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鼻血狂流? 熱浪來襲不只汗流浹背,不少人的鼻子也跟著「鬧水災」!傳統「頭往後仰+衛生紙塞鼻孔」的止血法,急診醫師急喊卡:「這動作超危險,當心鼻血倒灌嗆到肺!」今天就來拆解正確急救SOP,搭配中醫體質調理,從此跟驚慌失措說掰掰~
❌ 流鼻血千萬別做!90%台灣人都踩雷的「致命動作」
「頭抬高!快躺下!捏鼻樑!」這些耳熟能詳的指令其實藏危機。長庚急診醫師吳昌騰點破常見迷思:
⚠️ 雷區1:頭向後仰或平躺
👉 恐怖後果:鼻血倒流進喉嚨→引發噁心嘔吐→血塊卡氣管→窒息風險!
👉 科學真相:鼻腔和口腔是相通的,當出血量大時,血液就像倒灌的洪水直衝呼吸道。  
⚠️ 雷區2:狂拍後頸部
👉 老一輩常說「拍脖子幫助凝血」?醫師搖頭:「拍打震動反而會讓微血管更擴張!」
⚠️ 雷區3:衛生紙「整坨塞爆」鼻孔
👉 錯誤示範:貪快把整團衛生紙往鼻孔深處塞
👉 恐怖後果:  
- 粗糙紙纖維刮傷黏膜→越止越流血
- 取出時黏住血痂→傷口二次撕裂
✅ 急診醫親授!低頭捏鼻法「黃金15分鐘」急救圖解
跟著醫師step by step操作,9成鼻血都能自救搞定:
🩸 STEP 1|鎮定坐穩,前傾低頭
- 找張椅子安靜坐下
- 身體前傾30度(想像鞠躬姿勢)
- 下巴內收:讓鼻血自然滴出,別吞血!
💡 關鍵細節:嘴裡有血立刻吐掉!吞血會刺激胃黏膜引發嘔吐。
🩸 STEP 2|「精準捏鼻」黃金位置
- 食指拇指捏住鼻翼最軟處(鼻頭上方骨頭凹陷區)
- 垂直加壓:像按壓海綿般持續施力
- 計時器設定:持續壓迫10分鐘不中斷
🔬 科學原理:多數鼻出血點在「鼻中隔前下方」,精準壓迫才能封住破口!
🩸 STEP 3|冰鎮雙重降溫法
邊捏鼻子邊同步做:
- 含冰水→冷卻口腔內血管
- 冰袋敷鼻樑→收縮鼻腔微血管
 📍 位置:冰袋橫放山根到鼻頭
 ⏱ 時間:每次3分鐘,休息1分鐘再敷
🩸 STEP 4|檢傷判斷!3種狀況快衝急診
⚠️ 出現這些警訊別硬撐:
- 加壓15分鐘仍「滴滴答答流不停」
- 每分鐘流血超過5cc(約半個免洗杯蓋量)
- 伴隨頭暈、臉色發白、心跳加速
🚑 急診包必帶:沾血衛生紙/凝血藥膏/近期病歷,助醫師快速判斷出血點
🌿 中醫加碼|止住血還不夠!防復發體質調理秘笈
老是同個鼻孔反覆出血?中醫師點破關鍵:「血塊提早脫落」惹的禍!快看你是哪種體質:
🔥 實熱型|噴射狀鮮血、量多急猛
特徵:
- 流鼻血前有口乾舌燥感
- 血色鮮紅帶黏稠
- 常伴隨便秘、頭脹痛
調理重點:
- 
滅火飲食禁忌: 
 ✘ 麻辣鍋/羊肉爐/麻油雞
 ✘ 油炸物/堅果類/荔枝芒果
 ✔ 冬瓜茶/蘆薈汁/絲瓜湯
- 
按壓「退火三穴」: 
 ▶ 太衝穴:腳背大拇趾與二趾骨縫
 ▶ 內庭穴:腳背二三趾縫凹陷處
 ▶ 每次按壓30秒,一日3回
💧 虛熱型|點滴狀滲血、反覆發作
特徵:
- 熬夜或疲勞後易發作
- 血量少但頻率高
- 伴隨手腳心發熱、失眠
調理重點:
- 
滋陰潤燥食療: 
 ★ 銀耳蓮子湯(不加糖)
 ★ 桑椹枸杞茶
 ★ 水梨燉百合
- 
神奇「鼻黏膜修復膏」DIY: 
 材料:凡士林10g+薄荷油1滴+蘆薈膠5g
 用法:棉花棒沾取薄塗鼻腔,早晚各1次
👐 迎香穴按摩教學|每天3分鐘打造「鐵壁鼻腔」
嘉義基督教醫院復健科推薦保養法:
📍 精準定位法
- 雙手輕貼鼻翼兩側
- 指腹按壓「法令紋頂端」凹陷處(約距鼻孔0.5cm)
✋ 黃金按摩手法
- 雙食指指腹畫圈按壓
- 吸氣時按深→吐氣放鬆
- 搭配「鼻吸嘴吐」呼吸法
- 早中晚各1分鐘,力道以微酸為準
✨ 升級版保養:按摩後用熱蒸氣薰鼻(將臉靠近馬克杯口,吸入溫熱水氣),強化黏膜防禦力!
🛡️ 防復發終極攻略|避開5大地雷行為
吳昌騰醫師警告:「止血後48小時是復發高峰!」這些事千萬別做:
| 危險行為 | 後果 | 替代方案 | 
|---|---|---|
| 用力擤鼻涕 | 血痂脫落再度出血 | 用濕棉花棒輕拭鼻腔 | 
| 吃麻辣鍋 | 血管擴張衝破傷口 | 選擇清燉鍋物 | 
| 彎腰搬重物 | 頭部充血壓力爆表 | 改採蹲姿搬運 | 
| 熬夜追劇 | 黏膜修復力下降50% | 晚上11點前入睡 | 
| 挖鼻孔 | 指甲刮傷新生組織 | 用海鹽水噴霧清潔 | 
💬 真實案例分享:
「以前流鼻血都仰頭,結果吐到送急診…」32歲陳先生分享慘痛教訓:「改用低頭捏鼻法後,現在3分鐘就止血,隨身帶凡士林棉棒保養,半年沒復發!」  
🌟 醫師小叮嚀:超過50歲反覆單側鼻出血,需警覺「高血壓/鼻腫瘤」風險,建議做鼻內視鏡檢查!
掌握這些科學止血清單,下次鼻子鬧革命時,你也能淡定化身急救專家!(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