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寒流發威,玉山、合歡山紛紛降下白雪,整個朋友圈都被美翻的雪景洗版啦!但你知道嗎?就在大家瘋狂衝上山拍美照的同時,有個隱形殺手正虎視眈眈——「雪盲症」。這可不是嚇唬人的,去年就有登山客因為沒戴護目鏡,下山後眼睛痛到睜不開,緊急掛急診!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陳信儒醫師就警告:「雪地反射陽光的殺傷力超乎想像,嚴重時可能讓人暫時失明!」
❄️ 追雪狂歡背後的兩大隱形殺手
🏔️ 致命高山症:每上升1000公尺,死亡風險就飆高
當你開開心心開車上合歡山,海拔才剛過2500公尺就開始頭暈想吐?這不是暈車,很可能是高山症來敲門了!陳醫師解釋:「台灣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有258座,但每上升1000公尺,氣溫就降6度,氧氣濃度更直接砍三分之一!」這時候身體會出現這些警訊:
- 輕度症狀:頭痛到像被鐵鎚敲、噁心反胃、整個人虛累累
- 中度警訊:呼吸像跑完百米賽、胸口悶痛、嘴唇發紫
- 奪命階段:咳出粉紅色泡沫痰(肺水腫)、走路歪斜像醉酒(腦水腫)
📌 醫師驚曝真實案例:去年寒流,有年輕情侶以為頭痛只是感冒,硬撐繼續爬山,結果男生在排雲山莊突然昏迷!救難隊摸黑抬下山時已併發肺水腫,差點鬧出人命…
最可怕的是,很多人把高山症誤認成「平常沒運動」或「冷到感冒」,吃顆普拿疼就繼續走。陳醫師搖頭說:「高山肺水腫24小時內死亡率超過5成,發現走路會喘就該立刻下山!」
👁️ 雪盲症:美景變眼盲,角膜被紫外線燒傷
當你站在白茫茫雪地裡感動到快哭時,你的眼睛可能真的在哭——因為雪地反射紫外線的強度高達95%,相當於直視太陽!陳醫師用實驗室數據說明:「平常紫外線指數8就算過量,雪地卻能飆破16,角膜就像被微波爐加熱!」
雪盲症3階段症狀:
- 初期:眼睛乾澀像進沙子,瘋狂流目油
- 中期:畏光到連手機螢幕都覺得刺眼,視線模糊像隔毛玻璃
- 危險期:劇痛像眼珠被針戳,甚至暫時失明!
📢 真實案例分享:張小姐的恐怖經歷 「那天在雪山圈谷拍完照,晚上眼睛開始刺痛流淚,半夜痛到醒來,睜眼那瞬間以為自己瞎了!急診醫師說我的角膜表皮整片脫落,就像被紫外線烤傷…」
🕶️ 挑對護目鏡5大重點:別讓墨鏡變裝飾品
看到這裡先別慌!陳醫師拍胸脯保證:「選對護目鏡,雪盲症100%可預防」但路邊買的99元墨鏡根本沒用,關鍵要看這幾點:
選購重點 | 防護效果 | 醫師提醒 |
---|---|---|
UV400標籤 | 阻隔99%紫外線 | 沒這標示等於戴心安的 |
側面包覆設計 | 擋掉側面反射光 | 滑雪鏡款最保險 |
鏡片顏色 | 灰/茶色系最適中 | 避免藍色鏡片反而傷眼 |
抗霧處理 | 不起霧才安全 | 起霧時脫鏡擦拭更危險 |
偏光功能 | 消除雪地炫光 | 開車下山也適用 |
💡 急救小技巧:若突然眼睛刺痛,快用毛巾包冰寶冷敷(別直接冰眼球),並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千萬別亂點眼藥水!
🧥 醫師親授高山保命3層穿衣法:發熱衣這樣穿更暖
除了護眼,保暖更是生死關鍵!陳醫師笑說:「很多人以為穿越厚越好,結果流汗濕透反而失溫。」他推薦洋蔥式穿法:
-
內層:排汗神器
別再穿棉質發熱衣!改選聚酯纖維材質,汗水才不會悶在皮膚上。偷偷告訴你,內層袖口反折露出外套,能防止冷風灌入手腕。 -
中層:抓絨霸主
羽絨背心+刷毛外套的組合最靈活,熱了可單穿背心,冷了加外套。記得選腋下有散熱拉鍊的款式! -
外層:防風王者
GORE-TEX外套是首選,重點檢查帽緣是否夠硬能擋風雪,下擺要有防風裙設計,不然寒風從腰部灌入超致命。
🧤 身體末梢保暖秘技:
- 手指快凍僵?把手套舉過頭頂快速晃動10秒,血液立刻回流
- 襪子穿兩層反而阻礙循環,改穿羊毛襪+防水登山鞋
- 圍巾圍到能蓋住口鼻,避免吸入冷空氣引發氣管痙攣
🚑 高山症自救SOP:原地休息還是立刻下山?
陳醫師特別叮嚀:「吃紅景天預防高山症?其實沒科學根據!」他給出實用判斷準則:
⚠️ 出現「輕微頭痛+疲倦」時:
- 立刻停止上升
- 補充熱糖水(蜂蜜尤佳)
- 深呼吸每分鐘6-8次
- 觀察2小時未改善就下山
❗ 出現「嘔吐+步態不穩」時:
- 服用醫師處方的丹木斯(Acetazolamide)
- 使用攜帶型加壓袋(PAC)
- 立即下撤至少500公尺
- 撥打119申請山難救援
🌞 雪盲症治療黃金72小時:千萬別做這動作!
萬一真的中招,記住3要3不要:
✅ 要做的
- 立刻進黑暗環境閉眼休息
- 用無菌紗布覆蓋雙眼(別壓迫)
- 每2小時點人工淚液防角膜乾裂
❌ 禁止做的
- 別揉眼睛!角膜破皮越揉越嚴重
- 別用自來水沖洗(細菌感染風險)
- 別點含類固醇眼藥水(恐引發青光眼)
陳醫師透露:「多數患者72小時內會恢復視力,但反覆發作可能留下角膜疤痕,永久影響視力清晰度。」
🧴 被忽略的隱形危機:高山皮膚凍傷實測
低溫加上強風,臉部皮膚可能在-10°C環境中15分鐘就凍傷!陳醫師教戰:
- 防曬乳選SPF50+ PA++++:雪地紫外線強度是海邊3倍
- 每2小時補擦:重點加強鼻尖/耳廓等凸出部位
- 保濕霜厚敷法:登山前1晚用凡士林塗滿臉,睡醒擦掉再上妝
- 唇部防護:用含蜂蠟的護唇膏,避免舔嘴唇(越舔越乾裂)
💉 旅遊醫學門診隱藏服務:
出發前可預約「高山適應力檢測」,醫師用低氧模擬艙預測你的高山症風險,還能開立預防藥物!
📣 追雪安全終極提醒:行前必查3件事
- 體能評估:連續2週每天快走30分鐘,提升血氧濃度
- 裝備檢查表:護目鏡、毛帽、防風外套、保溫瓶(裝薑茶)
- 緊急聯絡:手機存好當地消防隊號碼,下載「台灣登山氣象」APP
陳醫師最後語重心長說:「去年雪季急診室收治12起雪盲症、3起高山肺水腫案例。美景再美,都比不上平安回家重要啊!」快把這篇分享給身邊的追雪族,下次上山前拿出來複習,保護自己也守護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