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開始回暖,公園、河堤邊運動的人明顯變多了!你也摩拳擦掌準備甩掉冬天囤的肉肉嗎?先別急著衝出門跑步!韓國知名中醫師申東進提出警告:冬天血管裡堆的「垃圾」沒清乾淨,突然運動反而傷心臟!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尤其台灣人愛吃的幾樣東西,根本是隱形殺手⋯⋯
為什麼運動前要先幫血管大掃除?
「冬天大家都懶得動對吧?血液循環變慢,血管內壁就會卡一堆雜質,像水管用久會積水垢一樣。」申醫師用超生活化的比喻解釋。這時候你突然去跑個三公里,血液流速「唰」一下衝起來,這些雜質就被沖進血液裡到處跑!輕則頭暈胸悶,重則引發心血管危機,特別是平常就有三高問題的人,風險更高!
💥血管清道夫行動1:跟「邪惡炸物」切八段!
講到台灣夜市美食,鹹酥雞、炸魷魚絕對榜上有名!但你知道嗎?這些炸物用的油裡藏著「反式脂肪」,它可怕在哪?申醫師一語道破:
「你注意看喔!好油在常溫下是液態的(像橄欖油),但反式脂肪就算加熱還是稠稠糊糊的。這種油吃下肚,在你血管裡也是這樣黏踢踢!」
更驚人的是,一包中薯的反式脂肪,足夠讓血管發炎反應持續6小時!申醫師直言:「與其運動後獎勵自己吃炸雞,不如改吃烤地瓜或茶葉蛋,心臟會感謝你!」
台灣人避雷技巧:
- 買鹹酥雞請老闆「脫外套」:去皮減脂30%
- 改用氣炸鍋?當心「假健康」陷阱!食材本身含油脂(如雞腿、百頁)高溫烹調仍會產生有害物
- 解饞首選:烤玉米、滷味(少醬)、蒸臭豆腐
🥓血管清道夫行動2:加工肉品OUT!火腿培根是未爆彈
早餐店火腿蛋三明治、宵夜泡麵加顆貢丸…這些台灣日常美食竟藏危機!申醫師點出關鍵:「加工肉品=肥肉碎渣+化學黏著劑+超量鹽巴」的組合包:
- 飽和脂肪爆表:和反式脂肪一樣易凝固堵血管
- 亞硝酸鹽疑慮:防腐劑在體內轉化致癌物
- 鹽分高到嚇人:牛津研究實錘→每天吃加工肉,心臟病風險多18%!
聰明替代方案:
想吃口感 | 地雷食物 | 護心推薦 |
---|---|---|
鹹香滋味 | 火腿、熱狗 | 自製滷雞胸切片 |
Q彈咬勁 | 貢丸、香腸 | 新鮮花枝、魷魚羹 |
方便快速 | 罐頭肉醬 | 水煮鮪魚罐頭+洋蔥丁 |
☕血管清道夫行動3:運動前別碰咖啡!這類人絕對要忍住
「運動前喝黑咖啡能燃脂?」申醫師搖頭說:「這是拿心臟當賭注!」他解釋原理:
運動時心跳血壓本來就升高,咖啡因再「催落去」→ 心臟像被抽鞭子的馬,可能導致:
- 心悸、胸悶
- 血壓瞬間飆高
- 血管斑塊被沖脫風險
「尤其台灣很多上班族熬夜又靠咖啡續命,」申醫師嚴肅提醒:「常喝手搖杯、有高血壓/心律不整、健檢報告膽固醇超標的人,運動前後2小時都別碰咖啡!」
台灣人替代方案:
- 需要提神→喝淡麥茶(富含γ-胺基丁酸助放鬆血管)
- 運動補水→桂圓紅棗茶(溫補促進循環)
- 想加速代謝→生薑檸檬水(現擠檸檬汁+薄薑片)
😰血管清道夫行動4:台灣人最缺的「紓壓術」!心碎症候群比你想像的近
「別以為壓力只影響心情!」申醫師分享臨床案例:一位40歲科技主管被業績壓到喘不過氣,某天開會時突然胸痛送醫,確診「心碎症候群」——這不是文青病!是壓力荷爾蒙直接傷害心肌的急症!
「人類遇到壓力會分泌腎上腺素備戰,但現代人壓力來源是手機、報表、房貸…」他無奈說:「你不可能在辦公室拔腿狂奔消耗掉這些毒素,結果全堵在身體裡!」更可怕的是,超過6成台灣上班族有「隱性高壓」而不自知!
台灣人實用紓壓法(免花錢免器材):
-
「456呼吸法」:焦慮時立刻做
- 閉眼吸氣4秒 → 憋氣5秒 → 吐氣6秒
- 重複5次,心跳馬上穩下來
-
「掌心溫熱術」:通勤就能做
- 雙掌用力摩擦20秒至發熱
- 立刻貼在雙眼與額頭
- 重複3次,瞬間切斷壓力迴路
-
「足底釋壓步」:等捷運時偷練
- 腳趾用力抓地3秒 → 突然放鬆彈開
- 左右腳各做10次,釋放緊繃神經
🌱春天養血管黃金守則:排毒+溫和運動
申醫師最後叮嚀:「與其突然狂運動,不如先做這3件事幫血管大掃除,再循序漸進動起來!」他推薦台灣人最適合的入門運動:
時間 | 運動類型 | 護心關鍵 |
---|---|---|
早晨7-9點 | 太極/八段錦 | 深層呼吸擴張血管 |
午休15分鐘 | 爬樓梯(避開電梯) | 間歇強化心肺 |
傍晚5-7點 | 快走+伸展操 | 促進代謝不傷膝 |
「別小看每天30分鐘的溫和運動!」 申醫師強調:「持續3個月就能提升血管彈性,效果比突然爆汗卻傷心更划算!」今年春天,就用「先排毒再運動」的聰明策略,幫自己養出年輕10歲的強心臟吧!
💡貼心小提醒:如果運動時出現「左肩麻痛」、「莫名冒冷汗」、「喘不過氣」等症狀,請立刻停止並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