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試過各種減肥法卻總是復胖?日本營養管理師麻生伶未親身實證的「減醣低碳飲食法」,靠著三階段調整14年不復胖,連台灣營養師圈都在瘋傳!今天就來拆解這套連外食族都能輕鬆執行的終極瘦身術,附上超實用「燃脂食物紅綠燈」清單,讓你吃飽照樣瘦!
為什麼這套方法在台灣爆紅?三大關鍵優勢
- 不用餓肚子:大口吃肉吃菜,飽足感十足
- 外食族友善:超商、自助餐都能執行
- 科學分階段:身體不反抗,減完不報復性爆吃
麻生老師特別強調:「這不是短期節食,而是打造『易瘦體質』的飲食革命!」接下來就手把手帶你走過三個關鍵時期👇
🔥 第一階段:導入期(啟動身體燃脂引擎)
執行時間:第1週
核心任務:切斷醣類癮頭,開啟酮體燃脂模式
🟢 這樣做就對了
- 醣類完全斷捨離:每天醣攝取<20g(約1/4碗飯)
- 蛋白質吃到飽:雞腿、鮭魚、豆腐、雞蛋放心吃
- 好油狂補:每天2大匙椰子油+6匙椰奶,加速生酮
- 蔬菜聰明選:綠葉菜、菇類、海帶芽無限續盤
💡 台灣人實戰小技巧:
早餐:茶葉蛋+無糖豆漿+燙青菜
午餐:涮肉片沙拉+亞麻仁油醬料
晚餐:香煎鮭魚+炒綜合菇
點心:10顆杏仁+起士片
🚫 絕對NG地雷(導入期嚴禁!)
- 澱粉類:白飯/麵條/麵包/地瓜(連全麥也不行!)
- 隱形醣殺手:番茄醬/市售沙拉醬/味醂
- 乳製品:牛奶/優格(乳糖也是醣!)
- 水果陷阱:香蕉/芒果等高糖水果
過來人血淚談:上班族Linda分享:「第3天超想嗑鹹酥雞!後來改喝海帶湯+半顆酪梨,慾望神奇消退…」
⚖️ 第二階段:減重期(脂肪狂燒黃金期)
執行時間:1-3個月
核心任務:穩降體重,建立個人醣耐受度
🟡 醣類安心解禁清單(每日上限60g)
| 食物類別 | 推薦選擇 | 安全份量 | 
|---|---|---|
| 根莖類 | 蓮藕/蘿蔔 | 半碗切塊 | 
| 點心類 | 85%黑巧克力 | 3小格(約15g) | 
| 乳製品 | 無糖希臘優格 | 100g | 
| 調味料 | 無糖花生醬 | 1茶匙 | 
📏 醣類20g實物圖解(台灣常見食物版)
🍚 白飯:免洗湯匙「平舀4匙」
🍜 烏龍麵:便利商店盒裝的1/3份
🥔 馬鈴薯:拳頭大小1顆
🍎 蘋果:中型半顆
🥖 法國麵包:薄切1片(約名片大小)
營養師提醒:外食族點餐口訣「主菜選蒸烤、醬料分開放、澱粉換蔬菜」,火鍋店把冬粉換成蒟蒻絲,涮涮鍋的醬料用生辣椒+蒜末代替沙茶醬!
🌿 第三階段:維持期(終身不復胖關鍵)
執行時間:一輩子
核心任務:靈活調控醣量,享受美食不胖
🟢 醣類彈性攝取原則
- 日常上限:每餐40g,全日130g
- 歡樂放鬆日:每月1-2次,拉麵/壽司放心吃
- 點心安全線:每次<10g醣(例:無糖優格+藍莓10顆)
✨ 台灣人最愛的安心外食清單
| 餐廳類型 | 推薦菜單 | 醣類控制技巧 | 
|---|---|---|
| 早餐店 | 蔬菜蛋餅(去餅皮) | 加起士補油脂 | 
| 火鍋店 | 海鮮鍋+菜盤 | 拒沙茶醬/冬粉 | 
| 日式料理 | 生魚片丼(飯減半) | 加點冷豆腐 | 
| 速食店 | 烤雞沙拉(自帶油醋醬) | 薯條換成小黃瓜 | 
14年不復胖的秘訣:麻生老師笑說:「現在看到白飯反而覺得陌生,身體更愛油亮亮的鮭魚腹肉!」當身體習慣燃脂模式,偶爾吃大餐後只要隔天增加好油攝取+多喝檸檬水,體重自然回穩。
🚦 燃脂食物紅綠燈終極清單(台灣版)
🟢 綠燈區(放心吃到飽)
- 蛋白質:土雞腿、虱目魚肚、豬里肌、鴨血、板豆腐
- 好油脂:苦茶油、豬油、酪梨、堅果(腰果除外)
- 低碳蔬菜:地瓜葉、空心菜、美白菇、黑木耳、海帶結
🟡 黃燈區(減重期限量吃)
- 蓮藕片(半碗)
- 牛番茄(1顆)
- 70%巧克力(2小塊)
- 無糖杏仁奶(200ml)
🔴 紅燈區(導入期嚴禁/維持期淺嘗)
| 食物 | 危險陷阱 | 替代方案 | 
|---|---|---|
| 珍珠奶茶 | 全糖=75g醣 | 無糖青茶+奶蓋 | 
| 滷肉飯 | 醬汁含糖+白飯 | 滷五花+燙青菜 | 
| 芒果冰 | 煉乳+芒果雙重爆醣 | 剉冰淋無糖椰奶 | 
| 蔥油餅 | 麵粉+油超高熱量 | 蛋煎櫛瓜絲餅 | 
💪 突破停滯期三大神招
- 油量加碼:喝防彈咖啡(黑咖啡+椰子油+草飼奶油)
- 進食時間:拉長空腹12-14小時(例:晚8點~隔早10點)
- 隱形醣檢查:醬油膏/肉鬆/加工丸類都可能藏糖!
真實案例:台中陳先生實測:「第2個月卡關時,把早餐從豆漿換成防彈咖啡,一週內再降2公斤!」
最後叮嚀:執行超過1個月需做健檢(尤其腎功能),慢性病患者務必諮詢醫師。這套方法最動人之處在於找回身體的原始設定,當你不再被血糖震盪綁架,自然能與食物建立健康關係。現在就從「今晚少吃一口飯」開始,邁向你的20公斤奇蹟吧!
參考資料:《認真一星期,養成易瘦體質!輕輕鬆鬆甩掉20公斤》/麻生伶未/布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