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80歲阿公突失智?原來頭殼內在『慢性流血』!醫師靠「開洞引流」兩天逆轉退化

阿公的急速退化:從種菜達人到認不得女兒

「阿爸!我是阿惠啊,你認得我嘸?」二女兒蹲在輪椅前,緊緊握著阿公的手。阿公眼神渙散,咿咿哦哦講著沒人聽得懂的話,嘴角還掛著一點口水。短短兩個月,80歲的阿公像是換了一個人。

兩個月前的阿公是巷仔口出名的種菜達人。每天透早天還沒光,他就騎著老鐵馬去田裡忙,下午固定到巷口青草攤喝一杯「涼的」(青草茶)。手腳俐落、講話鏗鏘有力,連孫子都追不上他的腳步。

誰知變化來得又急又猛:

  • 走路開始顛簸:原本穩健的步伐變得拖沓,常無緣無故絆到
  • 講話糊成一團:清楚的大嗓門變成含滷蛋般的模糊音
  • 反應慢半拍:叫他名字要好幾秒才有反應
  • 最讓人心碎的是:上禮拜開始,他竟然對著大女兒問:「你是誰?」

被貼上「失智症」標籤 家屬無奈接受「老化」事實

子女們心急如焚帶阿公去診所。老醫師翻翻病歷、簡單問診後嘆氣:「歲頭到了啦,這是退化性失智,免緊張啦!去大醫院做個失智評估,以後請外勞照顧也較方便。」

「失智症」三個字像榔頭敲在子女心上。大哥紅著眼眶:「明明兩個月前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退化』?」大女兒更自責:「是不是我們顧得不好?早該禁止他去田裡…」

一家人帶著沉重心情轉往大醫院神經科。醫師拿出厚厚一疊「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開始問:

  • 最近會不會重複問一樣的問題?(家屬點頭如搗蒜)
  • 還記得今天是幾年幾月嗎?(阿公茫然搖頭)
  • 自己搭公車去市場買菜有困難嗎?(子女苦笑:現在連走路都要人扶)
  • 會不會自己洗澡穿衫?(二女兒哽咽:這週都要人幫忙了…)

關鍵破綻:失智不會「咻一下」惡化!

神經科醫師陳醫師越問眉頭越緊。他放下筆突然問:「你們注意看,阿公兩邊瞳孔大小有一點點不一樣嘸?」家屬湊近細看,驚呼:「真的耶!右邊好像比較大!」

陳醫師接著點出疑點:「失智症是慢慢退步,像走下樓梯一階一階的。阿公這種『咻一下』滑下樓的速度… 有古怪!」他果斷開立緊急檢查:「先做電腦斷層,我懷疑不是單純失智!」

檢查結果讓所有人倒抽冷氣——阿公的頭殼左側,有片巴掌大的黑影! 陳醫師指著螢幕解釋:「看到嘸?腦殼和腦中間這層『硬腦膜』底下,積了一包陳年的瘀血,醫學上叫『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

慢性硬腦膜下出血:被誤當老化的隱形殺手

「什麼是慢性硬腦膜下出血?」家屬全慌了。陳醫師用台語比喻:「就像椰子殼(頭骨)內面那層毛(硬腦膜),有微血管在一點一滴滲血。血慢慢積、越積越多,最後壓迫到腦子。」

他特別強調幾個可怕特點:

特徵 為何容易被誤解
外傷後數週~數月才發作 家屬早忘了曾撞到頭
輕微碰撞就可能引發 阿公只說「輕輕敲到」沒在意
症狀像極失智 記憶差、動作慢、口齒不清
好發60歲以上 易被歸咎「老了就退化」

「啊!過年前阿爸在田埂跌倒!」三女兒突然尖叫。大哥急忙補充:「那時只有額頭擦傷,連縫針都不用啊!」陳醫師拍桌:「就是這次啦!老人家腦萎縮,血管脆弱,輕輕撞到就像老水管滲水!

曹操也有的病!「開洞引流」手術的神逆轉

聽到要「在頭殼鑽洞」,子女嚇壞了:「阿爸都80了,禁得起開腦嗎?」陳醫師笑著搖手:「免驚!這比割盲腸還簡單!」他畫圖解釋:

  1. 局部麻醉:在頭皮打針就好,阿公全程清醒
  2. 鑽小孔:用特製器械在頭骨開個指甲大的洞
  3. 沖洗引流:插入細管把積血引出,再用生理食鹽水洗淨
  4. 縫合:傷口只有1公分,貼個紗布就好

歷史上的曹操頭痛到抓狂,華佗想幫他『開顱取風涎』,就是這種病啦!」陳醫師用故事安撫家屬。雖然最後曹操疑心病重沒醫成,但現代醫學已讓這手術成功率超過9成

術後奇蹟:24小時從認不得人到吵喝青草茶

手術過程只花40分鐘。隔天家屬探病時,護理師笑著提醒:「小聲點,阿公在『靠夭』了!」加護病房傳來阿公中氣十足的聲音:「我的涼的咧?去巷口買一杯來啦!

更讓子女噴淚的是——阿公瞇眼看著二女兒:「阿惠啊,你眼睛怎麼腫得像桃子?」就這一句話,讓全家哭成一團。術後24小時的轉變太戲劇:

  • 講話清楚了:不再含滷蛋,罵人特別流利
  • 下床走路了:不用人扶,自己走去廁所
  • 記憶回來了:連田裡哪畦菜該施肥都記得
  • 最關鍵是:五個子女誰是誰,分得一清二楚!

醫師警告:長輩撞到頭必做「三個月追蹤」

出院前,陳醫師特別叮囑:「不管老人撞到頭當下有沒有事,這三件事一定要做:

  1. 記下日期:手機日曆標記撞到頭的日子
  2. 觀察90天:三個月內注意是否出現「突然退化」症狀
  3. 警訊就醫:出現走路不穩、口齒不清、性格大變,直接掛神經外科

他感嘆:「太多家屬以為『老番癲』是正常退化,錯過黃金治療期。其實慢性硬腦膜出血就像鍋蓋壓腦,掀開就恢復了!

阿公出院那天,果真拎著孫子買的「涼的」,嚷著要回田裡巡菜苗。看著老人家的背影,陳醫師對護理站笑道:「下次遇到這種病例,我還是要講曹操的故事啦!不過…」他眨眨眼:「這次要強調曹操沒開刀的下場有多慘!

給照顧者的關鍵提醒:這些「假失智」警訊別輕忽

這個案例給所有照顧長輩的人重要啟示:

  • 退化≠必然:突然的認知功能下降絕對不正常!
  • 外傷史是關鍵:即使只是「輕輕敲到」、「跌坐地上」也要記錄
  • 留意不對稱症狀:單側手腳無力、瞳孔大小不一都是紅旗
  • 相信直覺:若覺得長輩「退步得太誇張」,堅持進一步檢查

每個小碰撞都可能釀大禍,每個「老化了」的判斷都該再想想。 阿公的奇蹟不是運氣,是家屬願意追根究柢,加上醫師的警覺心共同創造的。別讓家中長輩白白承受「假失智」之苦!

本文改編自真實病例,重點提醒:若長輩有頭部外傷史後出現異常退化,請立即至神經外科就診。早期發現的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簡單引流就能逆轉人生!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