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體育鍛鍊

卵巢癌3期靠運動重生!健身教練高瑋溱:我的命是啞鈴救回的

「當醫生說我卵巢癌3期的時候,腦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是:我的肌肉怎麼辦?」
高瑋溱摸著手臂線條笑說,這反應連自己都覺得荒謬,卻真實透露運動早已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 確診到開刀僅7天!健身教練的癌後生存法則

2020年4月,高瑋溱發現經期異常到診所檢查,轉大醫院確診卵巢癌第三期。這個嬌小精悍的健身教練,展現驚人行動力:「週一確診,週五就動手術摘除卵巢子宮」,全程冷靜得像在規劃訓練課表。

graph LR
A[經期異常] --> B[診所檢查]
B --> C[大醫院確診卵巢癌3期]
C --> D[7天內手術摘除器官]
D --> E[8次化療+3年癌思停]
E --> F[2023年7月完成治療]

但真正考驗在後頭:連續八次化療加上每月施打標靶藥物「癌思停」,直到2023年7月才結束療程。驚人的是,這個健身狂人在化療期間只遇到三項困擾:

  1. 落髮:乾脆俐落剃成平頭
  2. 腳底角質增生:定期去角質解決
  3. 腹痛急診1次:術後沾黏引起

「體能當然有掉,但老實說…化療真的沒讓我多不舒服耶!」她挑眉分享關鍵:「運動存的本夠厚啊!至少一半的命是啞鈴救回來的!」

🚫 癌友運動最大迷思:醫生叫我「不要拿重物」?

病房裡的對話常讓她哭笑不得:

醫護:「記住不要提重物喔!」
瑋溱:「請問多重算重?」
醫護:「像買菜那樣兩三公斤…」
瑋溱:「…可是我熱身就拿20公斤耶😅」

「風險評估不該是絕對值!」 她激動比劃著:「就像我幫學員設計課表,60歲阿伯的『輕重量』和年輕人的能一樣嗎?」當時醫生給的建議像對90歲老人說話:「怕跌倒乾脆別下床」,完全忽略她是能硬舉百公斤的健身教練。

她的醫病溝通秘訣:

  1. 先做功課:查文獻確認人工血管承重極限
  2. 主動告知:「醫生我要做硬舉,目前試到50公斤無不適」
  3. 風險自負:「出問題絕對不怪你,我自己扛!」

身體自主權在自己手上,與其等醫生批准,不如證明給他們看!」現在回診時,醫生看到她的肌肉量還會開玩笑:「妳這體格,復發了也撐得住啦!」

🧠 癌友不敢動的真相:要的不是建議,是「保證」

2023年瑋溱搬回高雄老家,同時取得癌症希望基金會「癌友運動教練認證」。在帶領癌友專班時,她發現驚人現象:

癌友A:「運動會不會讓癌細胞擴散?」
癌友B:「我人工血管能舉手嗎?」
癌友C:「化療完頭暈,是不是該躺整天?」

「九成癌友要的不是運動知識,是心理安全感!」 她設計課程時特別加入:

課程階段 心理支持策略 實際案例
課前 1對1諮詢用藥/體能狀況 記錄血球數值調整強度
課中 即時監控心率+動作修正 避開人工血管側的施力角度
課後 群組上傳訓練影片 癌友互相按讚打氣
社交日 揪團喝無毒蔬果汁 分享抗癌食譜變閨蜜

最讓她感動的是位年輕乳癌女孩:「第一次來包得像粽子,帽子壓超低,整天問『為什麼是我』。」經過八週團體課後,竟帶著男友來報名情侶課,最後體能還贏過男友!

「癌友要的是『同溫層』啊!」她發現團體中自然形成的革命情感,比任何鼓勵都有力。

🏋️‍♀️ 高雄VS台北運動觀:當教練被當成「高級陪練員」

從台北搬回高雄,瑋溱遭遇文化衝擊:「高雄人把運動當吃白飯——想吃就吃,還要什麼食譜?」她搖頭苦笑,列舉兩地差異:

台北健身風氣
✅ 認可教練專業價值
✅ 願為知識付費
✅ 重訓是生活必需品

高雄現狀
❌ 「自己動就好幹嘛請教練?」
❌ 公園散步就算有運動
❌ 健身房是年輕人才去

「有位大姐跟我練三個月後驚呼:『原來爬樓梯會喘不是老化,是肌力不足啊!』」她趁機推廣:「肌力訓練是給肌肉考試!你老寫一年級考卷,怎麼可能升四年級?」

為打破迷思,她設計「菜市場肌力測試」:

  • 扛10公斤白米走20公尺→ 背肌訓練
  • 單手拎兩瓶醬油→ 握力測試
  • 踮腳拿頂層罐頭→ 小腿肌鍛鍊

「把訓練融入生活,阿公阿嬤才懂:原來拿孫子是在練二頭肌啊!

⚡ 癌後心理戰:把「復發恐懼」變身救命武器

即便體能恢復神速,瑋溱坦言深夜仍會被恐懼突襲:「三期卵巢癌復發率70%,要是轉移了…」有次焦慮到衝去掛諮商師門診,卻得到超乎預期的答案:

諮商師:「妳的恐懼是核彈級能量,與其壓制它,不如拿來發電!」
瑋溱:「怎麼發?」
諮商師:「把『怕復發』轉換成『備戰清單』啊!」

這席話讓她頓悟,立刻列印表格填寫:

pie
    title 抗癌武器準備清單
    “每日重訓30分鐘” : 35
    “抗癌飲食5原則” : 25
    “癌友支持群組” : 20
    “定期追蹤檢查” : 15
    “心理諮商備援” : 5

「現在看到復發數據反而興奮!」她眼睛發亮比劃:「就像遊戲BOSS戰前狂練等,越恐懼就越要囤積武器,管它用不用得上!」

🌟 給癌友的運動處方簽:從「沙發馬鈴薯」變身「抗癌鋼鐵人」

採訪尾聲,瑋溱突然跳下椅子示範「化療沙發運動」:

  1. 廣告深蹲:電視進廣告就起身蹲10下
  2. 藥袋彎舉:拿藥袋練二頭肌
  3. 點滴架伸展:扶著點滴架拉筋

「記住!癌症最怕你動起來」她送癌友三句真言:

  1. 🛑 別問「能不能動」→ 問「怎麼安全動」
  2. 💡 副作用是紅燈不是終點,繞道就好!
  3. 🔥 肌肉是抗癌特種部隊,練兵千日用在一朝

夕陽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這個曾失去器官的女人,如今用肌肉重新定義生命強度。「每次硬舉時,」她握緊拳頭笑說:「我都對癌細胞說:這具身體,老娘說了算!

(本文獲癌症希望基金會授權報導,真人實證改寫)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