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想像的研究結果!對異性「沒興趣」竟成死亡警報
各位兄弟姊妹恁知影冇?日本山形大學做一項足搞剛的研究,追蹤超過2萬個40歲以上的大人整整9冬,結果發現一个足驚人的現象:40歲以上的阿伯若講對異性「完全冇興趣」,死亡率竟然比還有興趣的同齡男性高出69%!這數字實在有夠嚇人,等於死亡風險直接飆升快7成捏~
▍研究到底是怎麼做的?
這項研究是山形大學看護學科的櫻田香教授帶隊做的,團隊從2009年就開始追蹤山形縣2萬名定期做健檢的鄉親。特別針對其中8558位男性做深入分析,用問卷調查大家的生活習慣、健康狀況,其中一題關鍵問題就是:
「目前,您對異性有興趣嗎?」
(請直接回答「是」或「否」)
恁免歹勢,這款問題其實真重要!研究團隊發現,回答「否」的男性,背後藏著致命的生活型態…
對異性冇興趣的男性 3大共通致命特徵
🔺 特徵1:菸酒不離手+糖尿病纏身
研究清清楚楚顯示,回答對異性冇興趣的阿伯,抽菸比例明顯較高,而且飲酒頻率也卡常。更恐怖的是,這群人罹患糖尿病的比例特別高!糖尿病可不是開玩笑的,會偷偷破壞你的血管神經,櫻田教授就點出關鍵:「慢性病會影響神經內分泌,間接削弱身體抵抗力。」
🔺 特徵2:「笑的頻率」直直落
問卷裡有個真趣味的指標--「笑的頻率」。結果發現,對異性冇興趣的男性,平常笑出來的機會少足多!這代表什麼?日本專家直指核心:可能失去了「生き甲斐」(ikigai)!生き甲斐就是咱台灣人講的「生活的奔頭」,沒了人生目標,整天鬱卒過日,自然影響身心健康。
🔺 特徵3:精神壓力爆表+教育程度偏低
這群男性普遍反映心理壓力真大條,而且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獨協醫科大學的井手久滿教授進一步分析:男性過了40歲,睪固酮開始走下坡,賀爾蒙失調會導致「男性更年期」,症狀包括:
- 整天疲勞懶洋洋
- 情緒歹控易暴怒
- 睏昧去失眠成常態
- 性慾直直落
「當男性對異性失去興趣,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井手教授強調。
死亡率暴增69%的幕後真兇 專家破解關鍵機制
追蹤期間有503位受試者過身,研究團隊深入分析發現,對異性冇興趣的族群,主要死因集中在:
| 死因類型 | 人數 | 關聯因素 | 
|---|---|---|
| 心血管疾病 | 67人 | 高血壓+糖尿病+抽菸 | 
| 癌症 | 162人 | 免疫力下降+慢性壓力 | 
| 其他病症 | 274人 | 精神壓力+社交孤立 | 
櫻田香教授解釋背後的惡性循環:
「對人失去興趣 → 社交活動減少 → 生活習慣變差 → 慢性壓力上升 → 免疫力崩潰 → 疾病找上門」
尤其英國牛津大學的Robin Dunbar教授更提出驚人數據:60歲以上獨居男性,死亡率比社交活躍者高出30%!「沒朋友對健康的傷害,甚至比不運動更嚴重!」Dunbar教授這樣警告。
搶救生存動力!5招找回你的「生き甲斐」
✦ 第1招:揪團動起來(重點在「揪團」!)
日本東北大學瀧靖之教授強推:「參加社區活動、當志工,能增加幸福感!」不用特別做啥大事:
- 早晨跟鄰居去公園耍太極
- 參加廟口象棋聯誼會
- 幫社區環保志工隊掃街 重點是「要有人陪你做」,互動中自然找回生活熱情。
✦ 第2招:養成「會流汗」的習慣
井手久滿教授建議40歲後男性:
「每天健走30分鐘,比吃補藥更有效!」 運動能刺激睪固酮分泌,改善更年期症狀。初期可這樣做:
- 提早兩站下公車走路回家
- 用爬樓梯代替電梯
- 邊看電視邊做深蹲(廣告時間做10下)
✦ 第3招:重新定義「興趣」
櫻田香教授提醒:「興趣不局限男女關係!」從這些小事開始:
- 學泡老人茶(茶道能靜心)
- 參加社區卡拉OK班(唱歌釋放壓力)
- 種盆栽觀察生命成長 重點是找回對事物的好奇心。
✦ 第4招:定期檢驗男性荷爾蒙
井手教授呼籲:「超過40歲男性,健檢要加驗睪固酮!」若數值過低:
- 可透過天然飲食補充(多吃牡蠣、南瓜籽)
- 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治療
- 搭配阻力訓練提升濃度
✦ 第5招:練習「刻意笑」的儀式
研究發現「笑」能降低壓力荷爾蒙!每天強制執行:
- 早晨對鏡子咧嘴笑10秒
- 看搞笑影片(推薦台灣本土劇)
- 參加說笑話社團 笑聲會騙大腦釋放快樂荷爾蒙,打破憂鬱循環。
在地醫師的良心提醒:這些徵兆別輕忽!
台灣基層醫師也遇過類似案例。高雄家庭醫學科陳醫師分享:
「上個月有個52歲工程師被太太拖來診間,太太抱怨先生半年不碰她,整天躺沙發滑手機。一檢查發現空腹血糖飆到180mg/dL,睪固酮只剩可憐的220ng/dL(正常應300以上)…」
陳醫師提醒台灣男性注意這些警訊:
- 對老婆的打扮無感(連她換新髮型都冇發現)
- 拒絕老友釣魚邀約(以前週週去)
- 常講「恁麻煩啦…」(口頭禪變負面) 出現這些狀況,別當作只是「懶惰」,可能是健康亮紅燈!
關鍵觀念:興趣是活著的油門
這項研究最核心的啟示,其實是櫻田香教授說的:「對他人抱有興趣,是生存的基本動力。」台灣俗語說「樹頭顧乎在,不驚樹尾做風颱」,顧好身心根本,自然不怕老來病痛纏身。
所以各位大哥大叔,從今天開始:
- 每天主動line老朋友一句「吃飽未?」
- 每週至少參加1次有「人聲」的活動
- 每三個月量腰圍驗血糖(超過90cm就警戒) 活得有滋有味,就是最好的長壽秘方!
研究資料來源:Yamagata University study (2009-2018)
台灣專家諮詢:高雄陳家銘家庭醫學科醫師、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