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手術突變搶命大作戰!葉克膜不是長久之計
大家還記得今年過年前,劉真老師還開開心心在節目上教跳舞的模樣嗎?誰能想到2月初她為了處理「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問題,到台北榮總動手術,過程中竟發生心跳突然停掉的意外!醫療團隊當機立裝上「葉克膜」搶救,這一裝就是好幾禮拜。葉克膜其實就是體外心肺循環機(ECMO),像個體外的人工心肺,暫時幫病人維持血液循環跟氧氣供應。
但這救命神器不能久用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江碩儒醫師解釋,血液流到體外機器裡容易凝結成血塊(血栓),這些血塊如果跑回身體裡卡住血管,嚴重會造成器官壞死。所以當辛龍老闆吳宗憲2月24日對外透露,劉真已經暫時拆掉葉克膜時,其實不代表病情好轉,而是要進入下個救命階段。
關鍵過渡期!心室輔助器是什麼?跟人工心臟差在哪?
現在劉真裝的是「心室輔助器」(VAD),不是大家以為的「人工心臟」喔!振興醫院心臟外科權威魏崢醫師特別澄清,人工心臟是要把整個心室切掉換成機器,裝上去就拔不掉了,技術還不成熟。心室輔助器比較像是幫浦,輔助心臟把血液打出去,讓疲憊的心臟暫時休息,等待換心機會。
國泰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侯紹敏進一步說明,心室輔助器有兩種:
- 暫時型:馬達機器放體外,病人行動很受限,要一直插電。
- 長期型:裝體內,病人可以背電池走動,活動力比較好。
但不管哪種都有大風險!侯主任點出關鍵:「裝了就要吃抗凝血劑,不然機器裡會長血栓;但吃藥又可能出血,真的很兩難。」而且病人身上多個外接管路或機器,細菌很容易跑進去,這就是最要命的地方…
醫界急喊:趕快換心!感染就沒機會了
「劉真一定要趕快換到心臟!」魏崢醫師語氣凝重地說出這句話。為什麼這麼急?因為心室輔助器裝越久,管路感染風險越高。他解釋:「萬一細菌汙染到管路或機器,就算等到適合的心臟也不能移植了!」開過刀的胸腔被細菌入侵,移植時等於把新心臟放進細菌窩,後果不堪設想。
這種煎熬不只劉真在承受。台大醫院心臟外科醫師就私下透露,台灣心臟捐贈數量極少,平均每年只有30-40例。病人裝了輔助器後,體力會越來越差,還要每天提心吊膽怕感染、怕機器故障、怕抗凝血劑引發腦出血… 真的是跟死神拔河。
主動脈瓣膜狹窄有多恐怖?醫:年輕就該處理
很多人可能跟小編一樣納悶:跳舞這麼有活力的劉真老師,怎麼會突然心臟出大問題?江碩儒醫師解釋,「主動脈瓣膜狹窄」其實是先天結構問題。心臟的瓣膜像扇門,門打不開(狹窄),血液就送不出去。心臟只好更用力收縮,久了就「過勞肥大」,最後導致心臟衰竭猝死!
