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一按就靈!經絡穴位自癒聖典:40種居家急救指南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加班到半夜頭痛到快炸開,隨手按壓太陽穴竟然舒緩不少;生理期悶痛蜷縮在床上,發現按壓小腿內側能緩解抽痛。其實啊,我們身體藏著天然的急救站,就是遍佈全身的經絡穴位

人體自帶藥庫的奧秘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這句老話真有道理!莊雅惠中醫師解釋,當氣血在經絡裡卡住,就會出現痠痛麻各種警訊。就像台北捷運路線圖,經絡是貫穿全身的能量通道,而穴位就是關鍵的轉乘站。按壓這些點就像啟動身體的自癒開關,能:

  • 促進氣血循環:像幫堵塞的水管加壓疏通
  • 調節臟腑機能:胃痛按足三里、失眠按神門超有感
  • 釋放緊繃肌肉:肩頸硬得像石頭時按風池穴有驚喜
  • 平衡自律神經:按內關穴緩解心悸、焦慮超神奇

更厲害的是,WHO早就認可穴位療法對64種症狀有效!從打嗝、拉肚子到坐骨神經痛都適用。趙志昌中醫師補充:「睡前花五分鐘按摩,比吃補品更能從根本調理體質。」

初學者必學8大萬用穴

剛入門別被三百多個穴位嚇到,這8個超實用穴位先記起來:

  1. 合谷穴(手部萬能穴)
    👉 取穴法:虎口併攏,肌肉最凸點。用拇指按壓會有痠脹感
    👉 適用:頭痛、牙痛、鼻塞、腸胃不適

  2. 內關穴(自律神經調節器)
    👉 取穴法:手腕橫紋三指寬,兩筋之間。搭捷運時就能按
    👉 適用:暈車、心悸、孕吐、壓力大

  3. 足三里(長壽第一穴)
    👉 取穴法:膝蓋外側凹陷往下四指寬。老人家每天按,胃口好精神足
    👉 適用:胃痛、疲勞、免疫力提升

  4. 三陰交(婦科聖穴)
    👉 取穴法:腳踝內側凸骨往上四指寬。生理期前三天開始按預防經痛
    👉 適用:經痛、水腫、更年期潮紅

  5. 湧泉穴(補腎充電站)
    👉 取穴法:腳底板前1/3凹陷處。睡前用手掌搓熱100下超好睡
    👉 適用:失眠、手腳冰冷、疲勞

  6. 風池穴(肩頸救星)
    👉 取穴法:後腦勺髮際線兩側凹陷。用食指中指往眼睛方向按
    👉 適用:頭痛、落枕、眼睛酸澀

  7. 百會穴(提神醒腦點)
    👉 取穴法:頭頂正中央,兩耳尖連線交點。用指腹輕叩像敲雞蛋
    👉 適用:眩暈、健忘、情緒低落

  8. 太衝穴(消氣止痛閥)
    👉 取穴法:大拇趾和第二趾骨縫往上一寸半。壓力大時邊按邊深呼吸
    👉 適用:高血壓、經痛、偏頭痛

💡 專家小叮嚀:按壓時用指腹垂直施力,以「微痠脹但不劇痛」為原則。每個穴位按3-5分鐘,搭配深呼吸效果加倍!

從頭到腳7大長壽穴按摩法

日本百歲人瑞最愛用的養生秘技!趙志昌中醫師親授長壽穴按摩訣竅:

穴位部位 長壽穴名 按摩手法 最佳時段
頭部 百會穴 梳子由前往後梳頭30下,再指腹輕叩1分鐘 早晨起床後
臉部 迎香穴 食指搓熱鼻翼兩側,順時針揉20圈 過敏發作時
腹部 神闕穴(肚臍) 手掌焐熱後貼肚臍,順時針畫圈按摩 睡前平躺時
腰部 命門穴 雙手搓熱握拳,上下搓揉後腰腎區 久坐後起身
膝部 足三里 拇指按壓配合膝蓋彎曲伸直,左右各50下 飯後半小時
腳背 太衝穴 拇指按壓同時轉動腳踝,像踩滅菸蒂動作 生氣情緒差時
腳底 湧泉穴 用網球踩在腳底來回滾動,睡前做5分鐘 泡腳後溫熱時

「特別是足三里穴,」趙醫師笑著分享案例:「有位阿嬤天天按壓活到103歲,她說比吃人參還有用!」

40種常見症狀穴位急救指南

🧠 頭痛到炸?試試「3穴連按」

上班族最怕的偏頭痛,跟著這樣做:

  1. 太陽穴:食指中指畫圈按壓,順逆時針各10圈
  2. 風池穴:拇指頂住穴道往眼睛方向推,配合頭部左右轉動
  3. 合谷穴:拇指用力掐按20秒後放鬆,重複5次

