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門診遇到一位阿姨,拿著健檢報告慌張問我:「呂營養師啊!我膽固醇飆到300多,醫生叫我絕對不能吃蝦仔耶!連蛤蜊、螃蟹都碰不得,這樣我以後去漁港不就只能啃青菜?」我一看報告,總膽固醇確實破300mg/dL,LDL也高達160mg/dL。但聽到醫師的建議,我心裡直接冒出滿滿問號…
帶殼海鮮=高膽固醇?數字會說話!
先說結論啦:「帶殼海鮮膽固醇比較高」根本是超大誤區! 那位醫師的建議讓我傻眼到不行。我們直接看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這些海鮮每100克可食部位的膽固醇含量長這樣:
🦐 帶殼海鮮膽固醇排行榜
海鮮種類 | 膽固醇含量 (mg) |
---|---|
紅蟳 | 296毫克 |
白蝦 | 180毫克 |
蟹腳肉 | 108毫克 |
草蝦 | 157毫克 |
蛙形蟹 | 54毫克 |
🦑 不帶殼海鮮膽固醇排行榜
海鮮種類 | 膽固醇含量 (mg) |
---|---|
台灣鎖管 | 316毫克 |
花枝 | 193毫克 |
章魚 | 183毫克 |
蝦子直接輸給透抽、花枝! 重點是很多人以為安全的「透抽家族」,台灣鎖管(小卷)膽固醇居然衝到316mg,比紅蟳還高!你說這樣叫病人避開蝦子吃透抽?根本邏輯死亡啊!
更公平的比法:吃進多少蛋白質換算膽固醇
我知道有人會抗議:「啊有些海鮮含水量不同啦!」沒問題,我們用營養師專業算法,以「每吃7公克蛋白質(一份豆魚蛋肉類)攝取的膽固醇」來PK:
📊 蛋白質效率膽固醇比較表
海鮮類別 | 白蝦 | 草蝦 | 紅蟳 | 花枝 | 章魚 | 台灣鎖管 |
---|---|---|---|---|---|---|
膽固醇含量(mg) | 56 | 50 | 99 | 111 | 98 | 138 |
看到沒?吃同樣份量的蛋白質,花枝的膽固醇是白蝦的2倍! 台灣鎖管更是誇張,吃一份蛋白質就吞下138mg膽固醇。反而醫師點名的蝦子,草蝦才50mg、白蝦56mg,根本是海鮮界的乖寶寶。
膽固醇食物要不要怕?關鍵在這三個字
我知道大家最想問:「啊我血膽固醇都爆表了,到底能不能吃海鮮?」先深呼吸,我們來看最新研究證據:
🧠 膽固醇三大真相
-
飽和脂肪才是大魔王
豬油、奶油、肥肉這些飽和脂肪,對血膽固醇的影響比食物膽固醇強3倍!你吃一盤炒螃蟹的膽固醇,可能還不如那杓炒菜的豬油可怕。 -
糖尿病患者要警戒
雖然多數人不用太擔心飲食膽固醇,但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研究發現你們吃太多膽固醇食物,心血管風險會增加,建議每天控制在200mg以內。 -
體質差異超重要
我遇過吃兩隻蝦就膽固醇飆高的「敏感體質」,也有天天吃海鮮卻數值漂亮的。最務實的做法:吃完海鮮大餐後1個月去抽血檢查,比什麼專家說法都準!
高膽固醇者吃海鮮全攻略
✅ 安心吃法
- 首選清蒸白蝦/草蝦:10隻中型蝦約150mg膽固醇(低於半顆蛋黃)
- 帶殼清蒸蛤蜊:30顆蛤蜊膽固醇僅50mg,還補鐵!
- 蟹腳肉沙拉:避開蟹黃,100g蟹腳肉+檸檬汁超安全
- 午仔魚/鯛魚片:魚類膽固醇普遍低,還富含Omega-3
❌ 地雷吃法
- 爆炒小卷:鎖管+炒油=膽固醇炸彈
- 蟹黃拌飯:半碗蟹黃膽固醇直衝400mg
- 酥炸軟殼蟹:油炸讓好脂肪變壞脂肪
- 蝦卵壽司:那些橘色小顆粒根本膽固醇精華
營養師的良心建議
-
與其怕蝦蟹,不如戒掉這些:
🚫 糕餅店的酥皮、🚫 夜市炸雞排、🚫 三層肉滷肉飯。這些的飽和脂肪才是真兇! -
海鮮這樣配最聰明:
清蒸蝦仁+毛豆+綠花椰,膳食纖維幫你阻擋膽固醇吸收。記得淋橄欖油,單元不飽和脂肪助降膽固醇。 -
每月1次膽固醇日記:
紀錄今天吃的海鮮種類與份量,下次回診對照抽血數據。我很多客戶發現戒掉雞排比戒蝦子更有效!
最後提醒大家,當醫師說「某類食物不能吃」時,主動問為什麼!就像這次的蝦子冤案,用科學數據才能破解迷思。下次吃海鮮時,別再讓蝦子背黑鍋啦!
本文由營養師呂孟凡臨床經驗撰寫,轉載請註明出處。膽固醇控制需個人化,建議與您的營養師討論最適合的飲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