厚片(精緻糖+反式脂肪)
⚠️ 致命組合3:即溶麥片飲+甜麵包(偽健康真陷阱)
早餐這樣救:
👉 茶葉蛋+無糖高纖豆漿+蘋果半顆
👉 全麥饅頭夾生菜炒蛋+無糖優格
👉 急救方案:糖尿病專用營養品(挑選訣竅看第四段)
四、營養品怎麼選?疫情守護神挑選術
當你要照顧停課小孩、沒空煮飯,或不敢去醫院回診時,營養品可能是救命繩。但市面產品百百款,認明三個鐵則:
- 認標章:要有「衛福部核准」字號(查詢TFDA網站最安心)
- 看配方:
- 必須含「鉻」:幫助胰島素運作
- 高纖維:每份至少3克膳食纖維
- 低GI值:包裝標示升糖指數<55
- 挑實證:找有臨床實驗報告的國際大廠
沖泡小提醒:別用果汁或牛奶泡!用溫開水搖勻,當成早餐或點心,取代容易踩雷的含糖飲料。
五、宅家運動這樣練:肌肉是血糖儲存槽
整天窩沙發追劇?小心肌肉流失讓血糖更難控!客廳就能做的增肌運動:
▍追劇時練下肢(每集廣告時間動一動)
- 深蹲扶椅背:15下×3組(練大腿儲存血糖)
- 墊腳尖拿遙控:踮30秒×5次(刺激小腿肌群)
▍睡前練核心(床上就能做)
- 橋式抬臀:緩慢抬臀停留10秒,10下×2組
- 捲腹摸膝蓋:手放膝蓋捲上身,15下×3組
肌肉多1公斤,血糖儲存力多15%!不用激烈運動,每天累積20分鐘就有效。
糖友防疫加分題:外食避雷指南
當不得不買外食時,記住這些口訣:
🍱 便當挑選法:
「1拳頭青菜+1手掌蛋白質+半碗糙米」
→ 炸排骨換滷雞腿|淋醬分開放|免費湯撈料不喝湯
☕ 手搖飲點單術:
「無糖茶+加料選纖維」仙草/愛玉/寒天免費加
→ 絕對拒絕珍珠|椰果|芋圓
🍜 麵攤生存守則:
乾麵改湯麵(湯不喝)|小菜選豆干滷蛋|燙青菜去肉燥
營養師私房話:穩定血糖的3個黃金時段
- 起床第一口:喝溫水200cc再吃早餐,啟動代謝
- 下午3點半:吃掌心大的低GI水果(芭樂/小番茄)
- 睡前2小時:喝杯無糖杏仁奶,防夜間低血糖
疫情間看診不便?善用「遠距醫療」傳血糖紀錄給醫師,藥師送藥到府服務超方便!
最關鍵的1件事:當你發現飯後血糖常超過180mg/dL,別自己調藥!快拍下飲食紀錄傳給衛教師。現在各大醫院都有線上諮詢,守住血糖就是守住你的免疫力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