「這種病人最怕就是突然倒下!」江醫師語氣嚴肅:「很多案例都是運動到一半昏倒,因為心臟根本負荷不了。」他強調這種病最好20歲左右就開刀處理,劉真可能過去症狀不明顯,但隨著年齡增長風險會飆高。瓣膜問題通常有兩招解決:換人工瓣膜或做導管撐開,但劉真手術中發生心跳停止,情況就複雜百倍。
粉專突發跳舞文!萬人淚崩湧入打氣
就在大家焦急等待消息時,劉真的臉書粉專3月初突然更新了!小編代PO劉真去年擔任「台中舞蹈嘉年華」大使的花絮,還附上她住院前親手寫的文章。她寫著:「很多粉絲說最愛看我跳舞,其實我自己也是啊… 最愛那個跳著舞的自己。」她形容跳舞時的幸福感:「像踩在雲端,每個細胞都在唱歌。」
這篇貼文瞬間引爆上萬網友淚崩。留言區變成集氣海:「真老師快回來跳舞,我們等妳」、「霓霓(劉真女兒)想媽媽了,加油」、「看到妳說最愛跳舞的自己,我哭到不行」。演藝圈好友楊麗菁、侯怡君也天天發文祈福。據身邊友人透露,辛龍把這些留言唸給昏迷中的劉真聽,相信她一定感受得到這股暖流。
艱難的等待:氣切、抗感染、維繫生命徵象
現在醫療團隊面臨幾大挑戰:
- 呼吸關卡:葉克膜移除後要訓練自主呼吸。如果不行,可能得做「氣切」——在氣管切小洞放管子。這不是壞消息!氣切能減少長期插管對喉嚨的傷害,也降低肺炎風險。
- 感染攻防戰:病房嚴格控管進出,所有訪客都得全身消毒。心室輔助器的管路每小時都要檢查有無滲血或發紅,護理師神經繃到最緊。
- 維持器官功能:躺久了肌肉會萎縮,物理治療師每天幫她活動關節;腎臟功能也要密切監控,避免併發腎衰竭。
一位不具名的榮總護理師透露:「這類病人最怕晚上突然發燒,一燒起來我們整夜都不敢閉眼,馬上抽血培養看是不是敗血症。」醫療團隊現在是分秒必爭,既要維持生命跡象,又要為未來的心臟移植手術鋪路。
等一顆心有多難?器捐困境下的生死擂台
你可能不知道,台灣每年有超過200人在等心臟移植,但捐贈心臟只有30多顆。器官分配順位看病情嚴重度、等待時間和配對結果。劉真現在裝著心室輔助器屬於「最高緊急等級」,理論上排在最前面。但問題是:捐贈心臟必須和受贈者血型、體型匹配,還要在4小時內完成移植,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曾有換心成功的病友阿凱(化名)跟我們分享:「那時候我裝輔助器等了118天,每天看著窗外想『今天會不會有奇蹟?』護士在我機器上貼『萬事俱備,只缺一心』的紙條。」他苦笑說聽到救護車聲都會心跳加速,既期待是送心臟來,又對這種期待充滿罪惡感。這種矛盾煎熬,正是劉真與辛龍此刻的日常。
為愛女堅強!醫療費每月燒掉一台進口車
據醫療界人士估算,劉真這場長期抗戰花費驚人:葉克膜每天約2-3萬元,心室輔助器整套要價近200萬,後續每月抗排斥藥、專屬護理師、單人病房等開銷至少50萬起跳!更別說未來若換心成功,終身要吃抗排斥藥,每年又要數十萬。
吳宗憲曾紅著眼眶說:「辛龍把所有積蓄都砸下去了。」其實辛龍這幾年演藝工作量大減,主要收入是餐廳投資。如今他餐廳醫院兩頭跑,還得照顧4歲女兒霓霓。友人透露:「他常抱著女兒照片在醫院走廊發呆,看到女兒畫的媽媽跳舞圖就掉淚。」但他在外人面前永遠堅強,只說:「我太太一定會好起來。」
國標女王的未竟之舞 全台集氣盼奇蹟
劉真在文中那句「最愛跳著舞的自己」,道盡她對舞蹈的純粹熱愛。舞蹈界好友回憶,她懷孕時仍堅持教課到臨盆前,「有次她挺著8個月肚子示範轉圈,把我們嚇壞了,她卻笑說寶寶跟著節奏在踢呢!」這種熱情也體現在教學上,學生小敏說:「老師連指甲油顏色都要搭配舞衣,她說這是對舞蹈的尊重。」
現在全台灣都在幫這位「國標精靈」加油。心臟科醫師不諱言這是場硬仗,但過去也有成功案例。就像劉真常對學生說的:「把每個步伐踩穩,轉圈時頭要留住方向。」現在她的人生正經歷最艱難的旋轉,萬千祝福將化作托住她的力量,等待她華麗回歸舞池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