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錢再賺就有啦!」這句話你是不是也常聽到?甚至自己講過?拜託你,從今天開始把這句話當成危險品。我以前就是被這句話害慘,白白燒掉50萬血汗錢,更賠上再也追不回的時間。這不是危言聳聽,是我用真金白銀換來的教訓。
💸 「錢再賺就有」背後的可怕陷阱
講這句話的人(包括過去的我),通常有兩種心態:
- 覺得當下爽比較重要:先花再說,反正錢會再進來嘛!
- 對「賺錢」想得太簡單:以為收入像水龍頭,轉開就有。
問題是,賺錢哪那麼輕鬆? 除非你家裡有礦,不然每分錢都是用你的時間+勞力+專業換來的。這三樣東西,沒有一樣是無限的!特別是時間,過了就是過了,你拚死也追不回來。
🔥 我的50萬是怎麼蒸發的?創業血淚史
2009年,我離開上班族生活,手上有些閒錢。股市那時在高點不敢進場,剛好有個以前上課認識、能力很強的朋友找我合夥創業。「機會難得啊!」我們倆熱血沸騰,覺得憑過去的管理經驗肯定成功。評估資金、留了生活費後,就一頭栽進去。
📈 業績衝再快,也抵不過這個致命盲點
事業起步比預期快,但三個月後我總覺得哪裡怪怪的。明明生意不錯,為什麼心裡不踏實?當時被業績成長沖昏頭,沒深究。半年後恐怖的事實浮現:花出去的錢,竟然比賺進來的還多!
更糟的是,我當時的思考是這樣的:
「創業前期燒錢正常啦!以後賺回來就好,反正…錢再賺就有啊!」💰
就是這句魔咒讓我繼續鬼遮眼:
- 沒認真檢視每筆支出值不值得
- 覺得有股票、基金的被動收入撐著,創業燒錢「沒關係」
- 連生活開銷也開始隨便:「哎,再賺就有嘛!」
💣 爆炸的結局:一年心血換50萬教訓
結果呢?合夥事業撐了一年多就收攤。當我坐下來細算損益,胃都涼了——整整虧掉50萬台幣! 這筆錢夠我安穩過好幾年啊!那陣子每次回想,都像被揍一拳。痛的不是錢,是發現自己親手把寶貴的時間勞力丟進水裡。
⏳ 最殘酷的真相:你花錢時,其實是在花生命
這才是「錢再賺就有」最大謊言: 對多數人來說,賺錢靠的是用生命去換。你一天只有24小時,體力會隨年齡衰退,專業也可能被淘汰。當你輕率地花掉1萬塊,等於是把賺這1萬塊所需的幾十個小時生命也一起丟掉!
💼 上班族更容易中招!月薪族的致命循環
領固定月薪的人最危險!為什麼?
- 「薪水幻覺」: 每個月固定入帳,容易覺得「花完下個月還有」。
- 「小錢無感」: 一杯手搖飲、衝動網購… 覺得「小錢而已嘛!再賺就有」。
- 結果呢?月底戶頭空空,時間勞力照樣被蒸發,財富永遠累積不起來。
當然,有些錢絕對不能省!像健康投資(醫療、保健)、提升自我的學習費,這些是用錢換更有價值的東西,該花!但很多人卻誤用「錢再賺就有」來掩飾不必要的消費、衝動的投資、鬆懈的財務紀律。
💧 錢跟水一樣:只往懂得「蓄水」的人流
觀察大自然就懂了:水一定往低處流,匯聚在能承接它的地方。錢也是!它會流向珍惜它、懂管理它的人。 當你開始:
- 重視每分錢的「生命價值」: 花錢前先想:「這值得我用X小時生命換嗎?」
- 嚴格區分「必要」與「想要」: 不是不花,是花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 把收入當「種子」: 先存再花,讓錢去幫你賺更多時間自由。
財富才會真正開始累積。 你才有本錢去實現夢想,而不是一輩子當時間的奴隸。
🛑 現在就關掉「錢再賺就有」的開關!行動關鍵
別像我一樣摔一大跤才懂。立刻做三件事:
- 把這句話貼在錢包上:「這筆錢,代表我__小時的生命」。 花錢時強迫自己換算!
- 檢視固定支出: 那些每月自動扣款的訂閱服務、很少用的健身房會員… 真的需要?砍掉就是賺回時間。
- 「衝動消費」冷卻期: 看到很想要的東西?強制等24小時再決定。 多半會發現沒那麼想要。
🌟 金錢觀翻轉:你的時間比鑽石還珍貴
錢,某種程度的確可以再賺。但用來賺錢的「時間」與「勞力」,是宇宙給你最公平也最殘酷的限量資源。 當你不再把錢看作「數字」,而是「生命能量的結晶」,你的每一個消費、投資、儲蓄決定,都會完全不同。
別讓未來的你,恨現在隨意揮霍生命的自己。 現在就開始,把每一分錢都當成用命換來的寶貝,謹慎地花、聰明地存、有效地增值。這才是對自己生命最大的負責。
本文改寫自《你的夢想就是最棒的存錢筒》/艾爾文(富朋友理財筆記站長)/方智出版社 之核心概念,並加入深度剖析與實用行動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