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肝苦誰人知?30歲後必做「保肝三關鍵」,過期咖啡豆竟比喝酒更傷肝?

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 這句話在台灣流傳超久,但你知道嗎?肝臟壞掉常常是靜悄悄的,等你發現不對勁時,事情可能就大條了!尤其過了三十歲,身體開始走下坡,肝臟的保養更是不能馬虎。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怎樣才能讓你的肝乖乖聽話,陪你長長久久。

肝臟是「超級阿信」:無聲扛下所有傷害

先說說肝臟這個「憨慢講話」的器官,它根本是勞模代表:

  • 你的專屬化學工廠: 不管你是吃高級牛排還是路邊攤(不小心吃到黑心油也沒辦法),所有食物、藥物通通先送到肝臟處理。它默默把這些東西轉化成身體能用的養分,再拚命幫你解毒,做到流汗卻被嫌到流涎,累到爆也不會唉一聲。
  • 發炎了也不喊痛: 肝臟裡面幾乎沒有痛覺神經,就算慢性發炎了,你根本沒感覺!頂多就是覺得最近怎麼特別累、吃不下、肌肉痠痠的,很多人還以為只是感冒沒好,完全沒想到是肝在求救。等到真的出現眼白變黃、小便濃得像茶、皮膚蠟黃,這時候通常問題就不小了。這就是為什麼肝病總是「靜悄悄」找上門!

三十歲以上台灣人必看:B肝、C肝篩檢是護肝第一步

你知道嗎?在台灣,治療B型肝炎的口服藥,已經連續三年拿下台灣十大暢銷藥第一名!這代表什麼?代表有太多人需要它了!台灣雖然從1986年就開始幫新生兒打B肝疫苗,但三十歲以上的朋友,很多人小時候是沒打到疫苗的!根據統計,這個族群中,每五、六個人就有一個是B肝帶原者,C肝帶原也不少。這些人如果放著不管,肝臟長期慢性發炎,就像土地一直流失養分,最後變硬(肝硬化),甚至長出壞東西(肝癌)。

肝臟厲害在哪?它只需要四分之一的健康細胞就能運作! 這聽起來很強對吧?但這也超級可怕!因為就算你已經早期肝硬化,甚至肝臟長了3公分左右的腫瘤,你可能還是完全沒感覺! 所以啊,三十歲過後,想保肝,第一步絕對不是急著買什麼保肝丸,而是:

  1. 先去抽血檢查! 搞清楚自己有沒有B肝、C肝病毒。這是護肝的根本功課!
  2. 如果是帶原者: 別慌,但一定要認真看待。乖乖聽醫生話,定期抽血(看肝發炎指數GOT/GPT、病毒量)和做腹部超音波(看有沒有脂肪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小腫瘤)。

關鍵一:揪出沉默殺手 – B、C肝定期追蹤不能省

知道自己是B肝或C肝帶原者後,定期追蹤就是你的保命符:

  • 抽血看「肝指數」: GOT、GPT這些數值,就像肝臟的「壓力指數」。數值高,通常表示肝臟正在發炎、受傷。但要注意,指數正常不代表絕對安全,尤其有家族病史的人更要小心。
  • 測量「病毒量」: 看看你身體裡的B肝或C肝病毒有多囂張、複製得多不多。病毒量高,對肝臟的威脅就大。
  • 腹部超音波是照妖鏡: 超音波檢查非侵入性、沒輻射,是檢查肝臟實質的好工具。脂肪肝、肝臟纖維化變粗、早期肝硬化、甚至小顆的肝癌,超音波有機會抓出來。強烈建議帶原者至少每年做一次!

關鍵二:該治療別猶豫!阻斷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惡性循環

台灣的肝病好發族群,集中在三十歲到六十歲之間。B肝變肝癌的高峰大概在57、58歲左右,C肝則是63、64歲左右。想要避開肝癌,關鍵就在肝硬化前「逆轉勝」! 那到底什麼時候該開始吃抗病毒藥物?

  • B型肝炎:
    • 最常見的狀況:肝發炎指數(GPT)持續超過正常值上限兩倍以上,且病毒量也高(通常大於20,000 IU/mL),醫生通常會建議開始治療。這是一場長期抗戰,要有按時吃藥的心理準備。
    • 家族病史很重要! 如果你家裡有親人(特別是直系血親),在很年輕(比如40歲左右)就罹患肝癌,就算你的肝指數沒飆很高,但只要病毒量超高,為了安全起見,醫生也會強烈建議你提早治療!別鐵齒!
  • C型肝炎: 現在C肝的藥進步超多!治癒率超高(八成以上不是問題),目標是把病毒徹底清除!療程也相對固定。所以只要確認感染,通常會積極討論治療方案。萬一療效不好,記得跟醫生討論做「抗藥性檢測」,找出原因。

長期穩定服用B肝抗病毒藥,可以有效壓制病毒,讓它不作怪,減緩肝臟纖維化、硬化的速度。C肝成功治療後,病毒清除,肝臟發炎停止,大幅降低未來變肝癌的風險! 該治療時積極面對,才是真正的保肝之道!

