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型情人就在你身邊?近期社會案件揭開情感操控真相
最近好多家暴跟婚姻問題的新聞啊!連王力宏的離婚風波都被前妻爆出有「自戀型人格」問題,搞得大家開始好奇:到底什麼是自戀型人格?嘉義基督教醫院安欣瑜醫師在臉書上分享《渣男:病態人格》這本書的觀點,幫大家整理出超實用的辨識技巧。重點是,這些人不一定到「生病」的程度,但絕對走在成為問題伴侶的路上!
自戀型人格9大地雷行為(中5項就要小心!)
安醫師直接點破,如果你身邊的人符合下面9點中的5項,極可能就是自戀型人格:
- 自以為是宇宙中心:老愛誇大自己的成就,明明沒那麼厲害卻要別人把他當大神拜
- 整天做白日夢:幻想自己會成為超級成功人士、擁有絕世美貌或童話般的愛情
- 覺得自己超特別:認為只有「高級人士」才配理解他,普通人不夠格跟他交往
- 讚美成癮症患者:無時無刻都需要別人吹捧,像手機沒電就要找充電器一樣
- 特權感爆棚:覺得全世界都該讓著他,別人不配合就是對方有問題
- 把別人當工具人:利用朋友、伴侶達成目的,用完就丟毫不手軟
- 完全沒同理心:根本不在意你的感受,連假裝關心都懶
- 嫉妒心超重:看不得別人好,還老覺得別人在嫉妒他
- 態度傲慢到欠揍:講話永遠高高在上,好像全世界都比他低一等
跟自戀者交往有多痛苦?過來人血淚經驗
安醫師接過太多案例,這些自戀型伴侶最可怕的是:
- 做錯事永遠有藉口:被抓包就搬出一堆華麗理由,雙重標準玩得超溜
- 嘴上說為你好:其實每個行動都是為了滿足他自己的需求
- 最會貶低另一半:「你朋友水準真差」「這工作沒前途啦」「你離開我活不下去」… 這些話術就是要摧毀你的自信
- 連道歉都在演:家暴後的懺悔戲碼,說穿了只是怕失去能操控的對象
更可怕的是受害者往往會出現這些想法: ▶︎「一定是我太差他才會生氣」 ▶︎「他這麼優秀,有別人喜歡很正常」 ▶︎「為他犧牲是應該的」 這種「自戀型凌虐」會讓人不斷自我否定,像掉進無底洞爬不出來…
3種人最容易中招!快看你有沒有這些特質
安醫師點名這3類人最危險:
- 英雄崇拜者:從小就幻想白馬王子來拯救自己
- 滿足他人自戀狂:習慣性捧著另一半,把對方當皇帝伺候
- 被「好女孩」框架綁死的人:社會期待的「賢妻良母」特質,反而成為致命弱點
「體貼、懂反省、自我要求高」這些看似優秀的特質,在自戀者眼中根本是完美獵物的記號!他們專挑這種人下手,因為知道你被欺負也不敢反抗。
為什麼受害者離不開?醫師破解心理陷阱
每次有家暴新聞,總有人問:「為什麼不逃走?」安醫師激動地說:「真的不能怪受害者!」因為:
- 自我懷疑已成習慣:出問題先檢討自己,要等到「完美」了才敢質疑對方
- 回憶濾鏡太強大:為了守住曾經的美好,寧可欺騙自己
- 情緒反差像毒品:暴力→道歉的循環,像窒息式性愛讓人失去判斷力
- 沉沒成本陷阱:覺得都付出這麼多了,現在離開太虧
「這根本像買到地雷股!」安醫師比喻:「發現不斷下跌卻捨不得停損,結果越賠越慘…」她強調唯一解方就是:「認清現實,立刻離開!」
不只動手才算暴力!30秒檢測你有沒有中招
安醫師提醒,精神虐待也是家暴!衛福部的「精神暴力自我檢測量表」很簡單:
□ 被言語羞辱 □ 行動被控制 □ 威脅傷害你或家人
□ 經濟控制 □ 被跟蹤騷擾 □ 故意讓你出糗
只要中1項,請打113保護專線!別等到身心崩潰才求救。
最重要是記住:「會踐踏別人的人,遲早也會踐踏你!」快把這篇分享給容易心軟的姐妹,愛情很美好,但別用自己的尊嚴去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