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梅雨季一到,整個人就像泡在水裡一樣?濕氣重到不行,鼻過敏、皮膚癢通通跑出來,搞到頭昏腦脹,上班上課都沒精神!我前陣子也是這樣,一早起床就狂打噴嚏,皮膚癢到抓破皮,晚上都睡不好。後來去看了中醫,才知道原來是體內濕氣在作怪。今天,我就來分享中醫的秘笈,教你用「脾肺雙補」的方法,搭配四神湯和益肺茶,輕鬆把濕氣趕走,症狀改善超有感!不用花大錢,在家就能做,一起來試試看吧~
為什麼梅雨季濕氣重,鼻過敏、皮膚癢好發?原來是邪氣入侵啦!
梅雨季的天氣真的超不穩定,中午熱到爆汗,下一秒就下大雨變涼涼的。這種溫差大又潮濕的環境,最容易讓「寒、濕、熱」這些邪氣入侵身體。大家想想看,如果邪氣卡在皮膚表面排不出去,就會引發紅疹、搔癢,甚至起水泡,超級不舒服!像我之前就是這樣,皮膚癢到睡不著,還以為是過敏原作祟,結果中醫說根本是體內濕氣太重。
濕氣怎麼來的?跟你的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 愛吃肥甘厚味和辛辣烤炸:平常如果喜歡吃炸雞、麻辣鍋這些重口味食物,脾胃功能就會變差。中醫講的「脾胃」就是消化系統,一旦它罷工,水分就排不出去,濕氣就堆在身體裡。
- 忍不住喝冰飲、吃甜食:天氣一熱,大家都愛喝冰涼的珍珠奶茶或吃冰淇淋對吧?但這些寒涼東西會讓脾胃「凍傷」,沒辦法正常代謝水分。像我之前就是每天一杯手搖飲,結果濕氣越來越重,鼻過敏發作起來鼻水一直流,皮膚也癢到不行。
- 體質偏熱的人更慘:如果你本來就容易熬夜或有代謝問題,像糖尿病或更年期熱潮紅,濕氣加上熱氣,症狀會更嚴重。中醫說這叫「濕熱交加」,皮膚癢起來簡直要人命!
所以啦,濕氣重不是小事,它會讓鼻過敏反覆發作,甚至變成鼻竇炎,影響工作、學習和社交。像我同事就因為這樣,開會時一直擤鼻涕,超尷尬的。中醫強調,要從內在調理臟腑功能,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中醫「攻補兼施」治濕氣!脾肺雙補是關鍵,鼻子、皮膚症狀一次改善
中醫處理鼻過敏和皮膚癢,不是只靠吃藥,而是用「攻補兼施」的方法。簡單說,就是一邊強化身體功能(補),一邊把邪氣趕出去(攻)。為什麼特別注重脾和肺?因為它們是水分代謝的大老闆!
脾和肺的角色:水分代謝的幕後推手
- 脾主濕:中醫的脾就像身體的物流中心,負責把水分運送到全身。如果脾氣虛弱,水分就會滯留,變成濕氣。症狀包括容易腹瀉、腹脹、頭昏腦脹,小朋友還可能長不高、長不胖。
- 肺主皮毛:肺氣掌管皮膚和毛孔,控制汗液蒸發。肺氣虛的人,一吹風就打噴嚏、流鼻水,還容易感冒。像我之前爬樓梯就喘到不行,中醫說這就是肺氣不足的警訊。
中醫認為,強化脾肺功能,讓水液代謝順暢,濕氣自然排光光,鼻過敏和皮膚癢就能改善。這招超有用,我試了幾個禮拜,症狀減輕超多!
濕熱是惡化主因!體質和環境都要顧
濕氣常常來自氣候,熱氣則跟生活習慣有關。熬夜、吃太多辣物,或有代謝疾病的人,體質偏熱,濕熱結合會讓皮膚病惡化。中醫治療時,會從五臟六腑下手,讓淋巴系統順暢推動水分。重點是調整脾和肺,因為它們是「切路點」—最容易改善體質的入口。
中醫脾肺雙補實戰攻略!四神湯+益肺茶,除濕超簡單
現在來教大家怎麼做!中醫推薦的脾肺雙補法,在家就能輕鬆執行。我照著做,不僅濕氣減輕,整個人精神也變好。記住,要「補氣固表」和「祛濕化痰」,雙管齊下才有效。
肺氣虛怎麼補?益肺茶飲超好用
如果你像我一樣,早上起床一吹風就噴嚏連連,鼻水流不停,還容易感冒,這可能就是肺氣虛。中醫治療會用「補氣固表、祛散風寒」的方法。平常可以多喝這個益肺茶飲,材料簡單,煮法超 easy:
- 材料:黃耆3錢、麥門冬3錢、五味子1錢(中藥行都買得到)。
- 煮法:
- 把材料放進鍋裡,加1000cc水。
- 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15分鐘。
- 放涼後當茶喝,一天一杯就夠。
這個茶飲超溫和,黃耆補氣,麥門冬潤肺,五味子收斂水分。我喝了兩週,打噴嚏次數少了一半,爬樓梯也不喘了!中醫說,肺氣補足,鼻竅就強壯,風寒邪氣進不來。
脾氣虛怎麼救?四神湯是救星!
