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重點:瘦身不是看體重機數字!
我說的「瘦」是體脂往下掉、肌肉長出來、代謝變超好,整個人緊實有線條!這條路只有一個走法:乖乖運動+天天均衡吃+喝夠水,沒捷徑啦!
我的血淚史:運動了為什麼還胖?
以前我超討厭動,連體育課都裝死那種人。現在能曬馬甲線、穿無袖不怕蝴蝶袖,全靠這句話:「謝謝當時沒放棄的自己!」但別以為有動就會瘦,殘酷真相在這👇
運動無效的關鍵陷阱:
- 🚫 每週只動1-2次還狂吃
- 🚫 吃一堆地雷食物(炸物/手搖杯)
- 🚫 用極端熱量赤字減重
- 🚫 完全不吃澱粉(吃對時間才是重點!)
- 🚫 水喝不夠(代謝差又易水腫)
我產後第一年就是這樣!每週健身房2次,但三餐照嗑滷肉飯+排骨湯,結果…
📸 2017年真實照:肚子那圈肥油超誠實,手臂一抬肉跟著晃
轉捩點:每天15分鐘居家運動+飲食微調
2018年我覺悟了!發明「15分鐘精準練肌法」搭配飲食控制:
📸 對比照驚人變化:馬甲線浮現、手臂精實、腹肌開始分裂!
✨ 逆轉關鍵:「3分動6分吃1分堅持」
- 🕒 3分動:每天15分鐘「針對腹部」比每週狂跑健身房2小時有效
- 🥗 6分吃:算TDEE熱量|澱粉放早上吃|蛋白質加量|喝水量=體重x30ml
- 💪 1分堅持:羅馬不是一天造成!我花2年才從泡芙人變緊實
💡 馬甲線冷知識:川字肌這樣來!
用手指從胸口凹窩直直劃到肚臍→這條叫「AB線」;再往左右各隔一掌寬假想兩條線→三線合體就是「馬甲線」(台語叫川字肌啦!)要練的部位在這:
- 腹直肌(核心發力)
- 腹內外斜肌(腰側收緊關鍵)
🏠 居家版「縮腹神操」每天都能做
基礎版|雕塑線條|15次x3組
🔶 動作:併掌穿梭(比捲腹更有感!)
1️⃣ 躺平屈膝,後腰貼地|雙手合十放大腿間
2️⃣ 嘴巴「呼氣」縮小腹,上身抬起手滑向膝蓋
3️⃣ 吸氣緩緩躺回(肩頸放鬆!用腹力不是脖力)
💥 重點:抬身時臀部釘死地面,脊椎一節節捲動才不傷腰!
進階版|負重增肌|8-12次x3組
🔶 變化:腹部放沙袋啞鈴(從1kg開始)
1️⃣ 負重躺平,腳掌踩穩地面
2️⃣ 鼻子吸氣→嘴巴吐氣時「腹肌發力」抬起上身
⚠️ 警告:重量寧輕勿重!動作正確比衝重量重要~
❤️ 給媽咪的暖心叮嚀
- 產後別急著練!先確認「腹直肌分離」小於2指寬
- 體脂降的速度每人不同,別跟網美比較(我花7個月降到18%)
- 懷孕也能動!我三胎都在醫生監督下做孕婦運動
- 餵母奶餓得快?把澱粉換地瓜/糙米,點心吃茶葉蛋+無糖豆漿
🙌 最深刻體悟:
「瘦身是跟自己的比賽,當你堅持到能摸到腹肌的凸起,
那種爽感比瘦10公斤還過癮!」
(本文改寫自黑面蔡媽媽實戰經驗,口語化重製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