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肌肉少1公斤,心臟病風險飆81%!蛋白質這樣吃才夠|高齡族必學增肌術

💢 肌肉流失比你想的更危險!心臟病風險直接飆8成

大家防疫期間是不是都宅在家?醫師發現這波疫情讓不少長輩的肌力「斷崖式下跌」!出門次數變少、活動量降低,連吃飯都隨便煮煮,結果短短一週肌肉量就可能掉三分之一!更驚人的是,國外研究直接點名:肌肉量最低的族群,心臟病風險比肌肉量高的人多了整整81%

🤔 肌肉在掉,關心臟什麼事?

你一定想問:「心臟肌肉和手腳肌肉不是不一樣嗎?」沒錯!心臟是不隨意肌,手腳是隨意肌。但西班牙研究追蹤1019位45歲以上健康民眾十年後發現:骨骼肌質量最低的組別,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硬是比最高組多了81%!這個數字夠嚇人了吧?

醫師推測的關鍵原因:

  1. 代謝力大崩壞:敏盛醫院江坤俊副院長解釋,肌肉就像身體的「燃燒爐」,肌肉一少,基礎代謝率就暴跌。吃進去的熱量消耗不掉,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統統往上飆,血管當然受不了。
  2. 惡性循環陷阱:肌少症長輩容易累、走路不穩,活動量自然更少。心肺功能長期「躺平」,心臟負擔越來越重。
  3. 隱藏發炎危機:肌肉其實會分泌抗發炎物質,當肌肉量不足,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這正是心血管疾病的溫床!

🧓 高齡增肌是保命關鍵!蛋白質攝取觀念大翻新

關渡醫院陳亮恭院長說得很直白:「我們是史上第一代要面對『長壽風險』的人類!」過去平均壽命才三、四十歲,現在活到八十歲是常態。但很多人不知道:30歲後肌肉每年流失1%,60歲後流失速度更翻倍

🔥 顛覆認知!你的蛋白質吃夠了嗎?

陳院長點出關鍵:「你年輕時學的營養知識,現在早就過時了!」特別是蛋白質攝取量,最新高齡醫學標準比以前高得多!為什麼?

  • 老化讓身體「蛋白質利用效率」變差
  • 需要更多原料才能維持肌肉量
  • 過去建議量只能防營養不良,無法防肌少症

🥩 怕吃不夠?蛋白質「手掌換算法」超簡單

與其死背數字,不如用身體當量尺!營養師推薦的實用技巧:

✅ 每餐蛋白質這樣抓:

族群 每餐份量 實際舉例
一般成人 1掌心大小厚度約1.5cm 雞胸肉半片、板豆腐1塊半
60歲以上 1掌心大小+額外半份植物性 掌心大魚肉+半碗毛豆
肌少症者 1.5掌心大小 早餐2顆蛋+午晚餐各1掌心肉類

進階技巧:把三餐份量拆成「4+3+3」原則!早餐吃40%(例如:希臘優格+堅果)、午晚餐各30%,吸收效果更好。

💡 挑對蛋白質有訣竅:

  • 動物性:雞胸肉、魚肉、雞蛋(膽固醇正常者每天2顆很安全)
  • 植物性:毛豆、板豆腐、天貝(發酵黃豆製品,好消化)
  • 地雷區:加工肉品(火腿、香腸)、油炸豆製品(百頁豆腐)不算健康蛋白質!

🚨 增肌不能只靠吃!避開3大地雷行為

❌ 地雷1:只喝高蛋白飲

「把粉泡下去就長肌肉?」錯!沒有足夠的「肌肉破壞刺激」(就是運動啦),喝再多蛋白質都會變成熱量儲存,甚至加重腎臟負擔。

❌ 地雷2:狂走路當運動

散步對心肺好,但對增肌效果極有限!阻抗訓練才是關鍵:深蹲(扶椅子)、彈力帶拉舉、臀橋,每週至少2次才有效。

❌ 地雷3:完全不吃澱粉

「怕胖不吃飯?」反而加速肌肉分解!運動後補充「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例如:雞肉飯糰),能促進肌肉合成。

💪 銀髮族居家增肌計畫(免器材版)

時間 動作 重點提醒 次數目標
早晨 椅子深蹲 臀部向後坐,膝蓋不超腳尖 10下×3組
午後 扶牆伏地挺身 身體打直,手肘向後45度 8下×3組
晚間 彈力帶水平拉(可用毛巾) 手肘夾緊身體,感受背部收縮 12下×2組
每天 腳尖走路 扶牆防跌倒,強化小腿肌力 客廳走3趟

👨⚕️ 醫師叮嚀:運動後30分鐘內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一杯牛奶配茶葉蛋就是好選擇。

📊 肌肉守護進階監測法

除了量體重,更要追蹤「肌肉狀態」:

  1. 小腿圍測量:用皮尺量小腿最粗處,<33公分要警覺
  2. 起立坐下測試:雙手抱胸,5秒內從椅子起身坐下算1次,60歲以上男性<14次、女性<12次要注意
  3. 步行速度:平常走路速度<0.8公尺/秒(約4秒走3步)是警訊

❤️ 護心增肌雙效飲食菜單

早餐:燕麥粥(半杯)+ 無糖豆漿200ml + 水煮蛋1顆 + 核桃5顆
午餐:雜糧飯3/4碗 + 香煎鯖魚1片(掌心大)+ 蒜炒菠菜1碗
點心:希臘優格100g + 奇亞籽1茶匙
晚餐:雞肉蔬菜湯(雞腿肉切塊+番茄+高麗菜+菇類)

🌟 營養亮點:鯖魚含Omega-3抗發炎、核桃有鎂放鬆血管、奇亞籽纖維助代謝

🔚 關鍵總結:肌肉就是你的第二顆心臟

肌肉量絕不只是關乎力氣大小,根本是心血管的守護神!從今天開始:

  1. 每餐確認有「掌心蛋白質」
  2. 每週做2次阻抗訓練
  3. 定期量小腿圍監控肌肉量 別讓你的「肌肉銀行」年年虧損,現在補存還來得及!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