脾氣虛的人,消化系統弱,飲食不定時或亂吃,會讓濕氣堆積。症狀包括鼻塞鼻脹、鼻涕清稀量多,還常腹瀉、頭昏。中醫用「補氣健脾、祛濕化痰」來治療。推薦大家常喝四神湯,這可是老祖宗的智慧,我現在每週煮一次,脾胃功能變超好!
瘦肉四神湯食譜(份量約2-3人份):
- 食材:茯苓1兩、芡實1兩、蓮子1兩、山藥1兩、薏仁1兩半;瘦肉片適量(我用豬里肌肉,比較嫩)、鹽少許(怕鹹可以不加)。
- 詳細作法:
- 薏仁、芡實、蓮子先泡水半小時,這樣煮起來才軟Q。
- 瘦肉片用熱水燙過,去掉血水和雜質,備用。
- 把泡好的薏仁、芡實、蓮子,加上茯苓和山藥,全放進大鍋裡。加水蓋過材料(約1500cc),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燉1小時。記得攪拌幾次,避免黏鍋。
- 最後10分鐘,加入瘦肉片再滾一下,加鹽調味就完成啦!
四神湯的茯苓、薏仁能祛濕,山藥補脾,整個湯頭清香不膩。我喜歡當晚餐喝,喝完肚子暖暖的,腹脹感消失超多。中醫說,這湯能「健脾去濕氣」,長期喝還能改善兒童發育問題呢!
濕熱皮膚癢?清熱利濕藥幫大忙
如果像我之前,壓力大亂吃冰,結果皮膚搔癢反覆發作,這其實是身體發炎反應。中醫會用清熱利濕藥來改善:
- 清熱藥材:像銀花、連翹、蒲公英,這些草藥能降火氣。
- 利濕藥材:澤瀉、茯苓、車前子,幫助排水。 平常可以請中醫師開方,搭配茶飲一起用。我試過後,皮膚癢的情況改善八成,晚上終於能睡好覺了!
日常小撇步!避免寒涼飲食+多運動,濕氣bye bye
想要徹底除濕氣,光靠食補不夠,生活習慣也要調整。中醫說,脾肺是正氣和水分的守門員,外在寒涼會破壞它們的功能。我親身經驗,改了習慣後,過敏症狀幾乎沒再發作。
飲食禁忌:這些東西千萬別碰!
- 生冷水果、冰品、寒涼飲料:像西瓜、冰啤酒這些,會讓脾胃「凍傷」。我以前超愛吃冰,結果鼻水狂流,現在改喝溫水或常溫飲品,症狀好超多。
- 辛辣烤炸食物:炸雞、麻辣鍋暫時戒掉吧,它們加重濕熱,皮膚癢更嚴重。 建議多吃溫熱食物,如薑湯或煮熟的蔬菜,幫助水分代謝。
作息和運動:免疫力提升就靠它!
- 少熬夜:熬夜會讓身體虛火上升,阻礙排水。我現在強迫自己11點前睡,精神變超好。
- 多運動:每天散步30分鐘或做點瑜伽,能促進循環排濕。中醫說運動能「增肌減脂」,提升代謝力,濕氣自然散光光。 像我開始晨跑後,不只皮膚不癢,連頭昏感都沒了。辦公室族可以試試簡單伸展,避免久坐積濕。
結語:脾肺顧好,濕氣不再來!
梅雨季濕氣重雖然煩人,但只要用中醫的脾肺雙補法,搭配四神湯和益肺茶,就能輕鬆改善鼻過敏和皮膚癢。記得,飲食避寒涼、作息規律多運動,免疫力提升後,濕氣再也困擾不了你!我現在整個人都清爽起來,分享給大家試試看,有問題歡迎留言討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