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辦公室是不是越來越多人抱怨嘴破、喉嚨痛?中醫師門診也發現口腔潰瘍患者激增三成!原來這跟「小雪」節氣錯誤進補大有關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怎麼吃才能溫暖過冬又不燥熱上火!
小雪節氣是什麼?台灣人最容易踩的進補地雷
▌小雪其實不是下雪啦!
每年11/22前後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這個名稱是古人觀察黃河流域的氣候變化得來的。但對台灣人來說,這時候的體感更像是「早晚涼冷,中午微熱」的尷尬天氣。
▌為什麼你補到嘴破?
最近門診超多人抱怨: 「明明吃羊肉爐暖身,隔天卻嘴破喉嚨痛」 「穿發熱衣上班,下午就燥熱冒痘」 這些都是因為台灣冬季有「三暖夾擊」:
- 室內暖氣:辦公室/家裡空調暖氣狂吹
- 外在暖衣:發熱衣+羽絨外套包緊緊
- 飲食暖補:薑母鴨、麻油雞天天吃
當內外熱氣散不出去,就像悶燒鍋一樣,身體自然狂冒火氣!這就是為什麼最近嘴破、痘痘、失眠的人特別多。
小雪養生3大重點:抗寒≠狂進補
1. 泡腳比吃補更重要!
每晚用40度熱水泡腳15分鐘,水位要淹過腳踝上三指處(三陰交穴)。加點秘密武器效果更好:
- 容易手腳冰涼→加3片生薑+1把鹽
- 睡不好多夢→加一小撮乾桂花
- 壓力大緊繃→加10滴薰衣草精油
2. 乾浴按摩暖身不燥熱
早上起床別急著衝出被窩!先做3分鐘乾浴操:
- 雙手用力互搓30秒到發熱
- 從臉→脖子→手臂→胸口→肚子→後腰快速輕拍
- 重點加強後頸下方(大椎穴)搓熱 穿衣服前做完,整天都不怕冷!
3. 進補挑「白肉」避「紅肉」
不是不能進補,是要聰明選食材:
類型 | 推薦吃 | 要少吃 |
---|---|---|
肉類 | 鱸魚、雞肉、蛤蜊 | 羊肉、麻辣鍋 |
藥材 | 枸杞、百合、黃耆 | 當歸、人參 |
湯底 | 蔬菜清湯、菇菇湯 | 麻油湯、燒酒湯 |
必吃8種小雪黃金食材(附挑選秘訣)
🍌 香蕉|抗憂鬱首選
為什麼適合現在吃?
冬天陽光少容易心情差,香蕉裡的色胺酸能轉化成快樂荷爾蒙。挑選訣竅:選表皮帶芝麻點、聞得到香氣的最讚!怕涼的人可以微波10秒再吃。
🍠 地瓜|暖胃不脹氣
比米飯更好的主食!
推薦「台農57號」黃肉地瓜,纖維細緻好消化。帶皮蒸熟保留營養,和豆漿打成飲品超適合當早餐。
🥬 大白菜|清肺高手
煮法決定效果:
- 咳嗽有痰→加老薑片煮湯
- 嘴破便祕→生吃涼拌(用鹽抓醃去生味)
挑選時葉片緊實、拿起來沉甸甸的才多汁!
⚫ 黑米|補腎黑珍珠
比黑芝麻更溫和的補腎食材,煮飯時混1/4黑米,口感Q彈又養生。特別適合:
- 容易腰痠的人
- 熬夜後臉色暗沉
- 更年期盜汗
🟠 南瓜|天然胃藥
胃不好的人必收!
連皮蒸熟用湯匙就能壓成泥,加點堅果當點心。日本研究發現,每天吃拳頭大南瓜,兩週後胃脹氣改善超明顯。
🌱 黃豆芽|滅火專家
比綠豆芽更適合冬天,寒性較低。加蒜末快炒,或是煮味噌湯時最後放入,保留脆度又能清熱。
⬜ 白蘿蔔|呼吸道守門員
千萬別削皮! 皮下的芥子油正是抗病毒精華。最近感冒人多,用蘿蔔皮+蜂蜜醃漬一夜,兌溫水喝預防喉嚨痛。
💜 芋頭|腸胃修復師
選小顆檳榔芋口感更綿密。蒸熟壓泥+鮮奶代替奶油,做濃湯或甜點都不怕脹氣,對胃潰瘍修復超有幫助。
特別加碼:憂鬱情緒自救法
最近是不是常覺得:
☑️ 提不起勁 ☑️ 莫名想哭 ☑️ 睡再多還是累
這可能是「季節性憂鬱」作祟!試試這些小技巧:
▌日光療法
把握早上10點前的陽光,不擦防曬坐在窗邊15分鐘(陰天也要做),刺激大腦分泌血清素。
▌音樂處方箋
中醫師私藏歌單:
- 焦慮緊張→古箏《流水》
- 低落無力→鋼琴《卡農》
- 失眠多夢→頌鉢音頻
每天聽20分鐘效果堪比吃藥!
▌穴位按摩
隨手按壓「開心三穴」:
- 頭頂正中央百會穴(握拳輕叩20下)
- 手腕橫紋上內關穴(拇指按揉1分鐘)
- 胸口正中間膻中穴(掌心溫敷深呼吸)
小雪養生地雷區
最後提醒大家這些千萬別踩的坑:
❌ 麻辣鍋配冰飲(冷熱夾擊最傷胃)
❌ 熬夜追劇吃洋芋片(虛火上升嘴破保證)
❌ 用酒精暖身(暫時發熱反而加速散熱)
❌ 整天門窗緊閉(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飆升)
其實小雪養生很簡單:白天洋蔥式穿脫,晚餐七分飽,睡前泡泡腳。搭配今天推薦的當季食材,保證你溫暖過冬不燥熱,跟嘴破痘痘說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