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膳食營養

李千那香蕉蘋果也過敏?營養師授4招:這些水果蔬菜可能是過敏幫兇!

最近藝人李千那在IG上分享自己做了過敏原檢測,結果讓她超傻眼!除了大家熟悉的蝦子、牛奶,她居然連牛肉、雞肉、香蕉、蘋果、芭樂這些平常覺得很健康的食物都中鏢,整整17樣食材被列為過敏原。她PO文哀號:「那一刻,我發現人生失去方向,能吃的都不能吃…」貼文底下粉絲也紛紛留言:「沒有美食要怎麼活啦!」

其實在台灣,像李千那這樣的過敏兒真的不少!柏羽診所陳柏勳醫師就說,門診常遇到有過敏性鼻炎、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這些人特別容易出現蕁麻疹、慢性咳嗽或反覆皮膚炎。很多人長期靠抗組織胺或類固醇壓症狀,但吃久了可能精神變差、體重上升,甚至皮膚變薄容易瘀青,根本治標不治本。

💡 營養師倪曼婷:抗過敏最關鍵是「這件事」

🔍 1. 揪出過敏原才是根本之道

  • 別再瞎猜! 很多人以為自己對某樣食物過敏,結果根本猜錯方向。像李千那原本哪想得到連蘋果、芭樂這種普通水果也會中?
  • 健保給付過敏檢測嗎? 目前健保主要給付急性過敏原檢測(像是蕁麻疹發作時),如果是慢性食物過敏檢測,大多需要自費,價格約3000-8000元不等。
  • 看懂過敏標示:衛福部現在規定包裝食品要標示11大過敏原,包含甲殼類、芒果、花生、牛奶等,買東西一定要養成翻背面看成分的習慣!

👩⚕️ 營養師小叮嚀:如果吃完某樣食物常覺得皮膚癢、喉嚨怪怪或肚子悶痛,最好把這些症狀記下來,下次看診時提供給醫生參考,能更快鎖定嫌疑犯!

🥦 2. 彩虹蔬果不是吃心安的!

  • 台灣人九成都吃不夠菜!營養師搖頭說,很多人以為有吃水果就好,但蔬菜的纖維量其實是水果的2-3倍
  • 植化素是天然抗敏武器:像紫色葡萄的花青素、番茄的茄紅素,這些植化素能幫身體滅火。試試把紅蘿蔔炒蛋加點番茄醬(選無添加的),茄紅素吸收率立刻翻倍!
  • 外食族這樣補:自助餐夾菜時,記得深綠色+橘紅色+白色三色搭配(例如:地瓜葉+炒紅蘿蔔+洋蔥),一餐就能補到多種植化素。

🚫 3. 超商食品隱藏的地雷

  • 加工食品=過敏催化劑:香腸裡的亞硝酸鹽、餅乾裡的乳化劑、人工色素,這些添加物可能讓你的過敏更嚴重!
  • 麵包比你想的更危險:很多麵包為了增加柔軟度會加牛奶、蛋、大豆油,對多重過敏的人根本是大地雷。建議改吃饅頭或全麥吐司(注意成分是否單純)。
  • 看懂陷阱標示:如果成分表出現「水解蛋白、調味劑、香料」這些模糊字眼,過敏體質的人最好避開。

🦠 4. 腸道好菌是你體內的防護罩

  • 腸道是人體最大免疫器官!當腸道菌失衡時,身體容易把普通食物當敵人攻擊,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會突然對某些食物過敏。
  • 不用狂買貴森森益生菌:營養師說每天吃半碗韓式泡菜或味噌湯,裡面的活菌就很夠力。記得泡菜要選冷藏、未殺菌的,加熱會把好菌殺光光。
  • 好菌也要吃東西:光補充益生菌不夠,還要多吃地瓜、燕麥、香蕉(若對香蕉不過敏)這些「益生質」,好菌才住得下來。

🔥 過敏兒的求生實戰技巧

外食族免驚!超商可以這樣挑

食物類型 安全選擇 地雷區
早餐 饅頭夾蛋(確認蛋不過敏) 乳酪三明治、奶酥麵包
午餐 滷雞腿飯+燙青菜(不加醬) 咖哩飯、勾芡類羹湯
點心 烤地瓜、無調味堅果 優格、布丁、加工肉乾
飲料 無糖麥茶、黑咖啡 奶茶、果汁、含奶精飲品

在家煮的救命招式

  1. 「一鍋到底」清冰箱料理:用橄欖油炒當季蔬菜(高麗菜、空心菜等),加白肉魚片米飯做成燉飯,避免用奶油或起司調味。
  2. 自製高湯秘訣:把蘋果核+玉米芯+洋蔥皮冷凍收集,加水熬煮成天然甜味湯底,完全不需味精。
  3. 取代蛋奶的魔法食材
    • 烘焙時用香蕉泥代替雞蛋(1根香蕉=1顆蛋)
    • 煮濃湯改加蒸熟馬鈴薯打泥取代鮮奶油
    • 沾醬用芝麻醬+檸檬汁調製,避開沙茶醬

❗ 過敏檢測前必知3件事

  1. 檢測前別亂停藥:有些人自作主張停用抗組織胺,結果引發嚴重過敏!要不要停藥、停多久,務必先問醫生。
  2. 假陽性很常見:特別是慢性過敏檢測(IgG檢驗),可能出現「偽陽性」。營養師提醒:「別因為報告就拒吃某類食物,要搭配實際症狀觀察。」
  3. 輪替飲食法:如果對多種食物輕微過敏,與其完全不吃,不如採用4天輪替制(同種食物4天才吃1次),既能維持營養又不誘發過敏。

📣 醫師特別警告:氣喘患者千萬別自己停吸入劑!有些患者看到食物檢測報告就自行停藥,結果引發嚴重氣喘送急診。過敏控制需要飲食與藥物雙管齊下

🌿 中醫師的體質調理秘方

除了西醫治療,許多過敏患者會搭配中醫調理。台北市聯合醫院中醫師分享:

  • 早上打噴嚏不停:可能是「肺氣虛」,用黃耆3片+紅棗2顆煮水喝(避開感冒時喝)。
  • 皮膚癢抓到破皮:屬「血熱型」,可喝綠豆薏仁湯(不加糖),薏仁要選大顆的「大薏仁」才有效。
  • 換季就氣喘:屬於「腎不納氣」,煮粥時加核桃仁、山藥能補腎氣。

但中醫師也強調,如果正在吃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一定要告知中醫師,避免藥物交互作用。

過敏兒的心聲:這條路不好走,但你可以不孤單

李千那在貼文中提到「謝謝元禾食堂的廚師朋友客製餐點拯救我」,道出過敏患者最真實的困境——外食處處是陷阱。一位對蛋奶嚴重過敏的上班族分享:「有次聚餐只吃清蒸魚和燙青菜,結果餐廳用奶油蒸魚,我當晚送急診…」

營養師最後鼓勵大家:「找出過敏原不是要你活得痛苦,而是學會更聰明選擇食物。我遇過患者避開過敏原後,不但皮膚變好,連多年鼻塞都改善!」當你能吃的食物變少,反而更該講究食材新鮮度與烹調方式,這或許是身體給我們的另類健康禮物吧!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