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停經30年突見血!體內「這金屬物」作怪 醫急喊:最晚這時要取出

醫急喊:最晚這時要取出

「阿嬤妳這個出血不單純,子宮裡有東西在作怪!」婦產科診間裡,醫師指著超音波螢幕神色凝重。70歲的林阿嬤已經停經整整30年,這陣子卻突然出現帶血分泌物,嚇得她以為得了癌症。檢查結果讓所有人傻眼——竟是年輕時裝的避孕器穿出子宮,在體內化膿發炎!

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李維鈞最近在臉書分享這個真實案例。林阿嬤的避孕器像顆「金屬地雷」,在體內埋了30年都沒取出,停經後子宮萎縮,避孕器直接刺進子宮壁,引發蓄膿出血。更驚人的是,嘉義醫院院長黃元德也遇過類似案例:60歲婦人腹痛就醫,發現避孕器貫穿子宮插進膀胱,再晚幾天可能引發敗血症!

為什麼體內金屬會「暴走」?避孕器過期3大恐怖後果

🫷 子宮萎縮讓避孕器變凶器

避孕器本質就是個「金屬異物」。年輕時子宮飽滿有彈性還能容納它,但停經後子宮縮小像顆乾癟桃子,避孕器卻不會跟著縮水。這時它就像被塞進太小的盒子裡,尖角開始往子宮壁裡戳,時間久了直接穿牆而出!

⚠️ 逾期不取出=埋下3顆不定時炸彈

  1. 子宮穿洞
    嘉義醫院院長黃元德解釋:「避孕器材質多是銅或塑料,長期摩擦就像慢刀子割肉。」曾有案例避孕器從子宮頂端穿出,刺破大腸造成糞便漏滿腹腔,緊急開刀才救回一命。

  2. 細菌溫床
    林阿嬤的避孕器周圍蓄滿黃綠色膿液,婦產科醫師搖頭:「停經後子宮頸閉鎖,分泌物排不出去,卡在避孕器上簡直是細菌開派對!」這種感染會默默蔓延,等到發燒腹痛時,往往已引發骨盆腔發炎。

  3. 器官黏成團
    子宮發炎時會滲出纖維蛋白,把附近的大腸、膀胱全黏在一起。有位阿姨就因避孕器引發沾黏,每次排尿都像刀割,最後連腎臟都遭殃。

驚人數據!每10位台灣熟女就有1人裝過避孕器

翻開衛福部「家庭與生育力調查」,你會嚇一跳:

  • 📈 2004年:每4個已婚婦女就有1人使用避孕器
  • 📉 2016年:使用率仍高達近10%(全台約23萬人)
  • 👵 50歲以上:推估逾8萬人可能忘記取出

「很多媽媽以為裝了就一勞永逸啦!」婦產科護理師透露門診常見狀況:「阿桑們常說『啊都停經了不用拿吧』,或是以為避孕器會自己融化消失,其實它比鐵飯碗還耐用啊!」

避孕器使用全攻略:從裝到拆必知5件事

1️⃣ 有效期限不是參考用!

避孕器外包裝都標明使用年限(多數3-5年),但很多人到期就忘記:

  • 銅製避孕器:最長5年
  • 💫 含黃體素型:3年就需更換
  • ⚠️ 過期風險:避孕效果歸零外,材質劣化更易穿出子宮

2️⃣ 每月自我檢查:摸線頭保平安

裝避孕器後醫生會留兩條「棉線尾」在陰道:

  • 正常:手指伸入可摸到軟軟線頭(像釣魚線)
  • 異常:線頭變長(避孕器下墜)、變短或消失(可能穿入子宮)
  • 👉 最佳檢查時機:月經結束後1天

3️⃣ 每年超音波追蹤不能省

即使自我檢查正常,每年仍要做婦科超音波

  • 確認避孕器位置:正常應在子宮頂端三角區
  • 偵測穿入深度:若卡進子宮肌層50%就該取出

4️⃣ 出現3警訊快衝醫院

裝避孕器期間若有這些症狀,可能是穿孔或感染:

  • 🔥 突發性下腹痛(尤其停經後出血)
  • 📅 月經遲到+驗孕陽性(避孕器失效)
  • 💦 分泌物惡臭或發燒

5️⃣ 停經後黃金取出期

最後一次月經後1年內是最佳取出時機:

  • 🩺 子宮頸尚未完全閉鎖,取出較輕鬆
  • 😥 拖越久風險越高:研究顯示停經5年以上取出,穿孔率增3倍

拆避孕器會痛嗎?阿嬤們最怕的3個QA

Q:停經多年沒性生活,不拿會怎樣?

「就像把迴紋針塞在橡皮擦裡放30年!」黃元德院長用比喻解釋:「橡皮擦(子宮)乾裂縮水,迴紋針(避孕器)遲早刺穿它。曾有患者避孕器穿出子宮刺進直腸,排便時劇痛才發現。」

Q:取出過程會不會痛到暈倒?

多數人僅有悶脹感:

  • 🩹 停經婦女可用「局部雌激素藥膏」:塗抹1週讓陰道恢復彈性
  • 💉 怕痛可選「舒眠麻醉」:睡15分鐘就完成
  • ⏱️ 過程只要3分鐘:醫師用夾子勾住線頭就能拉出

Q:避孕器卡住拿不出來怎麼辦?

約5%的人需進一步處理:

  1. 子宮鏡取出:用細鏡頭探入夾取
  2. 腹腔鏡手術:穿出子宮時需開3個小洞取出
  3. 預防性抗生素:術後服用3天防感染

醫師最痛心的真實案例

「最慘的是拖到器官爛掉才來!」李維鈞醫師回憶某位60多歲患者:避孕器穿出子宮後刺進小腸,引發腹膜炎昏迷送醫。手術時發現避孕器被腸液腐蝕到發黑,周圍組織全壞死,最後切掉15公分腸子才保住命。

黃元德院長也提醒:「門診常遇到阿嬤說『以前醫生說裝一輩子不用拿』,這是錯誤觀念!所有避孕器都有期限,就像食品會過期,金屬在體內也會變質。」

避孕器拆了之後怎麼避孕?專家給答案

看到這裡,還在避孕的熟女們可能急了:「拆掉後我怎麼辦?」別擔心,醫師建議:

  • 🚺 40歲以上:可改吃低劑量避孕藥(同時改善更年期潮紅)
  • 👩 45歲後:用避孕環、子宮帽等非侵入式
  • 💑 無固定伴侶:保險套仍是首選

「其實年過50就算沒停經,懷孕機率也趨近於零。」婦產科醫師笑著說:「很多阿姨堅持不拆,結果是女兒看不下去押著媽媽來門診!」

全台避孕器健檢地圖(2023年更新)

擔心自己或媽媽可能「中獎」?全台提供檢查資源:

  • 🏥 大醫院:子宮鏡+超音波檢查(健保給付)
  • 🩺 衛生所:免費避孕器諮詢(帶健保卡即可)
  • 📅 社區篩檢車:偏鄉巡迴服務(查各縣市衛生局公告)

📢 醫師最後叮嚀:
「避孕器不是傳家寶!只要停經超過1年就該預約門診取出。媽媽們請把這篇轉給姊妹淘,救自己也可能救老友一命!」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