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牙齒暗藏癌危機!前花蓮市長病逝揭『非典型口腔癌』4大警訊

🦷 政壇鬥士殞落!口腔癌奪命震撼案例

前花蓮市長蔡啟塔在7月24日清晨於家中離世,享壽65歲。這位縱橫花蓮政壇30年的資深政治人物,近年持續與口腔癌搏鬥,臉上還留有抗癌手術的痕跡,被支持者稱為「生命鬥士」。蔡啟塔曾任兩屆花蓮市長,任內推動鐵道商圈、石雕藝術公車亭等建設,卸任後轉任縣議員。2020年因任內收受工程回扣案判刑定讞入獄,不料獄中病情急轉直下,保外就醫半年後仍不敵病魔。

❗ 顛覆認知!不吃檳榔也會得口腔癌

多數人都知道「香檳酒」(嚼檳榔、喝酒、抽菸)是口腔癌高風險因子,但南投醫院收治的70歲陳姓婦女案例卻顛覆常識:

  • 無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
  • 舌頭反覆破皮超過半年
  • 就醫確診舌側緣第二期口腔癌
  • 禍首竟是「活動假牙長期摩擦」

「她的假牙是十幾年前裝的,後來牙齦萎縮導致假牙鬆動,像隨身帶著隱形刀片!」醫師吳昭寬感嘆,這種「慢性機械性刺激」比檳榔更隱蔽,當事人往往等到癌變才驚覺。

🦷 牙齒4大奪命特徵比檳榔更可怕

1. 活動假牙變凶器

當假牙與萎縮的牙床不密合,邊緣就像利刃反覆刮傷黏膜。牙科主任曾光暉提醒:「假牙戴上去有摩擦感或輕微疼痛就要調整,別忍耐!」

2. 智齒長歪成地雷

水平智齒頂破牙齦,形成深溝卡食物殘渣。台北慈濟夏毅然醫師警告:「智齒冠周炎反覆發作超過3次,建議拔除斷禍根。」

3. 蛀牙殘根埋殺機

斷裂的蛀牙殘根邊緣銳利如刀片,曾有患者臉頰內側被刮出長達2公分的潰瘍,兩年後癌化。

4. 補牙不平釀災禍

銀粉補牙若邊緣不平整,看似小問題卻可能讓舌頭長期破皮。牙醫私下透露:「有些老式補牙技術容易產生微凸邊角,現在樹脂補牙較安全。」

👅 口腔癌最愛找這兩個部位

根據臨床統計:

部位 發生率 危險特徵
舌頭邊緣 45% 破皮難癒合、白斑蔓延
臉頰內側黏膜 38% 紅白斑交雜、摸到硬塊

「舌頭靈活度高的側緣最危險!」吳昭寬醫師解釋,咀嚼時該處會不斷摩擦牙齒,若遇上蛀牙或假牙問題,等於雙重打擊。

🚨 破三週未癒就是警報!5大口腔癌前兆

童綜合醫院蕭應良主任傳授「對鏡自檢法」:

  1. 破皮警報:同一處潰瘍超過2週未癒合
  2. 腫塊警報:口腔內莫名凸起或變厚區域
  3. 疼痛警報:沒蛀牙卻持續疼痛或麻木感
  4. 斑塊警報:出現擦不掉的白斑或紅斑
  5. 出血警報:刷牙常出血卻找不到原因

「有位年輕工程師舌頭白斑拖半年,確診時癌細胞已侵蝕半邊舌頭。」蕭主任強調,口腔癌是台灣25-44歲男性頭號癌症殺手,平均死亡年齡僅54歲,比大腸癌早10年!

🛡️ 保命關鍵三招

定期牙檢不能省

「每半年請牙醫做口腔黏膜篩檢,比洗牙更重要!」曾光暉主任建議,牙醫會用特殊染色劑發現肉眼難辨的癌前病變。

免費篩檢要活用

政府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者、18歲以上吸菸者,每兩年一次免費口腔癌篩檢。即使非高風險族群,40歲起也該主動要求檢查。

假牙每5年大修

「假牙壽命約5-7年」牙醫師透露關鍵數字。隨著牙床萎縮,最好定期調整底座,避免成為致癌幫兇。

💡 破除迷思:口腔癌治療沒那麼可怕

「早期發現治癒率超過90%!」蕭應良主任分享鼓舞人心的案例:

  • 雷射手術:表淺病灶門診就能處理
  • 顯微重建:晚期患者可用大腿皮瓣重建舌頭
  • 標靶藥物:針對特定基因突變效果顯著

他特別澄清:「很多人怕切片檢查會讓癌細胞擴散,其實這是錯誤觀念!切片是確診必要手段,拖延反而更危險。」

🌿 日常防癌小物清單

除了定期檢查,日常可善用天然防護:

防護法 作法
芭樂葉茶 新鮮芭樂葉煮水漱口,鞣酸助修復黏膜
金銀花薄荷飲 各5克煮水放涼漱口,消炎抑菌
椰子油油漱 早餐前含一匙椰子油漱口10分鐘,減少黏膜附著致癌物
蘆薈凝膠 破皮時敷食用級蘆薈膠,加速癒合(避開含酒精產品)

「曾有患者用蘆薈膠讓反覆潰瘍的頰黏膜完全修復,避開癌變危機。」中醫師分享臨床觀察。

✨ 生命鬥士給我們的啟示

蔡啟塔前市長抗癌多年,即便臉上帶著手術痕跡仍堅持服務選民。他的離世提醒我們:口腔癌可能潛伏在每個人的齒縫間。別讓「只是火氣大」的僥倖心理,錯過黃金治療期。今晚刷牙時,記得對著鏡子張嘴檢查,那30秒可能是救命的關鍵!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