關鍵三:傷肝地雷別亂踩!酒精、發霉食物是大忌

日常生活養肝,除了治療病毒肝炎,這些地雷千萬要避開:

  • 酒精:傷肝頭號戰犯!
    • 為什麼傷肝?因為酒精的代謝99%靠肝臟!這個代謝過程會產生有毒物質(乙醛),直接傷害肝細胞,造成發炎,長期下來就是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這條路超危險!
    • B肝、C肝帶原者請注意: 你的肝臟已經在跟病毒打仗了,酒精等於是在幫病毒打自己人! 拜託拜託,「滴酒不沾」是最高原則!什麼小酌養生都是騙人的,別拿自己的肝開玩笑!高掛免戰牌就對了!
  • 來路不明藥物、偏方草藥:
    • 大家都知道吃地下電台賣的「黑藥丸」很危險,但很多人對「天然ㄟ尚好」的草藥、青草茶、補藥就失去戒心。很多中草藥具有肝毒性! 臨床上常看到病人喝了自採的草藥茶,或是吃了號稱保肝的偏方,結果肝指數不降反飆!吃任何藥品、保健食品或草藥前,務必諮詢醫師或藥師。
  • 保存不當的花生、穀類、咖啡豆 – 隱形殺手「黃麴毒素」!
    • 這點很多人不知道!文章標題說的「過期咖啡豆會飆升肝炎指數」,關鍵就在「黃麴毒素」! 這種毒素毒性超強,是一級致癌物!最愛長在保存不當、受潮發霉的花生、玉米、穀類、堅果,還有咖啡豆上!尤其是台灣潮濕悶熱的環境,更容易滋生。
    • 黃麴毒素對肝臟的傷害是直接且劇烈的! 它會引起肝細胞壞死,導致急性肝炎(肝指數可能瞬間飆超高),長期低劑量暴露更是導致肝癌的明確危險因子!B肝帶原者如果又吃到黃麴毒素,得肝癌的風險更是倍增!
    • 怎麼辦?
      • 絕對不吃看起來霉變、聞起來有油耗味或怪味的堅果、穀物、咖啡豆。
      • 購買小包裝,盡快吃完。
      • 密封存放在陰涼乾燥處,必要時放冰箱。
      • 來源不明、散裝的產品風險高,要特別小心。
      • 過期或懷疑變質的咖啡豆、花生粉、五穀粉,別捨不得,直接丟掉最安全!
  • 脂肪肝 – 現代人新興肝病!
    • 脂肪肝簡單說就是肝臟油包肝,裡面的脂肪堆太多啦!在歐美,脂肪肝是導致肝硬化需要換肝的主因之一。在台灣,除了病毒肝炎,脂肪肝也越來越常見!
    • 脂肪肝不只傷肝,更是全身警訊! 想想看,脂肪都多到堆在肝臟了,你的血管(心臟、腦、脖子)、胰臟(血糖) 很可能也正在塞車中!脂肪肝的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都大大增加!
    • 為什麼會有脂肪肝? 主要凶手:肥胖、血脂異常(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過高)、糖尿病、喝酒太多。 當然,肝炎發作時也可能暫時形成脂肪肝。
    • 如何逆轉脂肪肝?
      • 戒酒! 酒精性脂肪肝第一步就是停酒。
      • 少吃甜食、精緻澱粉(如白飯、白麵包、蛋糕、手搖飲)。
      • 規律運動: 有氧運動(快走、游泳、騎車)和肌力訓練都要做。
      • 控制體重: 不需要瘦到模特兒程度,減掉原始體重的5-10%,脂肪肝就能明顯改善!
      • 控制三高: 血糖、血脂、血壓乖乖控制好。

三十到六十歲保肝黃金期!日常保肝3大實用秘訣

養肝要趁早,三十歲到六十歲是關鍵黃金期!就算你現在覺得自己壯得像頭牛,也別偷懶:

  1. 定期篩檢是王道: 不管你有沒有B、C肝,三十歲後至少抽血確認一次自己有沒有病毒性肝炎。如果是帶原者,務必依照醫囑定期做「抽血+腹部超音波」追蹤。肝病無聲無息,篩檢是唯一能提早發現問題的方法!
  2. 食物保存要謹慎,發霉食物絕對丟: 花生、咖啡豆、穀物、堅果類買小包裝,密封保存在乾燥陰涼處(或冰箱),發現有霉味、油耗味、結塊、變色,別猶豫直接丟掉。別為了省一點小錢,賠上肝臟健康!黃麴毒素的威脅是真實存在的。
  3. 酒精絕對是禁忌,滴酒不沾最安心: 再次強調,酒精傷肝無庸置疑。特別是B肝、C肝帶原的朋友,酒精會加速肝臟惡化,請徹底遠離。沒有肝病的人,飲酒也要嚴格限量。

肝臟沒有第二顆,現在開始顧肝不嫌晚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它不會喊痛,但一旦罷工,後果不堪設想。過了三十歲,把「肝臟健檢」排進你的年度計畫裡吧! 了解自己有沒有B、C肝、有沒有脂肪肝,是保養的基礎。避開傷肝地雷(酒精、發霉食物、亂吃藥),配合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與三高,才是真正愛護你身體裡那位「勞苦功高阿信」的最好方法。肝好,人生真的才會是彩色的!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