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驚人手術!林美照腸道取出20顆腫瘤
「娃娃音始祖」林美照睽違多年沒新作品,原來是健康亮紅燈!65歲的她外表凍齡,但這幾年陸續經歷聲帶手術、耳石脫落,今年五月更從腸道取出近20顆大大小小的腫瘤,接下來還要處理白內障問題。她苦笑說:「台北各大醫院都快變成我家廚房了!」
更讓她緊張的是健檢報告——血糖、血脂、膽固醇全超標,肌肉量還嚴重不足。這些警訊讓林美照下定決心改變:「講真的,我不怕死,但超怕『躺著活』!」原來她看著失智母親晚年失去尊嚴,子女照顧到心力交瘁,讓她深刻體悟:「能健康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才是真福氣!」
❓ 腸道長腫瘤=得腸癌?醫師破解迷思
聽到「腸道腫瘤」四個字,很多人直接聯想到大腸癌(台灣癌症榜首常客),但其實差很大啦!
🟢 腸腫瘤分兩類
| 類型 | 特性說明 |
|---|---|
| 良性腫瘤 | 最常見是「腺瘤性瘜肉」,會隨年紀增長變多,像皮膚長斑一樣自然 |
| 惡性腫瘤 | 這就是大家怕的「腸癌」,通常由腺瘤變壞而來,發現得早治癒率超高 |
📍 腫瘤位置關鍵差別
- 大腸腫瘤:佔9成以上,50歲後要特別注意
- 小腸腫瘤:發生率極低,不用過度恐慌
台大洪基翔醫師提醒:「如果發現超過3顆腺瘤,或瘜肉大於1公分,屬於高風險族群,最好每年追蹤!」
🚨 這7種人最容易中招!快看你有沒有中
《今周刊》特別點名這些族群要特別注意腸道健康:
- 年過50歲:腸道就像水管用久了會生鏽
- 男生比女生多:男性發生率高出1.3倍
- 家族有腸癌史:尤其一等親得過要警覺
- 愛吃燒烤紅肉:香腸培根、焦黑烤肉最危險
- 沙發馬鈴薯族:運動量少直接影響腸道蠕動
- 老菸槍酒咖:菸酒會刺激腸黏膜病變
- 三高患者:血糖血脂失控會加速腸道發炎
台大邱瀚模醫師更強調:「心血管差的人,腸道通常也不健康,根本是難兄難弟!」
🩺 兩種揪出腫瘤神器比一比
腸道腫瘤初期根本是「無聲殺手」,靠這兩招才能抓出來:
| 檢查方式 | 適合對象 | 優缺點 |
|---|---|---|
| 糞便潛血檢查 | 怕痛怕麻煩的懶人族 | ✅ 免插管、政府補助免費做 |
❌ 準確率約6成,陽性者22人就有1人確診癌症 |
||
| 大腸鏡檢查 | 高風險族群或潛血陽性者 | ✅ 準確率95%直接切瘜肉 |
❌ 要喝瀉藥清腸,檢查過程有脹痛感 |
國健署統計超驚人:糞便潛血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長瘜肉!
🥦 營養師私房「養腸食物清單」大公開
預防勝於治療!吳映蓉營養師在《天然植物營養素》推薦這些平民食材:
🌿 超強防癌蔬菜
- 十字花科:花椰菜、高麗菜(含硫化物破壞癌細胞)
- 洋蔥大蒜:每周吃2次,槲皮素降低30%罹癌率
- 紅白蘿蔔:膳食纖維掃除腸道廢物
- 牛蒡竹筍:粗纖維促進蠕動像天然刷子
🍎 護腸水果TOP5
- 木瓜:酵素分解致癌物
- 蘋果:果膠保護腸黏膜
- 藍莓:花青素抗發炎
- 奇異果:維生素C修復細胞
- 番石榴:抗氧化力是橘子5倍
✨ 早餐這樣吃最護腸
把白吐司換成燕麥粥+無糖優格,膳食纖維搭配益生菌,就像給腸道吃「天然保養品」!林美照術後就靠這招,搭配每天30分鐘健走,三個月甩掉5公斤。
💪 醫師最後叮嚀
「別像林美照等到腫瘤長滿才處理!」定期檢查搭配這些好習慣:
- 50歲起每2年做糞便潛血
- 高風險族群直接約大腸鏡
- 每天吃2拳頭蔬菜+1拳頭水果
- 戒掉加工肉品和含糖飲料
腸道健康就是全身健康,與其擔心成為子女負擔,不如現在開始「養腸行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