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止痛藥安全解密!醫師沒說的「分級用藥法」這樣吃才不傷身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明明頭痛到快炸開,站在藥局貨架前卻不知道該選哪款止痛藥?雙北藥師公會最新調查嚇死人——全台竟然每2個人就有1個,每週至少痛一次!最常困擾大家的前三名疼痛分別是:

  1. 肌肉痠痛(尤其肩頸腰背)
  2. 頭痛(包含緊縮型跟偏頭痛)
  3. 關節痛(膝蓋手腕最常見)

家醫科林嘉俊醫師在診間天天被問:「醫師啊,止痛藥到底怎麼選才安全?」今天就來大公開連藥師都不見得會告訴你的關鍵細節!

🤔 為什麼台灣人變成「疼痛大國」?醫師點破2大真相

林醫師搖搖頭說:「門診30歲就喊關節痛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啦!」他分析兩大痛世代推手:

▍真相1:台灣老得快,身體零件抗議了!

  • 2025年台灣每5人就有1位是65歲以上,關節退化、神經痛根本躲不掉
  • 老人家怕吃藥硬撐,反而痛到失眠吃不下,惡性循環超傷身

▍真相2:科技生活把年輕人身體搞垮了!

  • 每天黏椅子超過8小時:骨盆歪斜→腰痛→坐骨神經痛
  • 低頭族症候群爆發:頸椎壓力=扛8歲小孩,偏頭痛找上門
  • 壓力爆表+熬夜追劇:肌肉緊繃像石頭,經痛還加倍嚴重
  • 肥胖問題逐年飆:每顆肥肉都在磨損膝關節!

「最可怕的是長期忍痛會讓神經敏感度飆高!」林醫師強調:「痛閾值降低後,連吹風都像針扎!」

🚨 還在亂吞止痛藥?「疼痛分級用藥法」醫師親授

林醫師拍桌提醒:「吃止痛藥像穿衣服,要按天氣選厚度!」他獨創的「疼痛紅綠燈分級法」在診間超實用:

疼痛等級 常見症狀 對應武器 真實案例
🟢 綠燈輕症 悶悶頭痛、輕微經痛 純乙醯胺酚 上班用腦過度的脹痛感
🟡 黃燈中症 牙齦腫痛、扭傷發炎 NSAIDs 跌倒後腳踝熱痛腫起來
🔴 紅燈重症 術後痛、癌痛 處方鴉片類 需醫師嚴格把關

▍綠燈區首選:乙醯胺酚(普拿疼主成分)

「這款根本國民止痛救星!」林醫師分析五大優勢:

  1. 胃腸腎負擔極低:阿公洗腎或胃潰瘍都能用
  2. 過敏率不到1%:連孕婦經痛都能安心吃
  3. 退燒效果明確:感冒發燒時雙效合一
  4. 不干擾凝血:開刀前不用停藥
  5. 不怕交互作用:三高藥、抗凝血藥可併用

⚠️ 隱藏版地雷提醒:「複方感冒藥常偷加這個成分!」林醫師遇過阿姨每天喝感冒糖漿「保養」,結果肝指數飆高三倍!

💊 吃錯反傷身!醫師沒說的用藥安全手冊

▍乙醯胺酚安全吃法

「別以為溫和就能亂吃!」林醫師秀出驚人數據:

每天超過8顆=肝臟罷工警報!

劑量管控 正確做法 危險行為
單次劑量 500-1000mg(一般錠劑1-2顆) 一次吞3顆求速效
每日上限 絕對不超過4000mg(8顆500mg錠) 頭痛+感冒藥疊加
時間間隔 至少隔4小時,整天不超過5次 2小時沒效就補吃
特殊族群 肝病患者每日上限2000mg 喝酒後吃藥(超傷肝!)

▍發炎型疼痛救星:NSAIDs(非類固醇消炎藥)

「這類藥像雙面刃,用對是寶用錯要命!」林醫師翻出藥盒舉例:

  • 常見成分:伊普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雙氯芬酸(Diclofenac)
  • 必看紅字警語
    • ✖️ 胃潰瘍病史禁用 → 可能引發胃出血
    • ✖️ 腎功能不佳者慎用 → 加速腎衰竭
    • ✖️ 心血管高風險群注意 → 可能升高中風機率

關節炎患者常踩的雷:把消炎止痛藥當維他命天天吃!」林醫師嘆氣說曾遇過阿伯每天吞消炎藥控制膝蓋痛,結果血便送急診…

💣 複方止痛藥暗藏殺機!藥師不敢說的真相

三合一止痛藥根本是隱形炸彈!」林醫師激動指出複方藥三大風險:

  1. 成分互打架

    • 常見「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咖啡因」組合
    • 咖啡因會讓高血壓患者心跳破百
  2. 慢性病患大地雷

    • 降血壓藥 + 複方藥中的消炎成分 = 藥效打折
    • 抗凝血藥 + 止痛藥 = 腸胃出血風險飆升
  3. 劑量超標不自知

    • 不同藥廠複方藥可能含相同成分
    • 混吃等於加倍劑量毒害肝腎

「上個月才有糖尿病嬤自己買『強效止痛藥』,結果跟血糖藥交互作用昏迷送醫!」林醫師嚴肅說:「買藥前翻到背面看成分表比看價格重要一百倍!

🛡️ 終極防痛指南:什麼時候該衝醫院?

林醫師整理「痛覺警報紅旗」清單,出現這些狀況別再自己亂吃藥:

  • 🔺 突發性劇痛(像被刀刺或雷擊)
  • 🔺 伴隨高燒、意識模糊
  • 🔺 大小便失禁或手腳麻木
  • 🔺 胸痛冒冷汗(可能是心肌梗塞!)
  • 🔺 吃藥三天仍持續惡化

「別笑!真的有人把心肌梗塞當胃痛,吞完胃藥就昏迷…」他特別提醒:「止痛藥只是暫時壓警報,不會修復身體損傷!

💡 疼痛管理黃金法則:3分靠藥,7分靠習慣

最後林醫師分享門診實用技巧:

用藥紀錄法: 手機備忘錄記「日期/痛點/藥名/劑量/效果」,回診秀給醫師看最準

物理止痛妙招

  • 頭痛:太陽穴冰敷(血管收縮)+後頸熱敷(肌肉放鬆)
  • 經痛:艾草暖暖包貼下腹部(促進血液循環)
  • 關節痛:游泳減壓(水的浮力保護關節)

避開疼痛地雷飲食

疼痛類型 少碰食物 推薦食物
偏頭痛 起司、紅酒、巧克力 杏仁、菠菜(含鎂)
關節炎 炸雞、薯條(反式脂肪) 鮭魚、堅果(Omega3)
胃痛 咖啡、麻辣鍋 高麗菜、秋葵(護胃)

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超跑——頂級燃料+定期保養」林醫師笑著說:「與其痛到哭天喊地,不如每天花15分鐘拉伸筋骨啦!」

最後叮嚀大家:這篇只是衛教知識,個人用藥計畫一定要跟醫師當面討論!把文章存起來,下次買止痛藥前拿出來對照,安全更有保障喔!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