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生活智識

退休金大作戰!存股VS活存怎麼選?四宮格理財法讓你安穩滾出老本

「阿伯,你退休金存多少才敢退啊?」
最近在公園下棋,隔壁陳太太憂心忡忡問我。這問題戳中好多台灣人的痛處──勞保快破產、定存利率追不上物價,我們的養老本到底該放哪裡?

別被退休焦慮綁架!先搞懂「財富自由」真面目

先講句實在話:退休規劃不是等到50歲才開始的「期末考」,而是20歲就要準備的「長期抗戰」。所謂財富自由,白話講就是 「你的錢會自己生小孩養你」。當投資收入(股票股利、債券利息、房租)能Cover日常開銷,不用看老闆臉色,這才叫真自由!

台灣人退休金三大支柱,哪根最可靠?

  1. 勞保+勞退:這根柱子現在搖搖晃晃,少子化+利率低,政府自己都喊「勞保快破產」
  2. 公司退休金:科技業可能有,但小店員、自由工作者根本別想
  3. 自己的儲蓄這根最實在! 也是我們今天要狠下功夫的關鍵

殘酷現實: 想維持退休前生活品質,你的「自存老本」至少要佔總退休金7成以上!

理財四宮格|台灣人必學的保命錢分配術

說到存退休金,很多鄉民會糾結:「錢該放定存保本?還是買股票衝報酬?」其實理財就像煮一鍋好湯,火候(風險)和食材(資產)要均衡。全球信評龍頭「標準普爾」提出的「四宮格理財法」,就是經過驗證的好配方:

錢的用途 比例 放哪裡 重點提醒
🔥要命的錢 10% 活存、數位帳戶 隨時能領!付房租、信用卡別動投資
🛡️保命的錢 20% 醫療險、意外險 生病開刀就靠它,別省這條!
🏰保本的錢 40% 投資級債券、儲蓄險 退休金地基,打死不能虧!
🚀生錢的錢 30% 股票、ETF、房產 讓錢滾大的引擎,但會波動

四宮格實戰心法:台灣人最常踩的3大地雷

  1. 「保命錢」亂投資:把醫療預算拿去買股票,生病時被迫賤賣賠錢
  2. 「生錢錢」比例過高:All in台積電,遇到股災資產直接腰斬
  3. 「要命錢」放定存:急需用錢解約利息被打折,反被銀行吃豆腐

阮慕驊金句:「保本錢是盾牌,生錢錢是長矛,沒盾牌的人上戰場死最快!」

存股 VS 活存終極PK|退休金該放哪裡?

直接上實測數據比較(以100萬本金試算):

項目 放銀行活存 (0.8%) 買高股息ETF (5%) 股債平衡組合 (6%)
10年後價值 108萬 163萬 179萬
20年後價值 117萬 265萬 320萬
風險 通膨吃掉購買力 股價波動可能賠本 股債平衡較穩

結論很明顯:錢全放活存根本慢性自殺! 但也不是叫你All in股票,關鍵在…

時間財+機會財|小資族翻倍退休金的雙引擎策略

⏳ 時間財:懶人必學「無腦滾錢術」

核心心法:不管漲跌,定期扣款就贏8成投資人

  • 適合誰:忙到沒時間看盤的上班族、投資菜鳥
  • 怎麼做
  1. 選「元大台灣50(0050)」或「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
    1. 薪水入帳自動扣款5,000元
    2. 漲跌都別賣,股利自動再投入
  • 真實案例:早餐店阿姨每月存1萬,20年滾出480萬(含股利複利)

關鍵優勢: 用時間化解波動,台股長期平均報酬7%,放越久贏面越大!

🎯 機會財:波段操作「抄底賺價差」

核心心法:危機入市,別人恐懼時貪婪

  • 適合誰:有時間研究、能承受波動的人
  • 必守紀律

✅ 跌15%加碼買,漲30%分批賣
❌ 不融資、不All in單一產業
🔔 設停損點(建議-15%出場)

  • 實戰工具
    • 台股:元大高股息(0056)、富邦台50(006208)
    • 美債: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ETF

老手密技: 用「保本錢」買的債券當擔保品,質押低利貸款抄底股市,賺到價差再還款!

退休金防崩潰|3招避開常見陷阱

  1. 別被高股息催眠
    股利8%但股價跌20%=倒貼12%!挑「填息率高」的ETF更重要

  2. 債券不是定存
    升息時債券價格會跌,買「20年期美債ETF」要等降息循環

  3. 活存水位要夠
    預留1年生活費放高利活存(推薦數位帳戶利率1.5%+)

給不同世代的起手式

🧑 30~45歲「衝刺期」:生錢錢佔比可拉高到40%

  • 0050定期定額+逢大跌加碼科技股
  • 每月至少存薪水的20%

👨 45~55歲「穩定期」:保本錢提高到50%

  • 股債比調成「股票30%+債券50%」
  • 開始建立被動收入(房租、債息)

👴 55歲後「收成期」:只留10%在股票

  • 領股息補生活費,本金絕不輕易動用
  • 持有現金部位增加到2年生活費

最後叮嚀: 退休規劃最忌諱「追求暴利」和「過度保守」,用四宮格當基礎,搭配時間財累積、機會財放大,就算月薪3萬也能滾出安穩老本。現在就行動,別讓未來的你後悔!

(本文改編自阮慕驊《錢要投資 賺到退休 賺到自由健康》,實戰心法由理財顧問補充)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