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起床先刷牙還是先吃早餐?牙醫揭秘最佳順序,4招防蛀又防癌!

🤔 早晨的兩難選擇:先刷牙還是先吃早餐?

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個掙扎:到底要先衝去刷牙,還是先填飽肚子?這個問題連牙醫師們都有不同看法!有人覺得不刷牙直接吃早餐,根本是把整晚滋生的細菌吞下肚;也有人堅持吃完早餐再刷,才能保護牙齒不被蛀牙侵襲。其實兩派都有醫學根據,關鍵在於你的健康優先順序是什麼!

🦠 先刷牙派:阻擋「10公克糞便級細菌」下肚

為什麼睡醒嘴巴總是臭臭的?
日本草加家庭牙醫診所院長小垣佑一郎在《不生病的解毒飲食法》裡解釋得超清楚:
→ 睡覺時身體會自動減少口水分泌,怕你被口水嗆到
→ 口水變少就等於失去天然沖洗功能
→ 細菌整晚狂歡繁殖,早上口腔變成細菌大本營

驚人真相:
如果直接吃早餐,等於把相當於10公克糞便的細菌量吃下肚!(光想像就頭皮發麻😱)

更可怕的還在後頭:
松生診所院長松生恆夫博士補充:
→ 早晨口腔內的「蛋白酶」濃度飆到最高
→ 這傢伙會破壞呼吸道黏膜防護層
→ 讓你更容易中標流感!
他的終極建議: 睜開眼睛立刻衝去刷牙,等於幫免疫力加裝防護罩!

🦷 後刷牙派:守護琺瑯質的關鍵30分鐘

在美國執業的Grace牙醫師拍影片分析:
牙齒整天在玩「礦物質交換遊戲」:

  1. 脫礦危機: 吃東西(尤其酸甜食物)後,牙齒表面的礦物質開始溶解
  2. 再礦化轉機: 唾液會慢慢把礦物質補回牙齒上
    重點來了! 剛吃完東西時牙齒最脆弱:
    → 酸性食物讓口腔變酸鹼戰場
    → 琺瑯質軟化像泡過醋的蛋殼
    → 馬上刷牙可能刮掉一層保護層!
牙醫界的黃金守則: 早餐類型 清潔時機 急救措施
沒吃酸性食物 吃完可直接刷牙
有喝咖啡/果汁 等30分鐘再刷 先用清水狂漱口
超級趕時間 改用漱口水+牙線 午餐後補刷

為什麼要拚命守護琺瑯質?
→ 它是牙齒的鋼鐵盔甲
→ 磨損會讓牙齒變黃又敏感
→ 蛀牙大軍突破防線的起點!

⚖️ 聰明人的折中方案

情境1:怕細菌又怕傷牙
→ 起床先用抗菌漱口水咕嚕30秒(選含CPC成分的)
→ 安心吃早餐
→ 抓準30分鐘空檔刷牙

情境2:學生上班族衝刺早晨
牙醫師趙國翔在《醫師好辣》教戰:

  1. 早餐後立刻用牙線+漱口水清潔
  2. 隨身帶小牙刷
  3. 午餐後30分鐘徹底刷牙
    「與其隨便亂刷,不如集中火力有效清潔!」他強調重點是減少牙齒處在脫礦狀態的時間。

🚫 不刷牙的致癌危機比你想像更嚴重

日本愛知縣癌症中心松尾惠太郎教授提出驚人數據: 刷牙頻率 口腔癌/食道癌風險
每天刷2次 降低30%
每天刷1次 基準值
完全不刷 暴增1.8倍

關鍵凶手現形:
→ 口腔某些細菌會製造致癌物「乙醛」
→ 乙醛是酒精代謝的致癌副產物
→ 就算不菸不酒,口腔細菌照樣產毒!
「刷牙根本是每天在做口腔大掃毒!」松尾教授這樣比喻。

🌿 4招神助攻!讓口腔細菌斷糧絕育

1. 綠茶:天然的漱口水

為什麼牙醫都推綠茶?
→ 內含兒茶素直接殲滅細菌
氟化物幫牙齒鍍上保護膜
→ 楊梅天成醫院衛教認證:能阻擋牙菌斑黏附
實測技巧: 早餐後來杯無糖綠,含在口中10秒再吞下,雙重防護!

2. 芹菜:口腔掃地機器人

粗纖維的隱藏功能:
→ 咀嚼時像迷你刷頭物理刮除殘渣
→ 嘎吱脆的口感刺激唾液大噴發
→ 中和口腔酸性環境
偷吃步: 早餐加一把芹菜棒,省下牙縫刷的錢!

3. 薄荷:呼吸的隱形防護網

不只是遮味道那麼簡單:
→ 含單帖烯化合物深入肺部淨化
→ 研究證實:用薄荷漱口水,牙齦發炎率降23%
→ 自製天然漱口水:新鮮薄荷葉+溫水浸泡

4. 健口操:睡覺也在防細菌

日本牙醫堀滋在節目《現在就想知道!》揭密:
用嘴呼吸的人超吃虧!
→ 直接吸進灰塵病菌
→ 整晚口乾舌燥助長細菌
每天30秒「啊咿嗚杯」操:

  1. 誇張張嘴喊「啊~」
  2. 咧嘴笑露齒「咿~」
  3. 嘟嘴發「嗚~」聲
  4. 舌尖頂上顎彈出「杯!」
    「養成舌尖輕觸上顎習慣,連睡覺都自動過濾空氣!」堀滋醫師說這招對過敏兒也有效。

💡 醫師團終極建議

  1. 健康優先選「先刷」: 免疫力差、易感冒族群
  2. 牙齒優先選「後刷」: 已有蛀牙、牙齒敏感者
  3. 折中王道方案:
    → 起床:漱口水快速清潔
    → 早餐後:30分鐘溫水漱口再刷牙
  4. 必加秘密武器: 餐後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加速再礦化

台大牙科校友會更提醒: 晚上刷牙比早晨重要十倍!睡眠時長達8小時無防備,務必用牙線+牙刷+漱口水三重防護,別讓細菌開整晚趴踢啦!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