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醫師,我明明瘦了啊,怎麼腳腫得像發糕?」
診間裡60歲的林阿姨撩起褲管,小腿壓下去浮現深深凹痕。更嚇人的是血壓計數字:160/90 mmHg,比她減肥前還高!
真實案例:退休嬤的減重血淚史
林阿姨是典型台灣媽媽,BMI高達34(身高158cm/體重80kg),退休後最怕三高拖累子女。看到醫師臉書寫 「財富是無數個0,健康是前面那個1」 深受觸動,決心甩肉!
她的「成功」減重法
- 嚴格執行「水→肉→菜→飯→果」進食順序
- 飯後必繞社區操場走3圈
- 晚餐吃麻辣鍋當主食(自認辣椒助燃脂)
短短兩個月從80kg→72kg,正開心瘦了8公斤,卻換來血壓失控+腳踝腫脹,連平時吃的降壓藥都壓不住!
醫師驚揭:麻辣鍋是隱形鈉彈!
❌ 網路迷思:「吃辣=加速代謝」
✅ 殘酷真相:「麻辣鍋≠純辣椒」
陳威龍醫師拿出驚人數據: | 食物 | 鈉含量 | 超標倍數 |
---|---|---|---|
麻辣鍋湯600ml | 近5000毫克 | 每日建議2倍 | |
成人每日上限 | 2400毫克 | – |
「辣椒素確實能促進代謝,但整鍋紅湯根本是化學武器!」 醫師點破關鍵:
- 🚫 厚厚油脂:牛油鍋底熱量直逼喝油
- 🚫 醃漬醬料:豆瓣醬、豆腐乳鹹到鎖水
- 🚨 致命組合:高鈉+高油=血管像被鹽醃漬!
冬令進補不踩雷!醫師親授3招
🔥 熱呼呼吃鍋也能瘦的秘訣
-
湯底聰明選
- 地雷區:麻辣/酸菜白肉/沙茶鍋
- 安全牌:番茄蔬菜鍋、昆布香菇鍋(煮料前先喝湯)
-
食材黃金比例 類型 份量 舉例 綠色蔬菜 佔半鍋 茼蒿、高麗菜、菠菜 優質蛋白 掌心大小 鮮蝦、板豆腐、雞里肌 澱粉 拳頭量 南瓜、芋頭取代冬粉 -
高危險群特別注意
- 高血壓患者:絕對不喝最後10%濃湯(精華=鈉精華)
- 吃荷爾蒙藥物:避開當歸、人參等藥膳鍋(恐交互作用)
立冬進補不斷食!211餐盤改造術
想吃薑母鴨也不怕?醫師分享「儀式感救星吃法」:
✅ 低脂版麻油雞
去雞皮→麻油減半→加高麗菜吸油→優先吃雞肉+杏鮑菇
✅ 羊肉爐瘦身吃
選清燉湯底→醬料用「蒜末+醋」取代豆瓣醬→白蘿蔔取代凍豆腐
⏰ 關鍵時間控管
「補」在睡前4小時吃完,餐後快走30分鐘幫助代謝!
「減肥不是吃水煮,是學會和食物打交道」 醫師提醒,林阿姨調整吃鍋頻率(每週1次→每月2次)並改喝番茄魚片鍋,三週後血壓回落130/80mmHg,水腫也消退!
給台灣人的冬季保命叮嚀
❗ 這些「養生食材」藏陷阱
看似健康其實雷 | 安心替代方案 |
---|---|
凍豆腐 | 鮮豆腐(鈉少90%) |
燕餃/魚餃 | 手工花枝丸 |
酸菜 | 新鮮酸白菜 |
🌟 超實用「消腫急救包」
若不小心吃太鹹,隔天這樣做:
- 喝檸檬水:1顆檸檬汁+1000cc水促代謝
- 吃高鉀蔬果:香蕉/奇異果/菠菜平衡鈉離子
- 抬腳+勾腳尖:睡前抬腿15分鐘消水腫
天冷想補很正常,記住「低脂、少鹽、少糖」六字訣,享受熱湯同時守住血管健康!(醫師笑著補充:「與其狂喝麻辣湯,不如直接啃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