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膳食營養

減肥控血糖別只顧低GI!營養師教你用「低GL飲食法」真正穩住血糖不復胖

你是不是也聽過「吃低GI食物比較健康」這種說法?身邊朋友減肥、控制血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挑低GI食物吃。但你知道嗎?很多人明明照著低GI原則吃,體重卻卡關、血糖還是忽高忽低! 問題就出在——你忽略了一個更關鍵的數字:「GL值」(升糖負荷)!

今天就來徹底搞懂這兩個指標差在哪,怎麼應用在日常飲食中,讓你控血糖、減脂效果事半功倍!

🍚 GI值是什麼?搞懂升糖指數的真相

先來複習一下什麼是 GI值(Glycemic Index,升糖指數)

  • 簡單說: 它測的是「含有50公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吃下去後,2小時內讓血糖上升的速度有多快
  • 分級標準:
    • 低GI:≤55(血糖上升慢→較平穩)
    • 中GI:56-69
    • 高GI:≥70(血糖衝得快→容易餓、囤脂肪)
  • 常見食物舉例:
    • 低GI好朋友: 糙米飯、全麥麵包、燕麥、蘋果、綠色蔬菜、豆類
    • 高GI地雷區: 白吐司、白米飯、糯米製品、貝果、西瓜、甜甜圈

❗ 為什麼只看GI值不夠力?最大盲點在這裡!

假設你今天想吃西瓜:

  • 西瓜的 GI值=72(高GI),聽起來很可怕對吧?
  • 但實際上,一小片西瓜(約120克) 含的碳水化合物只有約 6公克 左右!
  • 反觀一碗 白飯(GI值約73,也是高GI),但一碗飯的碳水化合物高達 60公克
  • 問題來了: GI值只告訴你「速度」,卻沒考慮你「實際吃了多少醣類」!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即使選低GI食物,份量吃太多一樣血糖炸裂、減肥失敗!

🔍 GL值是什麼?血糖控制的真正關鍵武器!

GL值(Glycemic Load,升糖負荷) 就是來解決GI值的盲點!它把 「食物升糖速度」「你實際吃下的醣量」 兩個因素一起算進去,更能真實反映食物對你血糖的衝擊!

📐 GL值怎麼算?超簡單公式看這裡!

GL值 = (食物所含碳水化合物克數 × GI值) ÷ 100

📊 GL值分級標準(根據國際通用雪梨大學資料):

  • 低GL:≤10(對血糖影響小,放心吃)
  • 中GL:11-19
  • 高GL:≥20(容易讓血糖坐雲霄飛車,要小心份量)

🍉 實戰應用!用西瓜 vs 白飯 比給你看:

  1. 西瓜(120g):
    • 碳水化合物約 6g
    • GI值 = 72
    • GL值 = (6 × 72) ÷ 100 = 4.32(低GL!)
    • 結論: 吃一小片西瓜,對血糖影響其實很小!夏天可以適量享用啦!
  2. 白飯(一碗約150g):
    • 碳水化合物約 60g
    • GI值 = 73
    • GL值 = (60 × 73) ÷ 100 = 43.8(高GL!)
    • 結論: 一碗飯下肚,血糖直接飆高!要特別注意份量控制!

👉 看出差別了嗎? 只看GI值你會不敢碰西瓜,但算GL值才發現其實少量吃OK;白飯GI值跟西瓜差不多,但一碗的GL值超高!這就是為什麼營養師都說 「份量控制」和「食物選擇」一樣重要!

🥣 低GI食物可以狂吃?破解常見三大迷思!

❌ 迷思一:標榜低GI就可以吃到飽?

  • 真相: 大錯特錯!低GI≠低熱量≠無限吃!例如:
    • 堅果(腰果、杏仁): GI值很低(約15-25),但油脂超高、熱量爆表!一把接一把吃,血糖沒飆,體重先飆!
    • 義大利麵(全麥): GI值中等(約40-50),但一盤吃太多,總醣量高,GL值照樣衝高!
  • 營養師提醒: 低GI食物吃過量,總碳水化合物爆表,GL值一樣高,血糖照樣不穩!

❌ 迷思二:只要挑低GI,完全避開高GI就好?

