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別再忍痛了!小拉傷恐是筋膜在抗議 營養+伸展雙解方

營養+伸展雙解方

最近天氣有夠「搞怪」,明明出大太陽熱到穿短袖,隔天馬上變冷颼颼!這種忽冷忽熱的天氣,診間擠滿整排「歪脖子」和「扶腰族」。很多人一開始以為只是小拉傷,貼個藥布就沒事,結果越拖越嚴重,痛到連吃止痛藥都壓不住!特別是上班族用電腦、下班追劇滑手機後,痛感直接升級,最後只好來掛號求救…

🔍 你中的是「肌筋膜疼痛」還是「公主病」?

這種要人命又查無原因的疼痛,最常見的就是肌筋膜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來!摸摸看你的肩頸或後腰,有沒有摸到硬梆梆的條索狀肌肉?按下去會痛到彈起來?有時還會痠麻傳到手臂或大腿?這就是典型警訊啦!

肌筋膜症候群三大特徵:

  1. 激痛點:按壓特定點會引發爆炸痛
  2. 轉移痛:痛感會放射到其他部位
  3. 氣候地雷:濕冷天症狀直接加倍

很多人會把它跟「公主病」搞混(正式名稱:纖維肌痛症)。女神卡卡也得過的纖維肌痛症是全身痛到像被卡車輾過,而且壓痛點超過11個,還會伴隨失眠、疲勞、腸胃不適等整組壞光光。最大差別是它不會轉移痛,痛起來像全身裝了定時炸彈!

🌿 中醫破解筋膜密碼:千年智慧超給力

《黃帝內經》老早就說「久坐傷肉」,跟西醫發現的「緊繃肌束」根本神同步!中醫師臨床發現,當肌肉固定不動超過30分鐘,筋膜就會開始「結歸球」。這時如果又吹冷氣、姿勢歪斜,根本是疼痛方程式全湊齊!

中醫治本雙箭頭:

1. 內服漢方調體質

  • 基本款「桂枝湯」:促進循環+驅風寒
  • 加班族必加「黃耆」:補足元氣推進力
  • 肩頸卡卡配「葛根+羌活」:專攻上半身瘀堵
  • 腰痛救星「杜仲+牛膝」:引藥下行通腰腎

2. 外攻針灸鬆筋結

  • 「針上灸」:溫熱針具直送筋膜深層
  • 「頭皮針」:調控神經肌肉反射區
  • 「筋膜細針」:挑開糾結筋膜網

特別要提頭皮針超神奇!在頭皮對應區下針,搭配活動緊繃部位,會感覺到筋結慢慢化開的鬆軟感,比單純按摩更到位~

💡 辦公室族自救寶典:三招斷開疼痛鏈

📌 姿勢矯正是根本

  • 電腦螢幕要「平視」:低頭15度頸椎多承重12公斤!
  • 手肘「L型直角」:手肘低於桌面必備扶手椅
  • 腰靠「記憶墊」:填滿腰椎空隙防塌陷
  • 大腿「平行地面」:腳踩不到地?快用踏墊救膝蓋

最推薦設定「番茄鐘工作法」:每25分鐘就強迫自己起身做30秒筋膜滑動(聳肩→轉肩→扭腰),比喝咖啡更提神!

🥗 營養補充是關鍵

缺乏維生素B12葉酸會讓肌肉變「沒電的遙控車」!紅血球攜氧量不足,代謝廢物堆積在筋膜,痛感自然飆升。建議這樣補:

營養素 功效 食物清單 每日建議量
B12 修復神經鞘膜 蛤蜊/鯖魚/蛋/紫菜 2.4微克
葉酸 促進紅血球生成 深綠蔬菜/芭樂/木瓜/堅果 400微克

上班族外食這樣吃:中午點蛤蜊湯+燙菠菜,下午茶吃堅果配木瓜,輕鬆達標!

🧘 筋膜伸展要到位(重點教學)

✳️ 頸椎延展運動(每小時做1組)

  1. 眼睛平視前方,想像頭頂「百會穴」被線往上拉
  2. 維持上提力,下巴往後縮(像擠雙下巴動作)
  3. 舌頭輕頂上顎,深呼吸8-10秒
  4. 雙手扶後腦確認「風池穴」有舒展感

⚠️ 注意:前頸肌肉不能繃緊!做完要有「喉嚨打開」的感覺才正確~

🔥 加碼肩胛放鬆術(電腦族必學)

  1. 坐椅緣挺直腰,雙手在背後互抓手肘
  2. 吸氣手肘往後夾,肩胛骨下壓
  3. 吐氣手肘緩慢畫圓5次
  4. 感覺背部「膏肓穴」發熱才有效

❗ 地雷警訊快就醫:這些狀況別硬撐!

如果出現以下狀況,別再自己亂拉筋:

  • 按壓痛點引發「觸電式放射痛
  • 睡覺壓到患處會痛醒
  • 熱敷後反而更腫脹
  • 伸展時關節發出「喀啦聲

有位工程師患者就是忍痛三個月,最後連轉方向盤都困難,治療師用「筋膜刀」鬆解時,他肩背的筋結居然發出「啵啵啵」的鬆開聲!整整多做六週治療才康復~

🌟 保養關鍵句:筋膜是活的地圖

肌筋膜就像全身的立體網格衣,一處緊繃全件歪!記得:

  1. 定時動比狂運動更重要
  2. 微量營養是隱形推手
  3. 輕柔伸展勝過強拉痠痛
  4. 中西合療破解慢性疼痛

下次覺得「啊,應該只是小拉傷」的時候,快做個下巴後縮運動+補充B12食物。別讓小痛變大患,你的筋膜會感謝你!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