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陳炫名,在高雄執業的復健專科醫師。今天要跟各位分享一段顛覆我十幾年行醫觀念的親身經歷——沒想到讓我右肩劇痛奇蹟般好轉七成的關鍵,竟是信箱裡那張被我當成廣告傳單的「遠絡醫學」課程通知!
▍命運的轉折點:那張改變我醫師生涯的傳單
記得那天剛結束門診,累得跟狗一樣回家。打開信箱時,在一堆帳單裡夾著張橘紅色的宣傳單,上面大大寫著「遠絡療法:沒有消除不了的疼痛」。老實說當下直接把它歸類成「江湖術士廣告」,順手就扔進回收桶。
但命運的安排真的很妙!隔週居然又收到第二張傳單,這次我多瞥了兩眼。上面有幾位醫師的見證分享,其中一位同是復健科前輩寫道:「學完遠絡後,我開始用不同角度理解疼痛…」這句話像根針似地扎進我心裡。想想自己右肩這半年來連舉個診療燈都痛到冒汗,連最愛的羽球都被迫停打,死馬當活馬醫吧?當晚就線上報名了基礎班。
▍初遇遠絡:醫師們全場沉默的震撼教育
開課那天走進教室,我下巴差點掉下來——現場清一色全是醫師!西醫、中醫、牙醫都有,保守估計超過三十位。大家都帶著那種「我來看看你能變什麼把戲」的表情。
柯尚志醫師開場就語出驚人:「西醫太依賴儀器,中醫又太玄妙,遠絡要補足中間的空缺!」他邊說邊在白板上畫出密密麻麻的體流線圖,解釋疼痛是能量阻塞所致。台下不時傳來輕笑和竊竊私語,但當柯醫師反問:「有哪位能指出理論漏洞?」全場竟鴉雀無聲…
課程尾聲的現場治療示範更是讓全場騷動!柯醫師突然說:「請有疼痛的醫師上台,我當場處理給各位看。」你可能不信,那瞬間我右肩正因久坐隱隱作痛,鎖骨下方像有火在燒。腦子還沒反應過來,身體已經衝上台!
▍那根神奇的金屬棒:30分鐘的疼痛奇蹟
「哪裡不舒服?」柯醫師問我時,我苦笑著拉開襯衫領口:「這邊,肩峰鎖骨韌帶痛半年了,連穿白袍都像被刀割…」話沒說完,他已經拿出兩根細長的金屬棒抵在我左手腕附近。
當下真實感受紀錄:
-
第一階段|酸麻感竄升
金屬棒壓下去的瞬間,我整條手臂像被微弱電流穿過,從手腕麻到腋下。台下醫師們全都伸長脖子盯著。 -
第二階段|劇痛大爆發
柯醫師突然加重力道按壓某個點,我當場「嘶——」地倒抽氣!那種痛很像被人用鉗子掐住神經,痛到額頭冒汗卻又詭異地帶著舒暢感。 -
第三階段|暖流擴散期
大概煎熬了十五分鐘,痛感突然轉變成溫熱感。像有股暖流從按壓點湧向肩頸,右肩繃緊的肌肉開始微微跳動。
「動動看肩膀。」柯醫師突然收手。我半信半疑地慢慢抬起右手——居然能舉過頭頂了!更扯的是扭轉肩膀時,原本刺骨的疼痛剩下隱隱酸脹,當場好了七成以上!
▍醫師的內心風暴:驚喜交加的靈魂拷問
摸著突然活動自如的肩膀,我內心簡直颳起颱風:
-
驚的是:堂堂復健專科醫師,用盡超音波導引注射、雷射、電療都搞不定的舊傷,竟被兩根棒子按壓半小時解決?
-
喜的是:終於能重回羽球場殺球了!腦中已經浮現週末約戰的畫面。
-
怕的是:台下坐著家醫科、骨科甚至中醫師啊!要是他們都學會這招,我復健科門診豈不冷清清?
更讓我失眠的是那個終極拷問:如果疼痛能這樣快速緩解,我過去十幾年開的治療單算什麼?
▍回家後的驚人發展:菜鳥亂按三天竟痊癒!
下課後我追著柯醫師問:「要是回家又痛起來怎麼辦?」他笑著指我手上的講義:「按圖索驥自己處理啊!」坦白說我根本沒聽懂那些「體流線」理論,但肩膀殘留的舒暢感太誘人。
當晚洗澡時,我憑印象用原子筆代替金屬棒,對著講義圖亂戳。找不到精準位置就整片區域胡亂按壓,痛得齜牙咧嘴還堅持了二十分鐘。神奇的是隔天晨起,右肩僵硬感又減輕了!
連續三天晚上我都像著魔似的邊看講義邊亂按。到第四天晨會舉病歷時,同事突然問:「陳醫師你肩膀好了?」我才驚覺——困擾半年的疼痛居然完全消失了!當下立刻傳訊報名進階班,這絕對是老天爺送我的行醫大禮包啊!
後記
現在我在診間常備著那組金屬棒。每當復健科老招數卡關時,就會想起柯醫師說的:「疼痛是身體的求救訊號,你要聽懂它的語言。」這條遠絡學習之路,讓我重新找回當醫師的感動。※本文改寫自《來自天上的醫學:治痛革命,神奇的遠絡療法!》陳炫名醫師親身經歷
遠絡療法Q&A快問快答
Q:沒學過中醫能懂遠絡嗎?
A:我當初也是中醫小白!遠絡用現代解剖學搭配能量路徑,醫師更容易上手。
Q:按壓真的比打針有效?
A:以我肩傷為例,類固醇注射頂多撐兩週,但遠絡處理後三年沒復發。
Q:為什麼要兩根金屬棒?
A:柯醫師解密過:雙點按壓才能形成「電流迴路」,單點按壓效果打折!
Q:在家能自己操作嗎?
A:基礎痛症可以,但複雜病症強烈建議找專業醫師。我見過患者亂按壓傷神經的案例啊!
給疼痛族的三點良心建議
-
先確診再治療
別像我硬扛半年!肩膀痛可能是肌腱炎、頸椎壓迫或內臟轉移痛,務必先做檢查。 -
遠絡適合這些族群
✓ 怕針灸怕吃藥的人
✓ 物理治療效果停滯者
✓ 術後頑固性疼痛
× 開放性傷口或嚴重感染者 -
醫師挑選要謹慎
真有不少打著遠絡名號的密醫。認明「台灣遠絡醫學會」認證醫師最安心,官網能查名單。
走在復健科這條路二十年,從沒想過會被兩根金屬棒震撼教育。現在看患者帶著止痛藥來診間,我都會多問句:「要不要試試看不用藥的解法?」那份見證疼痛瞬間融化的驚喜表情,正是支持我每日奔波的最大動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