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小腿肚整片瘀青!她做「撥筋」竟腫如家暴傷 醫急喊「9種人千萬別試」

醫急喊「9種人千萬別試」

「本來想放鬆,結果隔天瘀青到像被家暴!」這竟然是撥筋惹的禍?

台中一位43歲的吳姓女主管,最近因為公司趕專案天天加班到半夜。連續熬夜好幾週後,她開始覺得整天頭暈腦脹、精神超差,工作效率直直落。某天下班經過社區新開的養生工作坊,看到櫥窗貼著「撥筋提神、消除疲勞」 的廣告,馬上心動預約體驗。

🩸撥筋初體驗:當下舒服,隔天卻慘變「家暴現場」

吳小姐回憶當天狀況:「師傅用牛角棒在我小腿肚推壓,當下痠痛到飆淚,但結束後確實頭部輕鬆很多,晚上也比較好睡。」沒想到隔天早上要穿絲襪上班時,一低頭差點嚇暈——兩邊小腿肚整片烏青發紫,還腫得像發酵饅頭,輕輕一碰就痛到冒冷汗。

「我第一個念頭是:該不會被下藥吧?但馬上想到昨天撥筋的力道…」她苦笑說瘀青範圍大到像被棍棒毆打,同事還偷偷問她「要不要報警」,讓她超尷尬直奔醫院。

🔍醫師解密:瘀青真相是「皮下血管大逃亡」

亞大醫院復健科陳怡維醫師檢查後解釋:「這其實是皮下微血管破裂造成的血腫啦!」她拿出超音波影像比劃:「你看這些深色斑塊就是滲出的血液,還好沒傷到肌肉層。」

陳醫師進一步說明,西醫說的「筋」包含肌肉、肌腱、韌帶和筋膜。當人長期姿勢不良或壓力大時,軟組織會像打結的橡皮筋緊縮卡住。而撥筋原理是透過按壓推開黏連處,類似「物理性拆解結節」的概念。

⚠️為什麼會瘀青?關鍵在「兩大過度」:

  1. 加壓過猛:師傅力道沒控制好,硬推開沾黏處時擠爆血管
  2. 摩擦太兇:工具反覆刮磨讓表皮脆弱處血管破裂

「其實輕微紅紫斑點算常見,但整片瘀青代表微血管網大規模受損。」陳醫師邊說邊搖頭:「很多人誤以為越痛越有效,根本錯誤觀念啊!」

🚫這4個部位是「撥筋禁地」!壓錯可能出人命

陳醫師特別用紅筆圈出人體四大危險區,強調這些地方絕對不能硬壓

部位 風險說明
眼睛周圍 眼球血管脆弱,重壓可能導致視網膜剝離或出血
頸部前側 有頸動脈竇,按壓過度會引發心跳驟降甚至昏迷
脊椎骨突起處 直接壓迫神經可能造成永久損傷
手腕脈搏點 橈動脈受壓會阻斷血流,嚴重導致手部壞死

「尤其頸部前側最危險!」陳醫師激動比著自己脖子:「這裡有頸動脈和迷走神經,曾有患者被不當按摩引發心律不整送急診,千萬別拿命開玩笑。」

🚨9類人連碰都別碰!你的體質可能「一撥就出事」

更驚人的是,陳醫師列出一串「撥筋黑名單」,符合任一條件的族群連嘗試都該避免:

💊用藥族群要注意

  • 吃抗凝血劑(如阿斯匹靈、warfarin):血管比常人脆弱,輕壓就瘀青
  • 高劑量類固醇使用者:皮膚變薄像紙,容易破裂出血

🦴骨骼疾病患者

  • 嚴重骨鬆:可能壓出微小骨折不自知
  • 骨折未癒合:外力恐導致再度移位

🫀慢性病族群

  • 控制不良的高血壓:血管承受力差,可能引發腦出血
  • 心肝腎功能不全:代謝差會讓瘀青更難消退
  • 癲癇病史:強烈痛感可能誘發發作

�其他高風險群

  • 開放性傷口/皮膚感染:工具可能帶菌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 馬凡氏症候群:先天結締組織脆弱,絕對禁止

🩺隱藏版地雷!這些情況也別輕易嘗試

診間裡陳醫師翻出更多案例照片,邊指邊嘆氣:「你看這個阿伯,糖尿病患感覺遲鈍,被刮到破皮還不知道…」她補充5種容易被忽略的風險狀況

  1. 癌症轉移中
    腫瘤可能侵蝕骨頭,按壓恐引發病理性骨折

  2. 靜脈曲張腿
    表面凸起的血管像未爆彈,施壓可能破裂大出血

  3. 懷孕腹部
    誤按穴位可能誘發子宮收縮(腰背也需專業指導)

  4. 局部感覺麻木
    糖尿病或神經病變患者無法判斷力道,易過度受傷

  5. 血友病患者
    輕微出血就可能止不住,必須絕對禁止

「曾遇過阿姨撥筋後瘀青三週不消,抽血才發現是潛在凝血功能障礙。」陳醫師嚴肅提醒:「養生前先了解自己體質,比什麼都重要!」

❤️🩹瘀青當下怎麼辦?醫師教「急救三步驟」

萬一撥完發現不對勁,陳醫師傳授自救法:

  1. 冰敷止血
    用毛巾包冰袋冷敷15分鐘(避免凍傷),重複數次
    ▶️ 原理:低溫讓血管收縮減少出血

  2. 壓迫抬高
    彈性繃帶輕輕加壓,把腿墊高過心臟
    ▶️ 原理:減緩血流聚集患處

  3. 48小時後熱敷
    改用溫熱毛巾促進瘀血代謝
    ⚠️ 切記:前兩天絕對不能推揉或泡熱水!

「如果瘀青伴隨劇痛、發燒或患處發黑,別猶豫快掛急診!」她強調大面積血腫可能引發腔室症候群,嚴重會導致肌肉壞死。

💡安全養生替代方案:不想瘀青可以這樣做

對於想放鬆又怕風險的人,陳醫師推薦這些溫和選擇:

  • 熱敷包舒緩法
    用紅豆袋或暖暖包溫熱緊繃處,每天15分鐘促進循環

  • 滾筒放筋膜
    體重輕壓慢慢滾動,比硬撥安全許多

  • 睡前抬腿操
    靠牆抬腿10分鐘+腳踝旋轉,改善小腿循環

「其實最有效的是每小時起身動一動!」她笑說很多痠痛源自久坐,與其花錢撥筋,不如養成伸展習慣更實在。

最後陳醫師叮嚀:「養生不是越痛越好,聽到『要把深層硬結推開』這種話就要警覺。」她建議選擇有物理治療背景的師傅,並提前告知自身病史,才能安心享受真正的放鬆。

📌 關鍵一句話:「舒服不等於有效,無痛才是最高境界」——你的身體會感謝你的溫柔對待。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