    搭配薄荷精油按摩效果更快!記得避開飯後一小時內操作

👀 眼睛酸澀乾癢救星

3C族必學「護眼三穴」:

  • 攢竹穴:眉頭凹陷處,用食指關節頂住往上推
  • 睛明穴:眼頭內側,指甲掐按會痠到流淚(輕柔操作!)
  • 承泣穴:瞳孔正下方眼眶骨,用無名指輕拍像彈鋼琴

    每用眼50分鐘按一輪,立刻清爽像點眼藥水

🤧 長新冠嗅覺失靈這樣救

確診後聞不到咖啡香?中醫師推薦:

  1. 每天用熱毛巾敷迎香穴(鼻翼兩側)3分鐘
  2. 食指快速搓揉印堂穴(兩眉中間)至發熱
  3. 指尖輕叩百會穴30下激活嗅覺中樞

    搭配聞咖啡渣、檸檬皮訓練嗅覺神經更有效

💆 肩頸硬得像石頭?

電腦族救星「肩井穴」按摩訣竅:
👉 右手按左肩井穴(肩膀中點),頭往右斜45度
👉 找到痠痛點後用指腹畫「8」字按揉
👉 配合緩慢呼吸,吐氣時加深力度

辦公椅裝個按摩球靠著壓,邊工作邊放鬆超方便

🩸 生理期痛到冒冷汗

經痛急救黃金三角穴:

  • 三陰交:腳踝內側上四指,拇指用力按壓後定住30秒
  • 血海穴:膝蓋內側上三指,搓揉到發熱為止
  • 關元穴:肚臍下四指,手掌焐熱後貼著溫敷

    經期前三天開始按,搭配黑糖薑茶效果加倍

😴 翻來覆去睡不著

失眠必學「安眠三穴」:

  1. 神門穴:手腕橫紋小指側凹陷,睡前按壓5分鐘
  2. 湧泉穴:腳底前1/3凹陷,用掌根上下搓熱100次
  3. 安眠穴:耳垂後方凹陷(翳風穴後方),拇指輕揉

    按完喝杯溫蜂蜜牛奶,幫助褪黑激素分泌

🧠 腦霧健忘自救法

「神庭穴」+「四神聰」組合技:

  • 神庭穴在髮際線上半指寬,用指甲輕掐像按門鈴
  • 四神聰圍繞百會穴前後左右各一寸,四指同時點按

    每天早晨按壓喚醒大腦,搭配吃核桃補充Omega-3

穴位按摩3大黃金守則

  1. 力度要像捏壽司
    按壓不是越痛越好!莊雅惠醫師比喻:「力道要像捏握壽司,按下去有彈性回彈的感覺。」皮膚微紅發熱就是最佳狀態

  2. 時間比力度重要
    每個穴位至少按3分鐘,氣血循環需要時間啟動。看電視時順手按最省時

  3. 搭配呼吸效果翻倍
    吸氣時放鬆,吐氣時按壓。深長吐氣能讓肌肉放鬆,按壓更深入

🚫 禁忌提醒:飯後1小時內、受傷發炎部位、孕婦(合谷、三陰交禁按)要避開

加碼生活調理心法

單靠按摩還不夠!搭配這些習慣效果更持久:

🍚 溫和食療這樣吃

  • 胃食道逆流:早餐喝小米粥修復胃黏膜
  • 水腫虛胖:煮冬瓜薑絲湯當水喝,利濕不傷腎
  • 更年期潮紅:豆漿加亞麻籽粉補充植物性雌激素

🧘 辦公室微運動

  • 手麻按勞宮穴:握拳時中指指尖處,用原子筆頂端按壓
  • 腰痛練拱橋式:躺椅抬臀30秒×5組,強化腰肌
  • 靜坐3分鐘:午休時閉眼按內關穴,比喝咖啡更提神

🌿 順時養生重點

  • 春季:多按太衝穴疏肝氣,喝菊花枸杞茶
  • 夏季:按曲池穴解暑熱,吃綠豆薏仁湯
  • 秋季:按魚際穴潤肺,喝百合銀耳露
  • 冬季:按命門穴補腎,吃桂圓紅棗茶

專家破除迷思

Q:按穴位真的能減肥?
A:趙志昌中醫師解答:「按壓天樞穴(肚臍旁三指)確實能促進腸蠕動,但必須搭配飲食控制。想瘦小腹可飯前按壓帶脈穴(腰側最細處),抑制食慾效果不錯。」

Q:所有人都適合穴位按摩?
A:莊雅惠醫師提醒:「凝血功能異常、皮膚有傷口、過度虛弱者要謹慎。糖尿病患因感覺遲鈍,建議用震動式按摩器代替手按。」

🌟 養生關鍵在堅持!每天花10分鐘按摩,三個月後體質明顯改善。身體是最誠實的夥伴,你對它好,它就用健康回報你~

(本文內容節錄自《早安健康》3月號,更多精采圖解請見雜誌完整版)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