  • 真相: 這樣吃容易營養不均衡!例如:
    • 只吃低GI的肉類(雞胸肉、瘦肉GI=0),忽略飽和脂肪問題,長期恐影響心血管。
    • 不敢碰任何高GI水果(如鳳梨、芒果),反而錯失維生素C和纖維!
  • 營養師聰明解: 高GI食物可以「搭著吃」!例如:
    • 白飯+糙米/黑米 → 降低整體GI值!
    • 吃麵條/麵包時,狂配一大盤蔬菜+蛋白質(蛋/豆干/雞肉) → 纖維和蛋白質能減緩醣類吸收速度!

❌ 迷思三:不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肉、油),GI值=0,所以最安全?

  • 真相: 雖然它們不影響血糖,但熱量密度高!無限量吃,熱量超標一樣胖,血脂也可能出問題! 記得「均衡」才是王道!

🥗 低GL飲食實戰技巧!外食族、自煮派都適用

想真正靠飲食控血糖、減體重?跟著營養師這樣做:

✅ 技巧一:優先選「低GI + 低GL」的完美組合

  • 蔬菜類: 葉菜類(地瓜葉、空心菜)、花椰菜、菇類、番茄、小黃瓜 → GI低、碳水化合物少,GL值超低!吃到飽也沒問題!
  • 蛋白質好夥伴: 豆腐、豆干、無糖豆漿、雞胸肉、魚肉、雞蛋 → GI=0,GL=0,穩定血糖必備!
  • 優質澱粉: 重點看份量!
    • 半碗糙米飯(GL約9)優於半碗白飯(GL約22)
    • 一小顆帶皮烤地瓜(GL約11)優於一條白吐司(GL約25以上)

✅ 技巧二:聰明替換高GL食物,份量是關鍵!

  • 想吃白飯?→ 改吃半碗,並混入大量蔬菜、豆類,增加纖維和蛋白質。
  • 愛吃麵包?→ 選全麥/裸麥麵包,只吃1片(約30g),搭配一顆蛋和沙拉。
  • 想吃水果?→ 高GI水果(西瓜、鳳梨)控制在1碗以內;低GI水果(蘋果、芭樂、奇異果)可吃1-1.5份

✅ 技巧三:每一餐都要有「纖維 + 蛋白質」護航

  • 超強組合範例:
    • 早餐:無糖希臘優格(蛋白質)+ 半碗燕麥片(低GI澱粉)+ 1份莓果(低GI水果)+ 一把堅果(好油)
    • 午餐:半碗五穀飯(中低GI澱粉) + 手掌大滷雞腿(蛋白質) + 兩拳頭燙青菜(纖維) + 半塊板豆腐
    • 晚餐:蕎麥麵(中GI澱粉,但份量少) + 鮭魚排(蛋白質+好油) + 海帶芽+大量蔬菜(纖維)
  • 原理: 纖維像網子減緩糖吸收,蛋白質刺激腸泌素增加飽足感,雙管齊下讓血糖平穩上升!

✅ 技巧四:加工越少越好,食物保持原形!

  • 整顆蘋果(低GI,GL約6)比喝蘋果汁(高GI,GL容易超標)好太多!
  • 帶皮地瓜比吃地瓜泥/地瓜圓更能穩定血糖!

📣 營養師真心話:別被數字綁架!均衡才是王道

GI值和GL值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幫你認識食物特性。但它們不該是飲食唯一的聖經!重點還是回歸到:

  1. 總熱量控制: 吃超過身體需要,不管低GI還低GL都會胖。
  2. 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 醣類、蛋白質、油脂、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缺一不可。
  3. 食物品質優先: 選擇原型、少加工的食物,勝過精緻食品。
  4. 聆聽身體的聲音: 吃飽就停,不過餓也不過飽。

如果你是糖尿病友、或有嚴重胰島素阻抗問題,計算GL值會比只看GI值更有幫助!一般健康人想控制體重、維持血糖平穩,掌握「優先選低GI原型食物 + 控制澱粉份量 + 每餐搭配足量纖維和蛋白質」的大原則就非常有效!

下次看到標榜「低GI」的食品,別急著狂掃貨!先想想你打算吃多少?這一餐整體搭配了什麼?用GL值的概念去思考,你才能真正成為掌控自己血糖和體重的專家!💪

作者介紹

李婉萍 營養師

  • 現職: 榮新診所營養諮詢組副組長
  • 經歷: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亞培營養諮詢專業營養師
  • 專業認證: 中華民國高考營養師證書、功能醫學研討會認證
  • 著作: 《洗腎飲食全書》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